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一幕,一頭牛的胃部被開了孔,人們可以直接把手伸進去,不知道在掏什麼,許多人看了之後表示不解,爲什麼要在牛的身上開一個洞?還有些報道——人類直接錘碎牛的睾丸,來閹割牛,或許會有很大一部分人表示氣憤,爲什麼要這麼做?人類爲何如此殘忍,牛不會痛嗎?那麼究竟是不是人類的“喪盡天良”纔會做出這些事情呢。今天我們就來走近被“開窗”、錘碎睾丸的牛身上的那些事兒。

中美對於牛的不同使用

在中國,每個時期對於牛的使用都是不一樣的,中國人馴化“牛”,其實在六千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在遊牧民族,草原地區馴化牛可能要更遙遠。牛在遠古時代是被用來祭祀的,在那時候,人們在祭祀時把牛牲作爲祭祀的上品。在之後,牛才被用來作爲交通工具,“牛車”和耕種的工具,從而有了穿鼻術,就是爲了讓牛役做高強度的工作,就因此而來。而在春秋戰國時期,纔出現了“鐵犁牛耕”地記錄。牛乳及其製品一直是遊牧民族的主食。而到了南北朝時期,牛乳及其製品就已經成爲了中國北方農村口中的美食,至於牛的肉用,中國一直對於食物方面牛遠遠不及豬來的多。

而在美國缺恰恰相反,美國人一直把牛肉作爲主食,是每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餚,在中國牛肉被買到30-60元一斤,而在美國牛肉最低價只有1.6美元一斤這就說明了美國人把牛肉作爲主餐,像中國的谷,糧一般。正因爲美國人把牛肉作爲主食,所以美國的“肉牛”行業發展一直非常快速。

牛的瘤胃“開窗手術”

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牛的“開窗”手術。在給牛開窗手術之前,先讓牛24小時禁止飲水,在牛的左肷中部消毒,麻醉後便可切割,在切割左肋中部過後再次切割瘤胃,然後將被切割的瘤胃與皮膚進行縫合,手術就結束了。說白了就是將瘤胃與皮膚連接起來,在胃與皮膚間安裝了一個法蘭桶 。那爲何要進行開窗手術呢?爲什麼僅僅只給瘤胃做開窗手術呢?

大家都知道,牛是反芻動物,牛有四個胃:瘤胃,網胃,瓣胃,真胃。其中,牛的瘤胃是四個胃中最大的一個,而且瘤胃也是所有反芻動物的第一胃,作爲最主要的消化器官,牛的食物在牛的瘤胃中存積,是一種在牛身上很常見的消化疾病學名叫做牛瘤胃積食,也叫急性瘤胃擴張。牛的瘤胃開窗手術也就是針對牛的這種病症而研究出來的。

例如奶牛在進食飼料後出現了身體不適,脹氣等問題,我們便可以直接從法蘭筒中取出樣品,可簡單方便的得到牛的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裏,相比於以往,我們要對牛的血液或者是糞便進行檢測,這種開窗手術無疑是方便了許多,所以說這就是爲什麼要給牛瘤胃做開窗手術,那麼我們之前看到的,人類的手在牛的身體裏掏也就可以理解了。

人在牛的胃裏掏,很顯然是牛的身體出現了問題,人類在牛的法蘭筒中取出樣品不是人類的“喪盡天良”,而是在幫助牛解決問題。但是在牛身上這麼做會不會痛呢?很顯然,答案是肯定的,雖然做手術的時候會麻醉,但是傷口那麼大,而且還會在牛的身體上裝法蘭筒,就算是裝得再好,在身體內搞這些東西肯定也是存在極大的不適的,而且裝上法蘭筒還會存在肺部、心臟部分疾病的風險。

如果就動物來說,沒有一隻動物會願意這麼做,這種做法很顯然有利也有弊,對於牛本身來說,可能痛苦會更多。但是當牛有消化系統出現問題的時候,便可以直接看到牛的消化過程和進食情況,不但爲醫生的工作造成了極大的便利,而且解決了牛的消化問題。據農場實驗專家說:做過瘤胃開窗手術的牛相比於其他牛更長壽,而且能夠產出更優質的牛奶。

牛的閹割

對於牛的閹割就是把牛的睾丸直接捶碎,聽起來似乎簡單暴力、沒有人性,但對牛的生殖器官不會感染,是民間常常用的方法。雖然牛是極其的痛苦,但這樣的方法是對牛是有利的,手術後恢復也很快,也不會影響使役能力。

還有一種方法但是操作起來不是很容易。在閹割牛的實驗中,經常用左側橫臥肉牛,首先必然的操作就是對手術器械和工具進行消毒,手術者右手持刀,左手緊緊握住牛的陰囊,然後右手切開陰囊後要擠出睾丸,徒手把固有的鞘膜分離開,然後慢慢的牽引睾丸暴露精索,並從精索上分離開鞘膜韌帶至附睾尾部並且剪斷,再將鞘膜韌帶沿着精索分離到精索的細部,左手捏住此處,開始用右手將鞘膜韌帶繞着精索打結,一般向睾丸的方向連續打兩到三個結,然後檢查是否繫牢固,最後一結外剪斷精索,並且除掉牛的睾丸。

手術之後的管理也很重要,必須將牛圈在牛舍裏,並且及時清除牛的糞便,以防止感染,同時要準備質量高的飼料餵養,也不能風吹日曬,也不能暴飲暴食,以免發生腸胃的損壞,十幾天之後,就可以自由地放養了。那有人疑問了爲什麼要對牛做閹割實驗呢,其實有很多好處的。

對人類來說,閹割過的牛會減少營養和能量流向生殖系統,讓牛快速的生長發育,這樣閹割過的牛的肉類質量比沒閹割過肉類的質量高的很多,口感會很好,對於牧場的經濟也會大大提高,並且閹割過的牛性情溫順好管理,減少了對人類的攻擊性,也不會發情,不會產生因爭奪配偶與其他公牛發生爭鬥。還有就是閹割過的牛不會保留自己的基因,這樣培養優質牛會有大大的進步空間。

雖然如前文所說,對牛進行瘤胃開窗手術和錘碎閹割屬於利大於弊,但從某種角度來講,這些都是我們人類一廂情願的行爲,我們都認爲這樣做會讓牛“更好”,但完全不知道身爲一隻普通動物的牛,它所追求的好,是不是產生更有營養的牛奶、更好喫的牛肉。

其實對於小編來講,我對於牛的印象還停留在兒時看過的“母牛攔車”的故事裏:

在極度缺水的西部,一隻家養的老母牛突然衝開繮繩,跑到運水車必經的路旁,當運水車經過的時候,老牛就站在運水車面前,無論它的主人怎麼打它,都一動不動,只是對着運水車哀嚎。

車上的人阻止了老牛的主人,他冒着被處分的危險,將一桶水放在了老牛的面前,原本以爲老牛會馬上喝掉面前的水,但老牛叫了一聲之後,卻從遠處走來了幾隻飢渴的小牛,老牛看着小牛把水喝乾淨,然後轉身離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