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蚊子这种生物,我想没有一个人没背折磨过吧,很显然人类对于蚊子的看法一直很不友好,经常被叮得浑身是包,瘙痒难耐。那么为什么人类要如此地对付蚊子呢?我们先要从蚊子自身说起。蚊子:蚊科,害虫,目前据统计共计3600余,在中国已发现370多种,最常见的也是被我们各种针对的就是库蚊。它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我们讨厌蚊子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浑身细菌,还是被蚊子叮了一口之后会感觉瘙痒,还会皮肤疼痛更严重的会过敏等等。更让人畏惧的是因蚊子可以传播的大量疾病例如:黄热病,疟疾,丝虫病等等。

图为蚊子口器吸血过程

它们吸血时,它将六根针管一样的口器扎入你的皮肤,外侧的两根下颚刺穿并切割皮肉,中间的两根上颚分开肌肉组织并提供支撑。找到血管后,用上唇吮吸,同时舌部吐出口水,注入抗凝蛋白防止血液凝固 在这三分钟里,它吸走三倍于自身体重的新鲜血液,在你身上留下一个奇痒无比的大包。更致命的是,它很可能已经在血管中埋下了病毒。每年全球有数十万人被蚊子叮咬后,感染疟原虫或登革热病毒等病原体而死。 据资料可知蚊子传播的病症共计80余种,所以全球开始了灭蚊实验。

持续多年的灭蚊战

中国灭蚊实验:

中国广州沙仔岛和大刀沙试验点的白纹伊蚊几乎灭绝,用的是蚊子灭蚊子,科学家向广州的两个岛屿释放了两亿生育能力丧失的雄性蚊子,基本消灭了这两个岛屿的蚊群。岛民一开始对这项实验是持有怀疑的,沙仔岛只有百分之十三人支持,虽然释放的两亿雄性蚊子不会咬人,但是放出这么多,人们还是感觉到不舒服。

实验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科学家先布下110个产卵器和44个捕蚊器但进行了八个月的检测,效果不不是很理想,蚊子减少的很少, 但蚊子是疟疾等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这些疾病每年导致了数百万人死亡,让蚊子绝育是一种阻止其传播疾病的方法。

图为沃尔巴克氏体灭蚊机理

所以开始科学家向登革热疫情严重的广州沙仔岛和大刀沙释出了两亿多雄性亚洲虎蚊,这些蚊子通过短暂的暴露在伽玛射线下,感染三种不同的沃尔巴克氏体细菌,分别是wAlbA,wAlbB,wPip,他们将这种人工建立的白纹伊蚊称为HC, 并且HC蚊几乎没有传播病毒的能力,而且失去了繁殖能力。在交配季更能吸引雌性蚊子,与这些雄性交配后的雌性产下的卵不会孵化。

两年的实验之后野生蚊群基本消失。研究人员发现了岛上还生活着一些蚊子,但基因分析显示它们来源于其它地方,很可能是通过交通工具来到岛上的。这项技术大获全胜,统计当地的居民被蚊子叮咬的几率下降了百分之九十六,并且实验结束后更多的人支持了这项技术,过去的怀疑都消失了。

不仅中国做出实验,国外也做了成功的实验

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一家生命科学公司要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算法,把埃及伊蚊一网打尽,他们决定放两千万只感染沃尔巴克氏菌并且不孕不育的雄性埃及伊蚊释放在美国的Fresno,让它们与雌性蚊子交配,为了提高交配竞争力,研究者甚至尝试给雄蚊喂食天然草药的提取物。在求爱时间、交配数量和交配成功率上它们的确比只吃糖水的普通蚊子略胜一筹,可惜的是平均寿命不到 70 天,足足少活了 16 天。因为不孕不育,产下的虫卵都是“死胎”都是无法孵化的。而且雄性蚊子不咬人,雌性蚊子才会咬人并且传染疾病。这个实验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埃及伊蚊的数量越来越少。还有澳洲大规模灭蚊实验大获成功主要“功臣”是沃尔巴克菌来消灭蚊子的。

为什么不将蚊子全部消灭:

答案是消不灭,灭绝蚊子是有难度的,常见的驱蚊产品以拟除虫菊酯和避蚊胺为主要成分,通过干扰蚊子的神经系统或嗅觉感知机制达到击倒和驱赶目的。但与此同时,蚊子也在发展出抗药性。所以消灭蚊子的难度很大,并且蚊子体积小,数量巨多,繁殖能力很强,分布广泛,适应能力极强,变异迅速,耐药力很强,灭绝它看似是不太可能的事。

但是人类也做出了实验,虽然效果十分的好,但是也并没有全部消灭。而且蚊子并不是都对人类有害的,其中大部分蚊子对人类都是无害,特别是住在加拿大和俄国极圈的蚊子在当地的生态圈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们会成群结队飞行,所以它们不但会帮极地的植物授粉,也是候鸟的主要食物来源。

图为蚊子传播花粉

而对于其它地区来说,蚊子也可能是那些鸟类、鱼类或昆虫的食物,所以让蚊子全部灭绝绝对不会是个好主意。并且科学家们也找到了一些直接的方法解决蚊子对人类的伤害并且不对生态平衡有影响。

2015 年,一间英国公司就制造出带有「自我限制基因」的公埃及斑蚊,这种基因可以让它们的细胞无法正常作用。当这种有缺陷的公埃及斑蚊被放出去,跟母埃及斑蚊产下下一代后,这个基因会被传下去,有这种基因的孑孓通常无法长成蚊子就会死亡,当然也就无法传播疾病了。

图为斑蚊

还有一些在加州的科学家研究出对付疟蚊的办法。疟蚊其实是数种会传播疟疾的蚊子的属,它们之所以是疟蚊,是因为它们会被疟原虫寄生。所以科学家将疟蚊的基因改变为能杀死疟原虫的基因,这样即使疟原虫寄生,也会在疟蚊将疟疾传染给人类前就会被消灭!更棒的是这种基因被传给下一代的机率是 99.5%!这表示未来全世界的疟蚊可能都无法传播疟疾!科学家认为这样的技术可能也能用在其它蚊子上。除了改变基因,也有科学家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

他们让埃及斑蚊被沃尔巴克氏体感染,发现沃尔巴克氏体会阻止大部分的病毒在蚊子体内生存,所以就算蚊子叮咬了病毒带原者,病毒也无法在它们体内生存,蚊子就不会传播疾病了!所以并非要一定要灭绝蚊子,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改变蚊子。

蚊子的存在必有道理:

许多人认为“存在即合理”,蚊子既然存在就肯定有它存在的意义,凡事有利有弊,客观的去判断蚊子带来的利与弊。对于蚊子我们不应该只站在人类的角度来思考,更应该从大自然的角度出发,当然最重要的是对自然的好处,主要的,我们要说的蚊子的益处首先就是蚊子对于大自然的环境生态平衡有着大大的功劳。

图为孑孓

它可以作为大自然的“纯天然过滤器”,绝大多数的雌蚊都会在水中产卵,它们的幼虫——孑孓就会在水中生长,以水中的漂浮物,碎屑为食物,这样许多的水生物就不会因为漂浮物而缺少氧,氮等死亡。蚊子作为许许多多鸟类,昆虫的食物,让以蚊子为食物的生物得以生存。在鸟类迁徙时,蚊子是作为它们不可或缺的粮食,如果没有了蚊子,这些鸟类或许会断粮而大大减少生存的几率。同理蚊子作为很多昆虫的食物,一旦蚊子消失,会大大的减少以蚊子为食的昆虫,鸟类的数量,会破坏某一地方的生态平衡。

并且多年前农民最糟心的麻雀灾,一只麻雀每年可吃掉当时六万人的口粮,并因此将麻雀定为“四害”之一,所以开始了疯狂击杀麻雀,但是好景不长,打麻雀的后果就是树上的叶子全不见了,上面布满的蜱虫,很多地方的树木,果实,庄稼成了虫子的天下, 呈现了凄惨的现象,所以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它的道理。

不是所有的蚊子都咬人:

蚊子并不都是咱们想的咬人传染病毒的,蚊子分很多种,常见的吸血的库蚊,伊蚊,按蚊,摇蚊,大蚊等等,尤其是摇蚊,可是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并且摇蚊和大蚊都是不咬人的,只有雌性蚊子才会吸血,雄性的蚊子绝大多数是以花蜜,露水为食。那么在雄性蚊子在采蜜的时候,当然会帮助花粉的传播。最后蚊子作为许许多多鸟类,昆虫的食物,让以蚊子为食物的生物得以生存。在鸟类迁徙时,蚊子是作为它们不可或缺的粮食,如果没有了蚊子,这些鸟类或许会断粮而大大减少生存的几率。同理蚊子作为很多昆虫的食物,一旦蚊子消失,会大大的减少以蚊子为食的昆虫,鸟类的数量,会破坏某一地方的生态平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