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在斯大林70歲生日即將到來之際,毛主席接受了斯大林的盛情邀請,進行了建國後的第一次外事訪問。12月16日下午6時,毛主席緩緩走入克里姆林宮中的斯大林辦公室。

毛主席邁着有力的步伐穿過辦公室的長廊,走到斯大林身旁,動情地以雙手握住斯大林的手,問候道:您好!斯大林同志

斯大林一貫如冰山般的冷峻臉龐上泛起了微笑,他亦熱情地說道:您來了我很高興,毛澤東同志!稍作打量後,斯大林又開玩笑似地說道:您看上去比我年輕、健壯多了

毛主席與斯大林

在蘇聯外交官費德林的幫助下,毛主席和斯大林進行了深入而密切的交談。費德林後來曾回憶說,斯大林從見到客人那一刻起,就一直表現得很殷勤,這是非常少見的。

經過毛主席爲期兩個多月的努力,中蘇之間的不平等條約被徹底廢除,大連港、旅順港、中長鐵路的權益被悉數收回,雙方重新簽訂了平等互助的同盟條約。至此,自鴉片戰爭以來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被全部廢除。

中蘇關係進入了歷史的新階段,唯一不太明朗之處就是:斯大林擔心毛主席會是另一個鐵托。畢竟,新中國跟南斯拉夫在某些方面較爲相似,比如都主要是通過本國人民的努力纔打跑侵略者的。

鐵托

當然,這種不明朗並未影響到斯大林對新中國的支持。如我們要求聯合國只承認一箇中國代表後,蘇聯馬上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提案被否決後,蘇聯立刻退出了安理會,並且聲明:在蘇聯缺席的情況下,安理會通過的任何決議都是非法的

這可以說是盡了一位“老大哥”的責任,也給足了新中國面子。但是,這卻埋下了一個隱患,蘇聯在朝鮮戰爭爆發將處於極爲被動的境地。

1950年6月11日,李承晚公開宣佈南朝鮮將給北朝鮮毀滅性的打擊,隨後在三八線附近調集重兵,嘗試越過三八線。

6月25日,朝鮮戰爭正式爆發。幾天之後,李承晚的南韓部隊便崩盤了。美國亦迅速做出響應,不僅給李承晚提供了大量槍支彈藥,還派其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險惡用意昭然若揭。

李承晚

隨後,美國又無恥地操縱安理會通過了以“聯合國軍”的名義出兵朝鮮的提案。蘇聯本來是可以投反對票的,但是,此時蘇聯已經退出了安理會。

如果蘇聯這個時候回去安理會,等於承認是自己站在北朝鮮背後,在國際輿論上將處於不利地位,並直接與美國發生對立。況且,斯大林其實並未慫恿金日成冒進,他自然不願意背這個鍋。

提案通過後,美國以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爲總司令,糾集由15 個國家拼湊成的“聯合國軍”入朝支援李承晚。但是,戰局依然並未得到扭轉,朝鮮人民軍很快佔領漢城,並繼續向南進攻。

麥克阿瑟

此時的金日成信心滿滿,貪功冒進,主力部隊深入到靠近釜山的地方,後方則極爲空虛。他不知道,此時麥克阿瑟正計劃着美國王牌部隊在仁川登陸。

1950年9月15日,美軍王牌部隊在仁川登陸。不久後,美軍憑藉絕對的地面火力優勢以及空中優勢,將戰線推到了三八線附近,並試圖越過三八線攻下整個半島。麥克阿瑟,囂張地下了最後通牒,並制定了感恩節計劃(在感恩節前結束戰鬥,回國過節)。

微胖通過各種渠道發出警告,明確表示:如果美國越過三八線,中國絕不會置之不理。但是,氣焰囂張、不可一世的麥克阿瑟認爲,這只不過是一種外交訛詐。他不僅沒有停下攻勢,反而派出空軍轟炸我邊境城市安東,造成血案。此舉既是試探,也是挑釁。

麥克阿瑟

事實上,自安理會通過武裝干涉朝鮮戰事的決議後,毛主席就組織召開了討論國防的第一次會議,做出了組建“東北邊防軍”的決定,開始了抗美援朝的準備工作。斯大林亦承諾,如果中國抗美援朝,蘇聯將給予空中支援。高崗、鄧華等邊防軍指揮員,更是做好了隨時出動的準備!

暫且不說中國的態度,先說形勢更爲危急的朝鮮。人民軍被仁川登陸的美軍切成兩半,主力部隊在南方無法撤回,一旦美軍越過三八線,北方部隊根本無法進行有效抵抗,朝鮮的命運可想而知。

到了9月28日,金日成意識到自己再也支撐不住了,於是給斯大林和毛主席各寫一封信,向蘇聯和中國請求直接的援助。

金日成

當時,金日成主要將希望寄託在斯大林身上。但是,斯大林卻拒絕出兵。儘管蘇聯在遠東屯有重兵,與朝鮮僅一河之隔,但斯大林卻不想和美國直接產生正面衝突。

可話又說回來,朝鮮又決不能被美國佔領。這個時候,斯大林想到了新中國,把難題拋給了毛主席。斯大林知道,他不願意朝鮮被美國佔領,毛主席則更加不願意。

於是,斯大林給毛主席寫信委婉地要求中國出兵入朝。斯大林在信中這樣寫道:

根據上述形勢認爲有可能出兵援助朝鮮同志,哪怕只有五六個師也好,以便朝鮮同志能夠在你們軍隊的掩護下,在三八線以北組建預備隊。中國師可以以志願者的名義出師……關於此事,我沒有也不打算透露給我們的朝鮮朋友,但我相信,當他們得知這一消息時,無疑會感到高興。

斯大林

斯大林用語看似委婉,但實則是把一個他不願意面對的大難題拋給了毛主席。新中國如果出兵的話,絕不可能只出動五六個師。如果只出動五六個師的話,那不是給美軍送菜?

朝鮮的請求被斯大林拒絕後,金日成只得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毛主席身上。因此,毛主席剛收到斯大林的來信,朝鮮特使樸一禹又帶着金日成的親筆信來見毛主席。那一天,正好是1950年10月1日,新中國一歲了。

金日成在信中這樣寫道:

敵人登陸部隊與南部部隊已經連接在一起,切斷了我們的南北部隊。我們南部的人民軍得不到武器彈藥,失去聯繫,甚至有一部分部隊被敵人徹底包圍……因此我們不得不請求您給予特別的幫助,盼中國人民解放軍出動援助我軍作戰!

毛主席看着斯大林和金日成的來信,看了一遍又一遍。他那舉世無雙的智慧頭腦飛速轉動着,思考着連鐵血強人斯大林都不願意面對的難題,進行着他此生最爲艱難的一個決斷。最終,毛主席在10月2日給了斯大林這樣一個回覆:

靠幾個師很難解決朝鮮問題,敵人會迫使我們退卻……我們將召開會議,各部門的負責同志都將出席,對此問題尚未作出最後決定。我們想同您商量一下,如果您同意,我們準備立刻讓周恩來同志到您的休養地,同您討論這件事。

毛主席在電報中沒有明確表態出兵與否,原因有兩點:一是國內的意見沒有統一;二是給斯大林施加壓力。

在給斯大林回覆後,毛主席急召各地領導入京商討朝鮮問題,尤其是讓大家說說反對的意見。毛主席知道,很多人確實都不想打仗,他自己也是這樣!林彪率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倘若沒有把美軍頂住,反而把戰火引到我國東北就糟了。爲了拯救一個幾百萬人口的朝鮮,而打爛一個五億人口的中國,有點划不來。美軍有原子彈,還有雄厚的工業基礎。把他逼急了,他打兩顆原子彈或者用飛機對我大規模轟炸,也夠我們受的。我不贊成出兵。

林彪發表看法後,大家又分別從不同角度提出了意見。比如我國最重要的是經濟建設,出兵的話很可能引來美國的打擊,整個華北乃至全國都可能遭受重創。比如兩國實力相差過大,我國國防開支是10億美元,美國國防開支是150億美元……

總之,大多數人傾向於先安安靜靜搞幾年建設,等國力強盛了再說。可問題是,如果此時不出兵,美國就會讓新中國安安心心地搞建設嗎?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到了那個時候,美國一面屯兵鴨綠江畔,一面屯兵臺灣海峽,新中國被南北牽制,情況不堪設想。

鴨綠江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斯大林並不完全信任新中國。如果我們不出兵不援助朝鮮,很可能將同時失去斯大林和金日成的信任,在國際上受到徹底孤立。況且,侵略者氣焰如此囂張,如果不進行打壓,各種反動勢力也很可能趁機抬頭。

於是,毛主席緩緩地說道:有些同志對出兵有些意見,講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從大局來看,還是應當援朝。隨後,毛主席耐心地從保家衛國、鞏固中蘇同盟、對朝鮮人民的情感以及美國的悍然挑釁四個方面出發,爲大家細細講解。

10月5日,彭德懷乘專機入京,因爲機場大霧耽誤了一些時間。彭總堅定支持毛主席的決定,他認爲這一仗遲早要打,拖到以後打不如現在打,況且有蘇聯的空軍支援,也不是沒有取勝的機會

彭德懷

最終大家達成了一致意見,派志願軍抗美援朝,總司令爲彭德懷。10月8日,毛主席將東北邊防軍改爲人民志願軍,令部隊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與此同時,毛主席還做了一個重要表率,派自己的長子毛岸英隨先頭部隊入朝,以表無私之心。

也正是這一天,周總理和林彪動身前往蘇聯。兩天後,他們抵達了斯大林的療養地。令人失望的是,斯大林仍在猶豫,即使中國決定出兵,他仍不願意與美國發生直接衝突。

斯大林說:蘇聯軍隊不宜出現在朝鮮戰場上

周總理答道:只要蘇聯同意提供武器裝備及出動空軍掩護,中國就可以出兵援助朝鮮

斯大林沉默了一會而,隨後緩緩說道:武器裝備可以提供,但蘇聯空軍沒有準備好,兩個月至兩個半月不能出動掩護

當時新中國空軍力量爲零,蘇聯出動空軍與否差別非常大。如果蘇聯不出動空軍,我志願軍入朝後將面臨美軍的狂轟亂炸。毛岸英同志,在入朝後便是犧牲在空軍的轟炸中。彭總認爲有的一打,前提也是蘇聯空軍出動。

周總理聽到那句話後,瞬間呆住了。據周總理回憶,斯大林看他沉默,又補了一句話:中國既然困難,不出兵也可,朝鮮丟掉,中國也還在。會談之後,周總理馬上拍電報將這個重大變故告知了毛主席。

看到此處,想必大家都有疑問,斯大林爲何要這樣做。對此,我們可以聯繫之前斯大林不重返安理會投反對票,之後又拒絕幫助金日成,原因其實都是相同的。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是蘇聯的整體實力劣於美國,這是最根本原因。二是擔憂美蘇大戰,德國和日本再次崛起;事實上,美國也同樣存在這個擔憂,因此不願意戰爭升級。三是斯大林精明冷酷,絕不爲可疑的動機打沒有把握的戰爭。四是斯大林逃避難題後,難題便落到了毛主席那裏。

10月13日,毛主席召開會議進行研究。當天晚上,毛主席拍電報將結果告訴周恩來:

與高崗、彭德懷二同志及其他同志商量,一致認爲我軍還是出動到朝鮮爲有利。我們採取上述積極政策,對中國,對朝鮮,對東方,對世界都極爲有利……總之,我們認爲應當參戰,必須參戰。

可沒想到的是,到了10月15日,又再次發生變故。斯大林對周總理說:蘇聯只能派遣空軍部隊在中國境內駐防,絕不越出中國國境,兩個月或兩個月半月後,也不能入朝。當時斯大林沒說,一天前,美空軍對蘇機場進行了掃射。

毛主席再次與彭德懷進行了商討,結果仍是:繼續出兵,抗美援朝!毛主席說:無論蘇聯什麼時候支援,支援與否,這場戰爭都必須打,因爲這是一場保家衛國的戰爭!從這番話中,我們能感受到大國擔當,也能感受到亮劍精神!

一向被稱爲鋼鐵強人斯大林,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他連說了好幾句:還是中國同志好,還是中國同志好,毛澤東同志不愧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國際主義者

二十年後,毛主席回首往事時則這樣說道:斯大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信任我們呢?是在 1950 年冬,當時我國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從那以後斯大林相信我們不是南斯拉夫,我也不是鐵托

斯大林在那一刻之所以感動得流下眼淚,是因爲他意識到新中國是一個有骨氣、有擔當、有魄力的大國,是值得蘇聯真正信賴的夥伴!也因爲他自己一再選擇逃避,甚至出爾反爾,但毛主席和新中國卻是如此果斷,他心中多少有些內疚。

也正因爲感動和內疚,斯大林雖然沒有直接派兵參戰,但真心地給了中國和朝鮮大量的支援。之後,斯大林更是派出空軍祕密參戰,有力推動戰局朝對我有利的方向發展。有意思的是,美軍其實發現了蘇聯空軍參戰,但卻選擇封鎖消息。

蘇聯空軍

最終,這場戰爭的勝利方是我們。亞洲和世界和平得以維護,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被打破,新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極大增強,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有了穩定的和平環境!

當然,不可遺忘的是,勝利來之不易,和平來之不易。在這場戰爭中,毛主席失去了毛岸英,無數英雄父母失去了英雄兒女。在這場戰爭中,許多指揮員及參謀人員殫精竭慮、耗盡心神進行戰略部署。

想要了解抗美援朝前前後後的諸多艱難決策內幕,學習指戰員們的格局與智慧,感受志願軍戰士的戰場雄姿,體會侵略者從氣焰囂張到默默敗退的轉變過程,歡迎閱讀由著名軍事史作家李峯創作的《決戰朝鮮》。

這部鉅作一經問世,便得到如潮好評。但作者李峯卻說:一個人,一個集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時代,要想被人看得起,總還是需要一點精神的。真的,不是我寫得好,是先輩們打得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