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早期,沙皇支持下的武裝哥薩克開始侵入到東北亞地區,他們經常順着河流攻擊沿岸村莊,燒殺劫掠、無惡不作,讓當地人苦不堪言。

可是,打又打不過。

哥薩克裝備精良,軍中有大量燧發槍甚至是小型火炮,當地居民使用的卻是大刀長矛和弓箭。

而且,當地人煙稀少,很多地方每平方公里還不到一個人,也就是說像我們內地一個普通縣域的面積大小也就生活個千把人,在面對武裝哥薩克攻擊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當地人反而在兵力上處於劣勢。

裝備不行,兵力又少,武裝哥薩克又兇狠異常,所以當地人往往會被輕易擊敗,他們只好向清朝政府尋求幫助。

此時,這裏早已歸於清王朝的統治,在接到報信之後,清軍迅速從寧古塔北上禦敵。

可清軍也打不過他們,根據哥薩克方面的記載,清軍曾經最多動用過1萬人馬與之交戰,但還是被擊退。

這個記載中應該有所誇大,畢竟同時期絕大多數清軍已經入關,在內地進行大規模統一戰爭,而且清軍戰鬥過程並不順利,關外的主力部隊幾乎全調到了關內,在這種情況下,遠在寧古塔這麼偏遠地區的屯兵地點不可能集中一萬大軍前去和哥薩克部隊作戰。

很有可能是,少量清軍率領當地民兵。

所以,在和哥薩克作戰的時候,清軍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以清朝政府的名義動員各地土著一起來對付這幫哥薩克侵略軍。

期間哥薩克大約500人,清軍曾經兩次以絕對優勢的兵力攻打哥薩克的堡壘,都以失敗而告終。

接到戰報後順治皇帝意識到入侵的武裝哥薩克不簡單,於是他任命著名將領沙爾虎達前往寧古塔主持對哥薩克侵略軍的作戰。

沙爾虎達滿洲鑲藍旗,在清朝和明朝的戰爭中屢立戰功,沙爾虎達到了寧古塔之後經過了解發現,要想打敗這羣俄國佬不能直接攻擊城堡,當地清軍缺少重兵器,依靠血肉之軀就是在給對方送人頭。

而且,就算野戰,裝備了冷兵器的清軍和當地居民也不是對方對手,打敗這羣武裝哥薩克,既要避免攻城戰,也要在武器上縮小和對方的差距,然後再利用清軍弓馬嫺熟的優勢,在關鍵時刻對他們予以痛擊。

所以,沙爾虎達命令朝鮮王國調來一批火槍手。

朝鮮王國有一支強大的火器部隊,當初皇太極遠征朝鮮就對該國的火器部隊印象深刻。

而當時沙爾虎達正在軍中效力,並在南山之戰中立下了戰功,戰鬥中他對朝鮮火槍兵精準的射擊也非常佩服,所以在發現武裝哥薩克是裝備了火槍的軍隊之後,決定從朝鮮調一批火槍兵過來與之對抗。

朝鮮王國現在是大清的附屬國,接到調令之後趕緊讓朝鮮北部的火槍部隊共152人前往寧古塔集結。

此時東北亞地區的哥薩克有大小不等的很多支,其中規模最大威脅最大的是由斯捷潘諾夫領導的一支400人的隊伍,他們在1654年已經侵入到松花江流域,在沙爾虎達調兵的時候,斯傑潘諾夫正率領他的部隊順江而下。

兵在精而不在多,尤其是和流竄在松花江流域的武裝哥薩克作戰,更應該以少量精兵來與之對抗,確保清軍和侵略軍有同樣的靈活性。於是,沙爾虎達挑選了550名清軍、300當地民兵,再加上152名朝鮮火槍手,總兵力大約1000人,開始了對斯捷潘諾夫的追擊。

這場追擊一共持續了三天的時間,三天後雙方遭遇。

雖然清軍在兵力上有2.5倍的優勢,一開打清軍反而落了下風。

清軍的船排水量還不到對方的一半,每艘船士兵的數量遠少於對方,而且朝鮮火槍手跟在後面無法加入作戰,讓清軍一開始非常被動。

面對對付的鉅艦大炮,沙爾虎達命令士兵棄船登陸。

斯捷潘諾夫以爲這一次和以前一樣,對方抵擋不住自己強大的火力攻擊跑了,決定乘勝追擊也棄船登陸。

沙爾虎達的佈置是這樣的,他令跟在後面的朝鮮火槍手佔領附近的一個小山頭,埋伏在那裏。然後清軍和當地的達斡爾族民團且戰且退,向朝鮮火槍手埋伏的小山退去。

哥薩克人絕沒想到清軍在這裏設伏,一窩蜂就衝了過來,在毫無防備中被火朝鮮火槍手射地人仰馬翻,成片倒下。

這是武裝哥薩克遠征西伯以利亞以來遭受的第1次熱兵器的反擊,他們終於也嚐到了被火器攻擊的滋味了。

但是,畢竟山頭上的陣地只有100多火槍手,哥薩克此時還有300多人,並且哥薩克的火槍手裝備的是燧發槍,朝鮮火槍手裝備的是火繩槍,再加上兵力劣勢,朝鮮火槍手在對射中很快處於下風。

好在這個時候沙爾虎達率領的清軍和民團迅速從兩邊包抄過來,讓這支哥薩克侵略者陷入三面包圍,傷亡直線上升。

武裝哥薩克雖然作戰兇狠,但畢竟是一夥強盜,面對不如自己的對手他們會變得窮兇極惡,一旦和實力相當的對手作戰,他們卻缺少足夠的作戰意志,面對清軍的強力反擊很快便潰不成軍逃回船上乘船逃走。

雖然這場仗以清軍的勝利而告終,沙爾虎達卻發現,清軍的戰船比哥薩克人的戰船差太多了,所以就算清軍在兵力上擁有絕對優勢,水上作戰也不是對方的對手。

目前來看,如果不能在水上取得對哥薩克人的優勢,就無法徹底消滅當地哥薩克人。

所以,回到寧古塔之後沙爾虎達決定從南方調來一批善於建造船隻的中原人,在戰船建好之前暫時停止和哥薩克人的戰鬥。

另外他發現,朝鮮火槍手對於戰局的影響太關鍵了,所以決定下次作戰增加朝鮮火槍手的數量。

4年之後,寧古塔清軍已經擁有40艘大型戰船,船上還裝備了各種尺寸的大炮,戰力獲得大幅度提高。

此時,經過幾年消沉期的哥薩克再次活躍了起來,沙爾虎達決定率軍出擊。

1858年5月9日,260名朝鮮火槍手抵達寧古塔。

5月10號,包括260名朝鮮火槍手在內的1600清軍乘坐50艘船(包括新建好的40艘大船)沿江搜索。

6月10號,清軍艦隊和斯捷潘諾夫率領的哥薩克艦隊遭遇。

斯捷潘諾夫這一次率領的是500克薩克,乘坐的是11艘船,雙方首先爆發水戰。

清軍火力遠超哥薩克,這一次輪到斯捷潘諾夫棄船登岸了。

在清兵的攻擊之下,剛剛在陸地上建立防線的哥薩克又被擊潰,殘餘士兵只好乘船逃跑。

這一仗哥薩克人的11艘船有7艘被摧毀,士兵陣亡了220人,還有3人被俘;清軍方面陣亡了118人,並且有225人受傷。如果不是中間沙爾虎達爲了奪取哥薩克戰船暫停進攻,清軍的損失會更小,戰果會更大。

對大清和俄羅斯來說,這是一場具有深遠意義的戰鬥。

戰鬥結果表明,清軍已經能在野地浪戰中取得對哥薩克人的絕對優勢,無論水戰、陸戰俄軍都不是對手。

對俄羅斯來說,這是他們在遠東地區最大的一場失敗,這場失敗表明俄國人已經達到了統治邊界,他們除了欺負欺負西伯利亞地區的土著老百姓,沒有能力在正面作戰中擊潰一支成熟國家的軍隊。

所以,戰爭結束不久,俄羅斯就讓出了黑龍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區。

最後,關於朝鮮火槍手的事兒。

此次朝鮮火槍手的領隊申瀏在戰鬥中發現哥薩克人使用的遂發槍比朝鮮火槍手使用的火繩槍威力大得多,操作也方便,所以在戰鬥結束後,他向沙爾虎達提出了一個請求,希望得到一支繳獲的哥薩克人的燧發槍供他研究。

想什麼呢?

燧發槍威力這麼大,如果將來朝鮮軍隊大規模列裝燧發槍,戰鬥力會獲得巨大的飛躍,清軍對付幾百哥薩克這麼費勁,如果朝鮮王國裝備個幾萬人規模的燧發槍部隊,對大清的威脅就更大了。

所以,沙爾虎達果斷拒絕,並且告訴他繳獲的槍是要作爲戰利品給皇上看的,誰都不能動。

雖然申瀏這個請求沒被應允,但他領着朝鮮火槍手對抗哥薩克的經歷加深了朝鮮王國對火槍部隊的重視。

從此之後,朝鮮王國軍隊中火槍手的比例越來越高,最高的時候甚至超過了7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