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赋》中,皇太子结婚时,穿一身红色婚服,太子妃宛如也是从上至下一身红,引起了许多历史迷的争论。由于晋朝崇尚白色,加上有书籍记载“太子纳妃,婚纱为白色”,所以很多人认为:《上阳赋》在婚服颜色的选择上是错误的。

这是真的吗?

(太子与太子妃大喜之日)

01《上阳赋》所呈现的东晋历史及东晋风俗

要想弄清《上阳赋》服饰有没有错,先要弄清《上阳赋》反映了哪个朝代的历史。

《上阳赋》中,端坐在皇帝宝座上的皇族是司马氏,而朝堂之中,大批高官要么姓王,要么姓谢,要么姓桓或姓庾。这很符合我国东晋时期“司马氏在上,王、谢、庾、桓“四大家族”在下”的政治生态。所以,《上阳赋》反映的是东晋历史无疑。

至于剧中王蔺、王儇、萧綦等角色,虽然难以百分百的在历史上找到原型,但基本可以确定,王蔺大约是东晋第一士族——琅琊王氏家族的代表人物王导的玄孙,名叫王偃;王儇是他女儿王宪嫄;萧綦的原型则是大名鼎鼎的“刘宋王朝”开国皇帝刘裕。

(萧綦)

弄清了朝代,再来看婚礼及婚服。

《上阳赋》中,两场婚礼值得关注:

第一场婚礼是太子的婚礼。太子本来喜欢王儇,可是他落入了二皇子的圈套中,迷失本性,伤害了王儇的好朋友谢宛如,不得不与谢宛如结婚。婚礼当天,太子与宛如都穿着大红的结婚礼服,只是两人的心情都很不好。第二场婚礼,是萧綦与王儇的婚礼,王儇的父亲成功的拆散了王儇与三皇子的姻缘,让女儿王儇嫁给了萧綦。结婚那天,两人同样穿着大红色的婚服。两人心情也不太好。

就是这个大红色,引起了有些人的关注,认为不靠谱。据东晋的《东宫旧事》一书记载:

“太子纳妃,有白縠、白纱、白绢衫,并系结缨。”

也就是说,太子应该穿白色婚纱,不应该穿大红色。

(太子妃谢宛如)

另外,根据刘歆的“新五德终始学说”,晋朝认为自己是金德,金德应崇尚白色,为了 凸显白色的地位,晋朝的皇帝往往戴白色纱帽,太子结婚则穿白色丝质礼服。

上行下效,晋朝老百姓也都喜欢穿白色衣服,结婚时的婚服,也应该以白色为主。以此推测,萧綦与王儇结婚,也应穿白色婚服。可是萧綦与王儇结婚时,也是双双穿上了大红喜服,并非白色。

如此看来,《上阳赋》的婚服确实是错了。

然而,真的错了吗?

(萧綦与王儇成婚)

02《东宫旧事》里的一句话与一段话

能证明晋朝太子结婚穿白色婚纱的最有力证据,就是《东宫旧事》里面的那句话:“太子纳妃,有白縠、白纱、白绢衫。”

但这句话经不起推敲,因为它并没有说清楚,太子结婚时是必须穿白色婚纱,还是可以穿白色婚纱,也可以穿其它颜色的婚纱。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应该看完整篇文章,看看此书中还有没有其它对太子婚服的表述?

结果翻看原著,看到了足以能推翻前面判断的表述。

有关太子婚服的整段话是这样表述的:

“太子纳妃,有龙头旧髻枕、银环钩副之。衫有白毂、白纱、白绢衫,并紫结缨……皇太子纳妃, 有绛纱复裙,绛碧结绫复裙,丹碧纱纹箩裙,紫碧纱文双裙,紫碧纱文绣缨双裙,紫碧纱毂双裙,丹碧杯文罗裙……太子纳妃,有绛绫袍一领。”

这里的绛纱,是指红纱,看看,是可以穿红色婚服的;还有丹碧纱和紫碧纱两种颜色也可以穿。而且,从上文句式的特点看,分明是在列举几种情况,说不定还有更多的颜色可供选择。

(王儇)

总之,晋朝根本就没有规定太子结婚只能穿白色婚纱,至于其他人结婚穿啥颜色,更是悉听尊便了。这才是真相。

那些口口声声说晋朝人结婚只穿白色婚纱的人,很显然是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只看到了《东宫旧事》里面的一句话,就妄下结论,却忽视了这句话所在的一整段话。真可谓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所以,还真不能说《上阳赋》弄错了,人家是对的,我们并没有在东晋时就进入“白色婚纱时代”。

其实,从东晋时期的大背景看,也应该可以想到这一点。魏晋时期的文化相当开明、开放,因为是大分裂时代,身处乱世的人们纷纷抛弃了儒家礼法,行为放旷,追求自我。表现在穿着上便是率性自然,不拘一格,并没有哪条法规限定人们结婚时穿什么颜色,不穿什么颜色。

(穿婚服的太子)

然而不可否认,婚服颜色的选择,各朝确实有一些规定,我们以晋朝之后各朝为例 :隋朝为男穿红色,女穿青色;唐朝承接隋朝,一样是男穿红色,女穿青色;宋朝是男女都穿青色,服饰统一;明朝是绿男红女;清朝是黑男红女;民国开始变为红男红女。至今天则是多元化了,随你怎么穿都行。#上阳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