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麻雀是一種常見的鳥類,體呈棕色、黑色的斑雜狀,分佈廣泛,可以說麻雀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鳥類,也是與人類距離最近的,它們繁衍和生存似乎一直圍繞人類的駐地,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物種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左右,卻一度在我國銷聲匿跡,最後我國不得不從蘇聯引進大量麻雀,爲何會變成這樣呢?我國的麻雀又到底經歷了什麼呢?

麻雀的基本習性和特徵

一般麻雀的體長是在13釐米到15釐米左右,它們分佈廣泛,不管是平原、山地還是草原或者是丘陵、沼澤我們都會看到麻雀的蹤跡,麻雀是一種喜歡羣居的鳥類,喜歡成羣結隊的在一起活動。

麻雀遷移繁衍歷史源遠流長,在有些地方麻雀還被稱之爲“瓦雀”,“家雀”等,似乎它是一種真正的平民之鳥,幾乎無處不在,不管多麼惡劣的生態環境,麻雀都會頑強的生存。麻雀不像天鵝,擁有着美麗的歌喉,絢麗的衣裳,它們就是一隻普通再普通不過的鳥,在很多畫家眼裏,麻雀也代表着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催人奮進。

此外,麻雀是一種雜食性動物,雖然平日裏會以喫昆蟲爲主,但是到了秋季收穫的季節,麻雀還會以穀粒、草種等爲食。在很多農民眼中,麻雀就跟蝗蟲一樣都是害蟲,因爲它們都喜歡喫莊稼。很多老一輩人,爲了驅趕麻雀,都會想盡各種辦法去抓捕。儘管如此,可依舊沒有人願意飼養麻雀,或許因爲這是一種普通再普通不過的一種鳥類。

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我們一打開窗,便可見到它小巧的身影、在廣闊的天地間麻雀一直在自由自在的生活着,甚至人類根本不會擔心它逃走,不會在視野中消失。事與願違,在新中國成立不久以後,麻雀猶如“過街老鼠”遭到了瀕臨滅絕的危機。

除四害運動,消滅“麻雀”運動,到底有多熱烈?

在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後,新中國成立不久,百廢待興,對於老百姓來說首先解決糧食問題的任務迫在眉睫,只有喫飽穿暖人們的生活才能談得上幸福,可在當時有人發現農民剛播種的糧食,馬上要成熟了就被麻雀偷喫了。

還有相關專家統計,每隻麻雀每年消耗的糧食是在4.5公斤左右,按照這種方式計算,一百萬只麻雀,就要喫掉六萬多人口的糧食,有了這樣的科學依據做後盾,人們很快把麻雀確立爲害蟲,並和老鼠、蒼蠅、蚊子並駕齊驅稱爲“四害”,當時全國上下藉着全民衛生健康的名義,開啓了消滅四害運動。

然而有人支持消滅四害之一麻雀,也有人持反對意見,比如部分蘇聯科學家和部分科研院所的科學家們就不贊同,因爲在城市中,麻雀能夠消滅樹上的害蟲,清除雜草等。

可即便如此,消滅麻雀運動仍如火如荼,在這場運動中,麻雀遭到了重創,雖然它們滿天飛,精力充沛、機智果敢,但當時全國上下人民都開始動員起來,只要見到樹上有麻雀的鳥巢,都會毀掉,在城市和鄉村有專門負責人敲鑼打鼓,弄出噪音動靜,嚇跑麻雀,讓麻雀無法落地,只能保持飛翔,在過度飛行後,最終麻雀因飢餓或者勞累致死。而那些沒有累死或者餓死的麻雀也很難僥倖逃脫,獵槍會對它們追殺不放,這場捕殺麻雀的運動可謂是空前絕後。

在消滅麻雀運動中,上海劇作家沙葉新曾表示:“在受到鑼鼓發出響聲影響下,那些麻雀驚魂未定繞樹三匝,無枝可依,然後紛紛墜地身亡;如果解剖當年千千萬萬鎩羽就斃的麻雀,我敢說,十有九是急性心肌梗塞,累死的嚇死的!”1958年4月20日《人民日報》有一篇描寫北京滅雀的文章,讀起來讓人感覺到驚心動魄,極爲慘烈:不論白髮老人或幾歲小孩,不論是工人、農民、幹部、學生、戰士,人人手持武器,各盡所能。全市形成了一個聲勢浩大的“麻雀過街,人人喊打”的局面。

根據參與當時消滅麻雀運動老一輩人回憶說:“我們拿着木棍、掃帚在院裏轉,發現有麻雀飛過來就一陣狂打,甚至爬上房子捉停落那裏的麻雀。後來城裏的麻雀少了,每天晚上由領導帶隊,揹着梯子去郊區農村掏麻雀,抓住活得當場弄死,雀蛋摔碎。”

“麻雀”冤案得到平反,可惜爲時已晚,只能依靠進口

據不完全統計,在1958年中全國上下消滅麻雀近兩億多隻,其中效果最爲顯著的是河南,然而不曾料想的是,麻雀消失後另外一個問題緊跟而來更爲嚴峻。這次除四害運動,導致麻雀在中國瀕臨滅絕,隨着麻雀數量不斷減少,農田裏的昆蟲開始氾濫成災,少了天敵麻雀,這些害蟲開始肆無忌憚地啃食莊稼。

即便人類使用了很多殺蟲劑,可依舊無濟於事,這場消滅麻雀運動還導致了三年大饑荒災害的出現,糧食大幅度減產,水稻產量在我國跌入谷底,農業產值是慘不忍睹,在當時,消滅麻雀後被害蟲喫掉的糧食,比麻雀存在時喫掉的糧食損失還要嚴重的多。

針對麻雀消滅運動帶來的影響,我國專門成立了“麻雀研究工作協調小組”。此時,毛主席正式宣佈全面停止消滅麻雀捕殺活動,在1960年,毛主席爲中共中央起草關於衛生工作的指示,其中就寫到:“再有一事,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蟲,口號是除掉老鼠、臭蟲、蒼蠅、蚊蟲。”也就是說麻雀是四大害蟲之一的帽子被摘掉,它的冤案得到了平反,取而代之的是臭蟲。不管是鄉村還是城市幾乎沒有麻雀的蹤跡,爲了控制田間害蟲氾濫成災的情況,我國不得不從蘇聯進口了大量的麻雀,在短短几十年間,國外麻雀佔領了原來中國麻雀的領地。

爲何只有麻雀遭到“滅門”,其他三害安然無恙呢?

當年除四害時,爲何只有麻雀遭到滅門,其他三害安然無恙呢?與麻雀相比,蒼蠅、蚊子身上攜帶大量細菌,尤其是到了夏天之際,更容易傳染疾病。而老鼠對莊家和人們日常生活破壞力也極強,四害運動爲何沒有徹底消滅這三害呢?事到如今它們的數量依舊龐大呢?

1、蒼蠅和蚊子繁殖力強,即便留下幾隻也會恢復龐大數量

在我們的印象中,蒼蠅和蚊子都是特別討厭的,非常令人頭疼。只要家裏飛進來一隻蒼蠅或者蚊子,我們都會進行追打它。如果做飯時,落進了蒼蠅或者,那麼這頓飯也沒法再喫下去。自古以來人們對蒼蠅或者蚊子都深惡痛絕,然而在四害運動中,蒼蠅和蚊子卻並沒有被徹底完全消除,主要根本原因是它們的繁殖能力特別強,即便是剩下了爲數不多的三五隻蒼蠅也會在短時間內開始繁殖,恢復數量。不管是停留,還是雙飛行,蒼蠅的有效交配時間最長可以達到1個小時,雄性蒼蠅精液可以長久貯存於雌蠅的受精囊中,刺激產卵,並持續2-3周使蠅卵不斷受精,這正是蒼蠅繁殖力旺盛的重要原因。此外,在每年五六月份,是蚊子的繁殖的季節,它們繁殖速度非常迅速,也是爲何在消滅四害運動中,蚊子和蒼蠅沒有被斬草除根的原因。

2、老鼠捕捉難度大,不容易被消滅

老鼠是哺乳動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強的動物,全世界約有三千多種老鼠,無論室內、野外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足跡。老鼠它們的嗅覺很靈敏,尤其對人的氣味更是熟悉。在消滅四害運動中,老鼠極其難捕捉,當人們剛要靠近時,它們就會迅速逃走,此外,老鼠築巢的位置非常隱蔽,不易被發現,白天藏匿,夜間活動,相當機靈、狡猾,所以在消滅四害運動中,老鼠僥倖逃脫沒有被滅門。

與這三害相比,麻雀比較悲慘,只要拉一張鳥網,用糧食吸引,所有的麻雀都會全軍覆沒。此外,人們還更容易找到樹上的鳥巢,然後進行搗毀,這也是爲何在消滅四害運動中,麻雀的數量會出現下降的原因。

地球是我們共同的美麗家園,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都是相互聯繫的,在食物鏈中每一個物種的存在都有一定的必然性作爲,人類我們應該樹立保護生態平衡意識,維護生態平衡。縱觀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都因有人妄圖私利,、一再肆意破壞自然生態環境,隨意捕殺野生動物,而引起了瘟疫災難,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我們應該牢記這段痛苦的歷史,應該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是非常重要的,爲了我們的子孫後代,應該停止亂砍亂伐,捕殺野生動物,我們應該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善待生命,敬畏大自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