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嗨觀看過的電影中,有這樣一部糾結的存在:

它的原著小說作者對於將這部作品改編成電影表現得十分謹慎,直到小說問世13年後才終於授權。

它在當年引起了美國盲人團體的強烈不滿,甚至一度準備上映時在最少21個州舉行抗議活動。

最重要的是它的口碑兩極分化十分嚴重,喜歡的人恨不得捧上天,不喜歡的人恨不得貶低得一文不值。

——《盲流感》

《盲流感》

01

影片開始,一個男人正開車準備過紅綠燈,眼前卻突然白茫茫一片。

被路人送回家以後,妻子帶他去看眼科醫生,可醫生也找不出病因所在。

原本以爲只是不明原因導致的失明,誰知第二天,與他接觸過的人竟全都莫名失明。

妻子,醫生,候診室裏的其他病人以及周圍的親友無一逃脫,唯獨醫生的妻子倖免於難。

政府立刻將這些患者集中封鎖在一所廢棄醫院裏,並派出軍隊看守。

醫生的妻子爲了陪伴丈夫,也裝成病人一同被隔離。

然而沒過多久,情況越來越糟,整個文明社會已然瀕臨崩潰……

《盲流感》

提起本片原著小說的作者,想必文學愛好者都不會陌生。

那就是葡萄牙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若澤·薩拉馬戈

這位老先生向來以擔憂人世出名,擔心人性的拙劣和脆弱經不起世事考驗、人類終將因此毀滅。

正是這種基於現實又有些杞人憂天的擔憂,培育出了本片的原著《失明症漫記》

《盲流感》

該小說早在1995年就已經問世,並在讀者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但卻時隔13年才搬上大銀幕。

其中的原因文章開頭已經提到,薩拉馬戈對於將其改編成電影十分謹慎。

因爲這是一個有關人類社會的墮落和消亡且非常暴力的故事,他不想讓它落入錯誤的創作者手中。

但在去世前幾年,他終究還是沒忍住授了權。

想來老先生自己也很想看看這個故事拍成電影究竟是什麼樣子。

《盲流感》

事實證明,薩拉馬戈的謹慎和擔心是對的。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本片在當年引起了美國盲人羣體的強烈不滿。

他們認爲盲人除了看不見以外其他感官都沒有問題,而且他們也善於利用其他感官彌補視力的缺失,所以完全可以靠自己生活。

而在普通觀衆中,本片的口碑也是出奇的兩極分化嚴重。

小嗨大致瀏覽了豆瓣上的一些熱評,發現不喜歡的小夥伴的理由無非也是平常那麼幾種:

改編力度不夠,鋪墊冗長、節奏拖沓,娛樂性不強,結尾大團圓落入俗套且有些莫名其妙。

真是如此嗎?

別急,且往下看。

《盲流感》

02

客觀來說,其實本片對於原作的還原度相當不錯。

情節基本一致,包括最後遭人詬病的結尾(下文會提到)。

但它也的確不怎麼討喜。

通篇氣氛壓抑,亮點屈指可數,處處透着懶得討好觀衆的“傲嬌”。

《盲流感》

而且相比於其他瘟疫災難片中的人性使然,本片更像是在展現文明倒退的過程

你看盲流感最初發生時官方的應對之法:

將患者全部封鎖在廢棄醫院裏,派出軍隊看守,試圖逃跑的人全部就地擊斃。

如此做法與我們理解的“隔離”二字相差甚遠,但卻更符合人類骨子裏流淌的“延續”基因

官方找不到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犧牲部分保全整體,讓感染者們自生自滅。

這樣的處理方式追根究底是什麼?叢林法則

當少數人威脅到全人類、種種文明舉措形同虛設時,人類終究要回歸叢林中的生存法則。

從這一刻起,片中的文明社會已然開始了倒退。

《盲流感》

接下來的倒退過程,則逐步發生在被隔離的感染者羣體中。

起初感染者規模小,以醫生爲代表的精英力量尚能應對自如。

他們制定了一系列規則,以保證這個小社會能夠正常運轉。

可隨着感染者數量不斷增多,人們的恐慌情緒也不斷加劇,人與人之間各種無法調和的矛盾更是逐一暴露出來。

醫生等人制定的規則無法控制住多數人,強權主義者趁機奪得資源分配權,精英力量徹底倒塌。

《盲流感》

而對於普通感染者來說,在生存面前,只能服從於權力,無論是民主還是強權。

於是擁有手槍的人成了隔離A區的絕對領導者,控制着所有資源,當然也包括最重要的一樣——食物

A區之內的食物分配由他一手操控,A區之外的人想要得到食物,必須拿貴重物品來交換。

隨着食物越來越少,換取條件也從貴重物品變成了女人。

就連曾經代表文明社會精英力量的醫生此時也自甘墮落,需要找風塵女來安慰自己。

暴力成爲權力的象徵,女人成爲換取食物的條件,精英力量開始同流合污,人類文明徹底倒退。

外面的世界還沒有到無法挽回的地步,隔離區內的感染者們卻已經開始自我毀滅了。

《盲流感》

他們以爲沒人看得到他們的醜惡嘴臉就可以肆意妄爲。

然而真的沒人看得到嗎?

別忘了,醫生的妻子是爲了陪伴丈夫假裝失明混進來的,所有的一切都被她盡收眼底。

作爲隔離區裏唯一可以看見光明的人,她所看到的,卻是無盡的黑暗。

《盲流感》

更可怕的是,本片中的所有角色,都沒有明確的名字。

原作也是如此。

有了明確的名字你只是你自己,沒有明確的名字,你可以是任何人。

《盲流感》

所以你看,其實本片的編導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要討好觀衆。

更沒想過將它拍成一部帶有娛樂性的商業片。

這也許也是薩拉馬戈遲遲不肯放手將《失明症漫記》拍成電影的重要原因。

如果接手的導演一味迎合觀衆的娛樂需求,那原作所表達的種種內涵還有什麼意義可言?

畢竟如今爲了娛樂毀掉一部好作品的,大有人在。

《盲流感》

至於影片遭人詬病的結尾——人們莫名恢復視力,醫生妻子卻失明瞭。

其實原作也是以此收尾,並非編導自行修改。

薩拉馬戈的用意很明確:

對於人類來說,看得見最重要。

而對於智者來說,學會看不見才更重要。

(本文由High電影原創,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