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離家老大回,抗戰年代,不少將士從小離開自己的親人,就再也沒見過面。再回去相見時,有的早已成爲了內心的遺憾。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開國中將,晚年回家鄉尋母,碰到一乞丐,才知道是自己的母親。這位開國中將就是劉忠

福建出來的泥瓦匠

1906年,劉忠出生於福建的一戶貧苦之家。喫不飽穿不暖的年代,別說上學了,就是基本的生存都成了問題。劉忠的母親深明大義,即便喫不飽穿不暖,也要讓劉忠去讀書。劉母在困境中的堅強深深影響着劉忠,劉忠深知學習機會不易,讀書很是刻苦。可是好景不長,沒讀兩年後,家裏實在窮得揭不開鍋,被迫輟學。劉忠爲了減輕家裏的負擔,輟學當了泥瓦匠。當學徒的日子,劉忠嚐盡了人世間的辛酸,爲了自己能有一技之長,改善家裏的生活,劉忠硬是咬着牙堅持下來了。都說苦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這話還真是一點都不假。長大後的劉忠參加了革命,還加入了共產黨。

戰功赫赫,護駕有功

參加革命不久後,閩西各地工農赤衛隊整編,劉忠也被編入了十二軍。在軍中,劉忠膽略過人,作戰勇敢,次次打仗都衝在最前面,立下了不少軍功。就這樣劉忠也一路高升,從小排長當成了營長。後來,紅十二軍一部整編爲紅四軍第三縱隊,劉忠任黨代表。1930年8月的一場戰役,讓劉忠名氣大漲,當時,劉忠所在的軍團準備襲擊敵方,爲了這一仗,劉忠也做了充足的準備。由於準備充分,取得了戰爭的大捷。

1934年,湘江戰役打響,劉忠身先士卒,充當了紅軍的急先鋒。當時劉忠所在的團,主要任務就是阻擊國民黨部隊,並掩護紅軍大部隊渡過湘江。當時的紅軍,情況可以說是萬分兇險,前有天險,後有追兵,形勢迫在眉睫。將士們都準備做好打一場硬仗的準備了,此時林彪果斷下了命令:無論如何,也要突破湘江,絕處逢生就在這關鍵一戰。劉忠所在的軍團責任重大,爲了掩護好大隊伍,劉忠一行人隱蔽前行,到了敵人包圍的地方,又喬裝打扮,向西逃離了敵軍的包圍。還多次利用地形的隱蔽,躲開了敵人的圍追堵截,轉移了隊伍。劉伯承也稱他爲有功之臣。

1942年,劉忠任晉聯防軍區司令,奉命護送鄧小平政委去中條山開闢根據地。途中可以說是險象環生,差點遭遇不測,還好劉忠妻子伍蘭英機靈,發現了異常,連夜離開,當時劉忠護送着鄧小平多走的是山路,人跡罕至,輾轉了半個多月,才安全到達根據地。到了根據地,鄧小平稱讚他護駕有功。解放戰爭中,劉忠敢打敢拼,能征善戰,早已成了虎將“十軍長”之一。

開國中將,千里尋母

1955年,參加抗戰的將軍,根據軍功授予軍銜,劉忠被授予了中將軍銜。按劉忠的資歷和功勳,授上將軍銜也是受之無愧的,只是老將軍虛懷若谷,覺得自己當個中將就很好了。劉忠將軍少小離家,外出謀生當泥瓦匠,後來參加革命,一生南征北戰,根本沒有時間回到家鄉看望自己的老母親。1956年,劉忠就一直派警衛員打探老母親的消息。警衛員到了劉忠的家鄉,由於對當地不熟悉,就開始找人打聽。警衛員在村口看着一個白髮蒼蒼,瘦弱駝背的農村乞丐,正在乞討。警衛員上前問道:“大娘,你知道劉永燦家怎麼走嗎”,劉永燦是劉忠將軍的曾用名。老婦一聽這三個字,眼中含淚,不禁嚎啕大哭,後來警衛員才知道是劉忠的母親。當劉忠回到家鄉之時,兩人分別多年,曾經的母親已經變得白髮蒼蒼。看着母親滿頭白髮,劉忠將軍的心中五味雜陳,對自己這些年沒在母親身邊盡孝很是難受。於是,劉忠就把老母接到了自己的身邊,照顧老母左右,可老母親在農村生活慣了,加上劉忠的工作太忙,自己待在他身邊,會讓劉忠分心,老母親便決定回老家,劉忠雖不願意,但是母親心意已決,萬般無奈之下,只能把老母親送回家中,請人代爲照顧。自古忠孝難以兩全,在戰爭年代,劉忠將軍爲了革命,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他把自己的一生全奉獻給了革命和人民。2002年,劉忠將軍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