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真的有用吗?对于修行而言,渐进和顿悟,哪一种真正可行?

首先说一下开悟,所谓的开悟,就是指开启智慧,悟透真理,而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开悟,实际上已经成为禅宗的专属概念,指的是明心见性。

我前两天写了一篇关于神秀和慧能的文章,也就是真正的修行应该渐进还是顿悟,我大致看了一下,读者的评论也是分两方面。

很多人觉得惠能是禅宗六祖,当然更胜一筹,所以不需要人为的刻意修行,或者说就应直接回归到菩提自性上,而不需要在相上执着,应该直接回归到佛性上去安住。

但是呢,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当今的这种实际情况中,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来正本溯源的强调一下。

首先,把神秀和慧能比较一番,并不是强调他们两个人在境界上的高低,实际上境界没有高低,修行也没有高下,只不过他们的方法的的确确是适合不同的人群。

我所强调的主要是,你如果不按神秀的方法,如果不能按照次第渐进修行,即便你有慧能那样的上等智慧,也是没有用的,即便开悟也是没用,你最终还是不能自主,你也不能完全解脱。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禅宗尤其是慧能这一派,讲究的是顿悟成佛,可以不坐禅,甚至不念佛,不拜佛,完完全全破除一切执念,当下顿悟,当下成佛。

通俗一点说,你立刻、马上回归你的本心,你也不需要念佛,也压根没有什么佛,如六祖慧能所言,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说得再直白一点,你不添乱就行了,然后你自然就回到本质状态了,也就是成佛了。

那么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回到本真状态,只能说你不添乱,你不造新业,但是你过去所造诸业,会牵引你,让你不由自主,也就是说,很多时候你想不添乱是不可能的,你想平平静静的生活也是不可能的。

这就像你欠别人钱,没有还清,你说我没事了,我从此开始新生活,我打算好好做人,但是那些债主是不会放过你的,他会不停的找你麻烦,不停的上门讨债的,你想清静,你清静不了,这就叫做“树欲静而风不止”。

所以业障没有清除之前,你顿悟是没有用的,即便你常住如来臧,你也是会受业力牵引,变成阿赖耶识而继续造业的,你是无法自主的。

佛家常讲“万法皆空”,但是万法皆空很少有人正确理解。

万法皆空的真正含义是:万事万物没有自我实体,不能自我主宰,它只能任由业力牵引,所以说业力才是这个宇宙的最高秩序,是最高法则,佛性也不能超越。

我们知道,就连佛陀也不能改变定业,他的家族因为过去世所造之业,佛陀也拯救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的族人被灭族,是没办法的事情。

那么也就是说,即便修行到了这个地步,像慧能一样开悟了,甚至如佛祖般明心见性,如果你的业障没有消除,也是枉然,一点用没有,还是不能自主,所以佛祖在《金刚经》里面对须菩提说,“我于往昔”,曾经被人“节节支解”,你若讲究顿悟,悟的过佛祖?

所以说,还是要根据神秀的这个修行方法,老实念佛,专心修行,先把自身的业障拔除干净才行。然后再从心性上顿悟,拨云见日,发现本心。

就像一个人,你如果肉里面扎了一根刺,你说我要快快乐乐的工作,开开心心的生活,你做得到吗?这根刺还在你的肉里面,让你不得安生,你只有先把这个刺拔出之后,你才能好好的生活,这道理是一样的。

我们通过“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切切实实把自己的业障清除掉,把负能量抵消掉,才有可能回归到正确的人生轨道,开启幸福人生。

这就好像,有一个物体,受到一种作用力,如果没有任何阻力,它就会永远按着这个作用力运动下去。

同样,我们过去承受业力,现在将来都一样会承受,这个业力如果不通过修行,是不可能消失的,正所谓,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那么你说,你就算回归本心,明心见性,你自身的业力没有消除,有什么用?还不是按照业力的牵引,不得自由?

除非,我们给作用力添加阻力,也就是说,用修行而产生的正能量来抵消业力制造的负能量,我们才能真正的清静无为。

按照南派禅宗的做法,当下你可以暂时的把自己封闭起来,但是并不可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也就不是究竟的法门。

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里面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强调没有分别心,“不贰即佛”,就能够顿悟成佛,而实际情况呢?

据《六祖坛经》记载,慧能得到五祖衣钵之后,其他的弟子门人纷纷前来抢夺,那么慧能呢,一路急急慌慌逃走,虽然有惊无险,却也是各种躲藏,各种保全,甚至隐姓埋名,一连十五年。

如果他真正的按照这种“不贰即佛”的心性去做,能够不起分别心的话,那么这衣钵被人拿去,和在自己手中,又有何分别?他不会去采取逃跑回避的方式。

也就是说,现实摆在那里,遇到这种厉害关系,即便如开悟之后的慧能大师,他一样如俗人般,是会计较得失,还是会起分别心,还是会做权衡,不可能完全顺应自然。

在世俗当中,顿悟成佛,在心性上境界上可以达到,但是遇到业障现前,一下子就乱了,实际上做不到。

但是修行就不一样了,修行可以做到什么呢?可以做到拔除业障,积累福报,业障除了,福报多了,就没有人来追杀你,没有人和你抢衣钵,而不是在别人追杀你的时候,各种躲藏和逃跑。

而佛所亲证的四圣谛,八正道,是从根本是上解决人生问题的“沧桑正道”,虽然艰难辛苦,却是无可回避的唯一坦途。

想要特别强调的是,慧能大师是一位了悟自性的祖师,对于慧能大师,我们不能贬低质疑,禅宗的真正意义,其实就是让我们明心见性,找回生命的本真,通俗的说,净化灵魂,提升自己的生命层次,以轻松洒脱的心态面对俗世的繁华或者荒芜,我否定对于禅宗的执着,并不否定禅宗的义理,实际上,我们对于一切法,应该既不取,亦不舍,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最后,以禅宗的四句话作为本文结束——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愿大家都可以明心见性,也能够坚持次第修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