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悟真的有用嗎?對於修行而言,漸進和頓悟,哪一種真正可行?

首先說一下開悟,所謂的開悟,就是指開啓智慧,悟透真理,而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開悟,實際上已經成爲禪宗的專屬概念,指的是明心見性。

我前兩天寫了一篇關於神秀和慧能的文章,也就是真正的修行應該漸進還是頓悟,我大致看了一下,讀者的評論也是分兩方面。

很多人覺得惠能是禪宗六祖,當然更勝一籌,所以不需要人爲的刻意修行,或者說就應直接回歸到菩提自性上,而不需要在相上執着,應該直接回歸到佛性上去安住。

但是呢,在現實生活中,在我們當今的這種實際情況中,我覺得還是有必要來正本溯源的強調一下。

首先,把神秀和慧能比較一番,並不是強調他們兩個人在境界上的高低,實際上境界沒有高低,修行也沒有高下,只不過他們的方法的的確確是適合不同的人羣。

我所強調的主要是,你如果不按神秀的方法,如果不能按照次第漸進修行,即便你有慧能那樣的上等智慧,也是沒有用的,即便開悟也是沒用,你最終還是不能自主,你也不能完全解脫。

爲什麼這麼說呢?

其實禪宗尤其是慧能這一派,講究的是頓悟成佛,可以不坐禪,甚至不念佛,不拜佛,完完全全破除一切執念,當下頓悟,當下成佛。

通俗一點說,你立刻、馬上回歸你的本心,你也不需要念佛,也壓根沒有什麼佛,如六祖慧能所言,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

說得再直白一點,你不添亂就行了,然後你自然就回到本質狀態了,也就是成佛了。

那麼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回到本真狀態,只能說你不添亂,你不造新業,但是你過去所造諸業,會牽引你,讓你不由自主,也就是說,很多時候你想不添亂是不可能的,你想平平靜靜的生活也是不可能的。

這就像你欠別人錢,沒有還清,你說我沒事了,我從此開始新生活,我打算好好做人,但是那些債主是不會放過你的,他會不停的找你麻煩,不停的上門討債的,你想清靜,你清靜不了,這就叫做“樹欲靜而風不止”。

所以業障沒有清除之前,你頓悟是沒有用的,即便你常住如來臧,你也是會受業力牽引,變成阿賴耶識而繼續造業的,你是無法自主的。

佛家常講“萬法皆空”,但是萬法皆空很少有人正確理解。

萬法皆空的真正含義是:萬事萬物沒有自我實體,不能自我主宰,它只能任由業力牽引,所以說業力纔是這個宇宙的最高秩序,是最高法則,佛性也不能超越。

我們知道,就連佛陀也不能改變定業,他的家族因爲過去世所造之業,佛陀也拯救不了,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他的族人被滅族,是沒辦法的事情。

那麼也就是說,即便修行到了這個地步,像慧能一樣開悟了,甚至如佛祖般明心見性,如果你的業障沒有消除,也是枉然,一點用沒有,還是不能自主,所以佛祖在《金剛經》裏面對須菩提說,“我於往昔”,曾經被人“節節支解”,你若講究頓悟,悟的過佛祖?

所以說,還是要根據神秀的這個修行方法,老實唸佛,專心修行,先把自身的業障拔除乾淨纔行。然後再從心性上頓悟,撥雲見日,發現本心。

就像一個人,你如果肉裏面紮了一根刺,你說我要快快樂樂的工作,開開心心的生活,你做得到嗎?這根刺還在你的肉裏面,讓你不得安生,你只有先把這個刺拔出之後,你才能好好的生活,這道理是一樣的。

我們通過“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切切實實把自己的業障清除掉,把負能量抵消掉,纔有可能迴歸到正確的人生軌道,開啓幸福人生。

這就好像,有一個物體,受到一種作用力,如果沒有任何阻力,它就會永遠按着這個作用力運動下去。

同樣,我們過去承受業力,現在將來都一樣會承受,這個業力如果不通過修行,是不可能消失的,正所謂,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那麼你說,你就算迴歸本心,明心見性,你自身的業力沒有消除,有什麼用?還不是按照業力的牽引,不得自由?

除非,我們給作用力添加阻力,也就是說,用修行而產生的正能量來抵消業力製造的負能量,我們才能真正的清靜無爲。

按照南派禪宗的做法,當下你可以暫時的把自己封閉起來,但是並不可能解決根本的問題,也就不是究竟的法門。

慧能大師在六祖壇經裏面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強調沒有分別心,“不貳即佛”,就能夠頓悟成佛,而實際情況呢?

據《六祖壇經》記載,慧能得到五祖衣鉢之後,其他的弟子門人紛紛前來搶奪,那麼慧能呢,一路急急慌慌逃走,雖然有驚無險,卻也是各種躲藏,各種保全,甚至隱姓埋名,一連十五年。

如果他真正的按照這種“不貳即佛”的心性去做,能夠不起分別心的話,那麼這衣鉢被人拿去,和在自己手中,又有何分別?他不會去採取逃跑回避的方式。

也就是說,現實擺在那裏,遇到這種厲害關係,即便如開悟之後的慧能大師,他一樣如俗人般,是會計較得失,還是會起分別心,還是會做權衡,不可能完全順應自然。

在世俗當中,頓悟成佛,在心性上境界上可以達到,但是遇到業障現前,一下子就亂了,實際上做不到。

但是修行就不一樣了,修行可以做到什麼呢?可以做到拔除業障,積累福報,業障除了,福報多了,就沒有人來追殺你,沒有人和你搶衣鉢,而不是在別人追殺你的時候,各種躲藏和逃跑。

而佛所親證的四聖諦,八正道,是從根本是上解決人生問題的“滄桑正道”,雖然艱難辛苦,卻是無可迴避的唯一坦途。

想要特別強調的是,慧能大師是一位了悟自性的祖師,對於慧能大師,我們不能貶低質疑,禪宗的真正意義,其實就是讓我們明心見性,找回生命的本真,通俗的說,淨化靈魂,提升自己的生命層次,以輕鬆灑脫的心態面對俗世的繁華或者荒蕪,我否定對於禪宗的執着,並不否定禪宗的義理,實際上,我們對於一切法,應該既不取,亦不捨,這纔是真正的修行。

最後,以禪宗的四句話作爲本文結束——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願大家都可以明心見性,也能夠堅持次第修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