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老子《道德经》:“不敢为天下先”,为什么可以“成器长”?

这里是悦读国学,这一节内容,我们来逐字逐句学习老子道德经的67章。

好,先来看第一句: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这里面有一个词,是“我道”。

我,《道德经》之中,老子以得道者的立场和角度,来阐明观点的时候,就会用到“我”。比如:“我无为,而民自化”,“众人查查,我独闷闷”等等,这两句当中的我,指的都不是老子本人,而是依道而行的人。或者说,是得道者。

同样,下面的“我有三宝” 也是一样的。

我道,也就是得道者所秉持的大道。

天下皆谓我道大,意思是说,天下人都说道这个概念太过于宏大抽象。

接下来,似不肖。似,好像,肖,不像,那么似不肖,就是说,好像可以感觉到,但是呢,又的确没有什么具体事物和它相像。或者说,不能用具体的事物来比拟。

也就是说,道给人的感觉就是似是而非,不能形象化的用某一样具体的事物来描述。

夫唯大,故似不肖。

正因为道宏大抽象,所以没有任何具体的事物和它相似,也就是说,不能用任何具体的事物来比拟大道的这些特性,不能用任何具体的事物来比喻和描述大道。

因为你一描述,本来宏大抽象的道,就变成了具体的事物,就有了形象,就可以名说,本来无色无相无名,就变成了有色有相有名。

有了形象,就有了局限,那么也就谈不上宏大,有了形象,当然就谈不上抽象,所以呢,也就不再是客观存在的道,而变成了我们主观上的认知了,所以呢,老子第一章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如果和某一样具体的事物相似,那么时间久了,大道也就会变成细小之物了。

这个怎么理解呢?如果道会和某一样具体的事物相似,那么就变得可以感知,既然可以感知了,就谈不上宏大;具体化了,就谈不上抽象。久而久之呢,我们既可以感知,也可以描述,那么大道也就成为有形有相之物,而一旦有了名相,就具有了局限性。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我,并不是指老子本人,在道德经里面,我和吾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这句话里面的“吾”,就是指老子本人,意思是说,我的观点,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实行,而“我有三宝”的“我”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得道者,我有三宝,持而保之,就是说,得道者有三件宝物,坚持保有着,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一就是心怀慈爱,第二是收敛节制,第三是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

慈故能勇。什么意思呢?心怀慈爱才能坚定而无畏,这个怎么理解?很简单,比如说一个母亲,她看上去弱不禁风,但是当她的子女遇到危险的时候呢,会奋不顾身的去保护她的孩子,因为心怀慈爱,她才有了坚定而不会退缩,无畏而刚强的这种力量。

再比如,老鹰捉小鸡,老母鸡为了保护小鸡,它会无所畏惧的和老鹰做殊死搏斗,就是因为慈爱给了它这种无畏的力量。

俭故能广,意思是说,只有收敛节制才能前景广大,或者说,收敛节制可以拥有更多,换言之,你只有收敛节制,才能积蓄福报,得到更多,

俭,不仅仅是节省,更多的含义着重于收敛,节制。

于自身,能够敛藏锋芒,爱惜财力精力;于为人,不过度,不张扬,适可而止,留有余地,这样,前路越来越广,拥有会越来越多。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是什么意思呢?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说,不会处处抢先,唯恐落于人后。

成器长。《易经》有云:形而下者谓之器。器,代表的就是事物,“长”的意思是领袖、领导,那么“不敢为天下先”,为什么反而可以成为领袖呢?

就是因为,你不敢为天下,不会处处首先考虑自己,你首先考虑别人的利益不受损害,那么,别人才会推举你,拥戴你;反过来,如果你处处都在谋私,都在和别人争争抢抢,别人只会厌恶你、排斥你,想尽办法阻止你,更不要说拥护你,敬重你了,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上面,慈故能勇,慈是本源,勇是表现;俭故能广,俭是本源,广是表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不敢为天下先”是本源,“成器长”是表现。而接下来,老子说: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

意思是说:现在,如果舍弃慈爱而一味追求勇猛,舍弃收敛而一味扩张,舍弃谦让而一味抢先,就是舍弃本源而追求表现,就会陷入绝境。

这其中的道理,我打一个比方,就比如说,我有了钱,才能有买东西的能力,但是如果我只一味的热衷消费,而不考虑收入,那么很快会破产。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慈爱之心,用于出战可以获胜,用于守卫,更加坚固 ,上天将要救助人们,就会以慈爱来守卫他们。

总结——本章,老子继续阐述天道与人道的区别,天道有三宝:慈爱,节制和谦让;而人道往往注重勇武,追求丰富,喜欢扩展,争先恐后,不甘示弱,但是这些都是人道的一厢情愿。

遵循天道,可以无往不利;听凭人道,则往往陷入绝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