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爲鑑。

中國人過年時年味最濃的兩天當屬除夕和大年初一,而除夕又是闔家團圓共享天倫之樂的好日子,從古至今就流傳下來了不少獨特的除夕習俗。

在清代人富察敦崇撰寫的當時北京民俗著作《燕京歲時記》中就記載了老北京十大春節習俗。

一、度歲

在臘月三十這一天,一些有錢人家要在宗祠中懸掛祖先畫像,祭拜祖先。等到黃昏之後,全家準備在一起喫喫喝喝歡度除夕。

古人雖然沒有春節聯歡晚會可以看,但是遊戲玩樂的手段並不少,書中記載在除夕晚上,各家“酒漿羅列,燈燭輝煌,婦女兒童皆擲骰鬥葉以爲樂。”

大人們喝酒聊天,婦女孩子們擲骰子、打牌等玩樂,就等着子時一到開始放鞭炮過年。

圖注:乾隆皇帝雪景行樂圖軸,在圖中可以看到童子鋪麻稈、放鞭炮、焚香等習俗

二、踩歲

在除夕晚上,一般人家都要準備芝麻桿,將芝麻桿從屋子門口鋪到大門口,甚至鋪滿整院子的。

然後小孩子們在院子裏亂跑玩樂,踩得芝麻桿噼啪作響,這就叫做“踩歲”。

三、年飯

在除夕這天,還要準備年飯,只不過這個年飯是給祖先享用的,要用金銀米壘成高高一碗年飯,上面還要插上松柏枝、金錢、大棗、龍眼、栗子、香枝等等。

這個年飯要從除夕一直襬到破五之後,算過完年了,纔會收去。

四、唐花

唐花也叫堂花,據傳是唐朝時期就有的一種做法。在夏秋時期,把牡丹、梅花等用特殊的工藝處理後,花的顏色和香味都得以保存,專門在春節時期販賣。

一般家庭也都會選購牡丹、梅花、迎春花等不同的花擺放在廳堂之中,所以稱之爲堂花。

五、藏香

藏香就是西藏製造的香,西藏製造的香據說香味濃郁,是香中的極品。每逢除夕,一些富貴人家一整夜都在焚燒藏香,到第二天就算是各個屋子的角落之中,都能聞到撲鼻的香氣。

六、搖錢樹

搖錢樹和現在的聖誕樹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選擇較大、形狀較好的松柏樹枝,插在花瓶中。然後再樹上點綴以銅錢、元寶、石榴花等等,稱之爲搖錢樹。

寓意新的一年財源滾滾。

七、壓歲錢

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通俗意義上的長輩賜給晚輩的零花錢,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壓歲錢。

另一種壓歲錢是指把銅錢用彩繩編織成龍形,然後把這個龍形的錢放置在牀腳,這個纔是正兒八經的“壓歲錢”。

八、紅票兒

紅票兒是當時的人去錢莊取錢的帖子的稱謂,到了除夕的時候,富貴人家就要拿一些銀子去錢莊換成銅錢,這個取錢的帖子都要用紅紙或者彩紙書寫,然後專門稱之爲紅票兒,就是取一個吉祥如意的涵義。

九、掛千

掛千就是寫滿吉祥語的紅紙,一般都有一尺左右長,粘在大門前面。有些掛千上面繪製有八仙等仙人形象的,一般就是信佛的人所懸掛在門口的。

燕京歲時記中對於掛千專門指出,這個是普通百姓過年的時候懸掛的很多,但是世家大族一般不用掛千。

除了百姓家掛的普通掛千,還有三寸長的黃紙掛千,一寸長的紅紙掛千,都被稱爲小掛千。這種一般是做生意的人家所張貼。

十、天地桌

在除夕這天,各家都要準備一條長桌放置在中庭,在長桌上供着一張繪有諸天神佛全圖的“百分”,在這張諸天神佛像之前還要供着各類果品糕點,

一般都有蜜餞、水果、乾果、饅頭、素菜、年糕、石榴、元寶等等。

天地桌在春節接神的時候焚化“百分”,然後一直上香祭拜,直到正月十五纔算結束

上面這十大除夕習俗是古人記載的清代北京城裏的習俗,隨着時代的變化發展,一些習俗已經不適合現代人,同時,一些除夕習俗流傳至今,在全國各地還有其他一些不同的除夕風俗。

但是不論地域,不論古今,這些習俗中寄託的都是普通百姓對於家庭團聚的希望,對於新一年幸福生活的嚮往。

最後,以史爲鑑給大家推薦一套央視春晚指定禮物,如意福牛碗套裝。

這套福牛碗是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王衛紅教授設計,在幾十套方案中脫穎而出,全球限量20萬套,每套都有獨一無二的收藏證書和新年賀卡。

整套福牛碗選用複雜的工藝流程,每隻福牛碗需要六道工序,5次高溫燒製,手工貼畫、鑲金,共計116個小時才能成功燒製,成品瓷可以說是百裏挑一,現在點擊下方鏈接即可購買。

最後以史爲鑑祝大家新年快樂,闔家幸福,2021牛!牛!牛!

文/以史爲鑑

圖/網絡

參考資料/《燕京歲時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