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解放战争已经进入到了第三年,此时的战场形势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解放军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1946年时,解放军主要奉行的是战略防御的政策,面对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只能够在夹缝中求生存,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许多重要的战略要地落入了国民党手中。但是我军在作战中十分得当,始终奉行运动战、歼灭战,歼灭了敌人大量的有生力量,挫败了敌人对我我军的多次全面进攻。1947年,国民党又对解放区进行了几次重点进攻,但均遭到了失败。而随着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使得整个战争的局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军由战略防守转变成战略进攻,开始向国民党统治区域造成威胁。

又过了一年之后,到了1948年5月份,此时我军已经在许多战役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部队的队伍也在不断的壮大,已经有了可以和敌人展开决战的条件。虽然国民党军遭受了非常大的挫折,但其还有许许多多的精锐部队盘踞在江南地区,没有受到根本性的损伤,战争的局势仍然不够明朗。对解放军来说,需要进行几场大型战役才能够根本上解决问题。

经过解放军高层首长的研究决定,要在中原地区集中几十万兵力,和敌人打几次大型的歼灭战。为了确保成功,首长甚至向粟裕司令员下达了军令状,让其在半年的时间,在中原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精锐部队数个师旅。从而将中原的占据优势牢牢掌握在我军手中,为下一步向南方进军做好打算。

这几个月时间,对于粟裕司令员也是非常大的压力,因为他也知道他的责任有多重,他的一举一动可能决定这场战争的未来走向。然而战局的发展出乎了所有人包括粟裕本人的预料,从1948年5月到1949年4月渡江战役开始之前,粟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指挥部队消灭了国民党军近60个师旅的部队,几乎将蒋介石的嫡系王牌部队给全部歼灭,不仅超额几倍完成了任务,而且真正的动摇了蒋介石赖以统治的根本,解放战争国民党败局已定。

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粟裕共指挥了三场大型战役,分别是济南战役、豫东战役和淮海战役。尤其是淮海战役,解放军以少胜多,60万对阵国民党军80万人,共歼灭国民党军五十五万余人。相比较于二战苏德战场上库尔斯克会战和莫斯科保卫战,这两场战斗都歼灭了德军近50万人,而淮海战役的战果比这两场大战役还要大。就连斯大林都感到非常的惊讶,他在笔记本上写道:真是奇迹!

淮海战役,我军60万人由华野和部分中野部队所构成,武器装备几乎为小米加步枪,缺乏大规模作战所需要的重武器,更别提坦克、飞机、汽车等等。国民党方面则是出动了自己在华东中原地区的大批精锐,80万人几乎都是用钢铁包裹起来的,飞机、大炮、坦克一应俱全,现代化战争的条件应有尽有。然而最后还是一败涂地,其原因不得不令人发自深省,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国民党不得人心虽然说解放军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在后勤补给方面却有着近百万的民工帮忙运送伤员、补充武器弹药物资,因此淮海战役也被戏称为小独轮车推出来的胜利。国民党方面反内战的呼声是一天比一天响,物价飞涨,生活基本都难以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每况愈下,很多人甚至在一夜之间平白无故的破产,国统区统治局势已经趋于崩溃。

2.指挥不力

淮海战役国军始终没有形成非常有效的指挥系统。此为蒋介石还特别喜欢越级指挥,瞎操作、瞎干预,将大好的战机白白送到了解放军的手中。

3.士兵士气不足

国军部队的凝聚力不够,遇到挫折时往往就会一触即溃,很多人只是为了混口饭吃而打仗,没有真正的信仰。就连许多国民党军官也戏谑,为什么他们的士兵跑到了解放军那边就变成了嗷嗷叫的野狼。

不得不说,淮海战役在整个世界战争史上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数的历史爱好者和历史学家时至今日也在一直研究这段历史,寻求新的发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