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農曆新年,絕對是中國人最爲重要的一天。

而春節也擁有着漫長的發展歷程,在過程當中,融合了各種不同的傳說和寓意。也正因爲如此,大家對於春節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

在蘋果公司推出的新春短片裏,遊品看到了對於中國年的不同解讀。

在蘋果新春短片《阿年》當中,年獸和人類建立了相互信任的關係,甚至還被邀請到人類家中一起喫年夜飯。也就因爲這樣的設定,引發了大家的討論。

年獸的形象還是其次,而年獸是善良還是邪惡?這一點纔是關鍵。

在中國關於年的傳說也有着不同的版本,其一是說,古時候有一種怪獸名叫“夕”,在年末時出來爲禍人間,名叫“年”的神仙消滅了“夕”,使用的是紅綢以及在火中燃燒的竹竿。

因此,過年前的這一天就被稱爲“除夕”,而“年”所使用的紅綢和燃燒的竹竿也演變成了我們所貼的對聯和鞭炮。

另外一種傳說當中,“年”就成爲了年獸的名字,而人類也同樣是爲了驅趕年獸而燃放鞭炮。

這些關於年的傳說,其實一直都流傳着,只是因爲時間久遠,很多人已經開始不那麼關注。同時,因爲目前城市內已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這種傳統的驅趕“年”的方式,也漸漸變得少了。

根據相關規定,重慶市繞城高速公路以內區域(含繞城高速公路)不能燃放,其他大部分區縣也都規定,在城區範圍內不能燃放。

在蘋果對於中國年的理解當中,卻並不是這樣。

短片當中,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每年放這些煙火,真的是爲了趕走這些怪物嗎?還是爲了照亮山那邊,那些我們想去的地方。”

這樣的解讀,就將年獸的形象完全顛覆了。

給大家分享一部分讀者的評論,從中能夠發現一些共性。

@熊貓頭:把“年”請進家門,我願稱你爲最強,改編不是瞎編,求求你瞭解一下中國文化再來吧!

@勺子:這短片,在我看來挺離譜的,是有年獸,但年獸完全就變成了吉祥物一般,失去了其本來存在的意義。

@寶塔鎮河妖:“驅趕年獸”不是過年的內核所在,過年真正的內核不應該是迎接新年新氣象嗎?

@Kylo:這就真接受不了,年在中國傳說裏是一種怪獸,把怪獸請進家喫飯我是沒想到的,喫什麼,喫你嗎?

從這部分評論當中,我們能夠發現,大家對於將年獸帶回家是很難以理解的。這一點和傳說有着非常大的差異,因此大家的反應纔會如此強烈。

蘋果是一家來自美國的公司,新春短片也帶有品牌宣傳的意味。此前,邀請中國導演賈樟柯以及陳可辛拍攝的短片,都是現實題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發大家的共鳴。

而2020年拍攝的《女兒》,雖然還是中國的家庭故事,並且依然在咱們重慶取景,可是導演變成了外國人,在遊品看來,整體的劇情就顯得有些尷尬。

而2021年的新春短片,變成了超現實題材,對年獸這一形象進行了大膽的顛覆,很難說這樣的創作思路究竟對不對。

節日存在着形式與內核兩者的統一,端午節的糉子,中秋節的月餅,其中的糉子和月餅就是外在形式,而端午和中秋都有着自身的節日內核。

但是,糉子和月餅這樣的外在形式並不應該被捨棄,這可能是很多人的底線。內核固然重要,但是形式沒有了,這些內核極有可能被同質化。

牛年到了,願大家都能夠過一個溫暖的新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