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風知勁草!

世界動盪中,最大的確定性,就是做多中國!

最近,聯合國發佈《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稱,儘管去年全球暴發疫情,2020年中國吸收外資逆勢增長4%,達到1630億美元,超過美國,成爲全球最大的外資流入國。

其中,高科技領域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11%,跨境併購增長54%,主要集中在信息和通訊技術以及醫藥行業。

而相比之下,流入英國、意大利、俄羅斯、德國、巴西和美國的外國直接投資急劇下降。

2020年流入美國的外資,更是下降49%,降至1340億美元,被中國一舉超越。

這真是一場史詩般的大逆轉,要知道,幾十年來,美國一直是海外企業投資的首選目的地,現在這一年度冠軍,居然換成了中國!

這說明,艱難時世,全球企業家和投資家都將中國,看成全球經濟的避風港,堅定地做多中國。

回想年初,中國還一片慘淡,活在外媒眼中的“切爾諾貝利”時刻,不少人幸災樂禍,甚至蠢蠢欲動,想要取代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

美國前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公開宣稱:新冠疫情將有助於製造業和工作迴流美國!

回想當時,印度交通部長加德卡里曾直言不諱地表示:疫情過後,中國的全球工廠地位將被削弱,印度會吸引更多投資。

莫迪政府更是雄心勃勃地劃出46萬公頃土地,提供給那些想要從中國遷到印度的美日歐企業。

然而,故事的情節,並沒有按他們期待的方向發展,反而上演了好萊塢也想象不到的大反轉!

看吧,衆多西方公司,正在向快速增長的中國經濟注入資源。

沃爾瑪表示未來5年將在武漢投資30億元人民幣;特斯拉正在擴大上海工廠的產能,並打算再成立一個研究中心;迪士尼公司計劃在上海迪士尼樂園建設一個新的主題園區……

高盛集團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的半導體設備、材料以及醫療保健領域的大多數企業,也在擴大中國的生產。”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最新調查也顯示:

有83%的美國企業將中國定位爲其全球戰略的首要或優先地區;有98%的美國企業基於在中國發展的優勢不準備將生產線移除中國;有75%的企業表示未來一年內,在中國的資源投入將繼續加大,同時僱員數量和新產品的推出也將繼續增加。

看吧,2020年,除了實體投資外,外資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投資,也在不斷加碼。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2020年,外國投資者配置了價值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的中國股票和債券,2020年也被外媒稱作是中國資本市場全面爆發的年份。

世界頭號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里奧一直強烈看好中國,他曾高調宣佈,“不投資中國非常危險”。

與巴菲特、索羅斯齊名的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也表示,“相比美股,更看好A股,將持有更多的中國股票。

看吧,一些西方媒體,終於心態複雜地承認:2020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爲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這表明“一些外企正在放棄對美國的投資,轉而在中國押下重注”。

CNN表示:在中國經濟復甦勢頭加快的同時,世界其他地區經濟開始顯得越發不穩定,外國公司轉爲向中國投入更多資金。

《華爾街日報》則感嘆道:此前有分析認爲,外國企業試圖減少在供應鏈環節對中國的嚴重依賴,但外商在華投資的韌性與該預期恰恰相反。

的確,市場纔是最終的主導者,無論一些美國政客怎麼折騰,中國經濟、中國製造就是這麼頑強堅韌、這麼生機勃勃,他們除了目瞪口呆,又能有什麼辦法?

什麼叫形勢比人強!這就是啊!

爲什麼說形勢比人強?

理論總是灰色的,講個案例吧。

前短時間,著名餐飲必勝客突然宣佈:永久關閉美國300家門店,剩餘927家門店也將出售。

聽到這個消息,很多中國人估計會覺得很惋惜:這麼好的一家店,不是在中國搞得紅紅火火的嗎?怎麼說關閉就關閉了?

其實,對喜歡喫必勝客的中國粉絲來說,根本不必難過:和美國不同,必勝客在中國的門店,並沒有關閉,不僅不關閉,而且還會進一步擴張!

據必勝客中國表示,儘管疫情給餐飲業帶來了負面影響,但是公司仍然看好中國市場的前景,今後一段時間,將在中國新開800~850家門店的目標。

在美國關店的必勝客,在中國,卻仍在持續擴張!

從這些情況來看,資本的確不是傻子,他們不會盲目跟從政客的忽悠,他們有自己的邏輯。

1、想想吧,當其他國家出現了大面積停工,中國這個曾經全球最多感染的地方,現在已經變成了世界新冠疫情中,最安全的地方,這意味着什麼?

很簡單,這意味着,中國這片土地,是世界上生產能力最穩定的地區,也是現階段投資的避風港,安全性和確定性屬全球翹楚!

中國的產能有多厲害?這是停在連雲港,等待出口的汽車:

這是上海洋山港等待發運的集裝箱:

此情此景,恐怕也只有二戰時的美國,可堪比擬。

▲青島港5G全自動無人碼頭(視頻來源:國資小新)

正所謂禍福相倚,得失相易!

你一定不會忘記這一幕:2020年1月7日,總投資達500億元人民幣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項目建成投產,第一批國產版Model3正式交付,ModelY項目也開始啓動。

在投產儀式上,抑制不住喜悅的馬斯克跳起舞來。

能讓馬斯克跳舞的,恐怕也只有中國,因爲,正是中國奇蹟般的建設速度,讓特斯拉擺脫了產能地獄,起死回生

中國在疫情控制上所取得的成就,客觀上增加了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的信心,跨國企業並沒有像當初特朗普鼓吹的那樣撤離中國,反而進一步湧向了中國市場!

連《紐約日報》卻無奈地感嘆:

“中國企業已捲土重來。”

2、更何況,中國還有一個王牌,那就是中國龐大的市場。

要知道,在今天這樣一個產能過剩的時代,龐大的中國市場是最稀缺的資源,沒有一個國家經濟,可以離開中國市場獨善其身!

資本主義的邏輯,就是不斷擴張,不擴張,資本就會死亡,這決定了資本主義世界最稀缺的,不是資本,也不是技術,而是消費市場,是消費者!

很難理解嗎?那好吧,請想想,必勝客爲什麼要在中國擴大投資規模?很簡單,中國有市場,有人願意消費必勝客的快餐。

其實,被中國市場“拯救”的,何止是必勝客,奔馳、寶馬、星巴克、耐克、斯凱奇、可口可樂、歐萊雅、強生等各個行業都在從中國受益,他們無不表示:“只有中國市場才靠得住”,

數據表明,2020年,BBA三大豪車品牌在華銷量均實現大幅增長,現在,奔馳在全球每賣3輛車,就有1輛出自中國;德國《商報》甚至稱,“中國再度成爲德國車企的拯救者!”

2020年,飽受疫情衝擊的星巴克,全球業績出現10年來最大虧損,卻在中國市場實現了快速恢復和增長。自9月起,星巴克中國的同店銷售額已重回增長通道,第三季度營收環比上漲了46.9%。

此外,在全球銷量嚴重下滑的情況下,可口可樂2020年第二季度在中國增長14%;耐克2021財年第二財季同比增長24%;歐萊雅上半年在中國市場增長17.5%;強生第三季度也在中國市場取得了近17%的增長……

就連高高在上的奢侈品,也在中國市場面前,低下了高傲的頭顱。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場萎縮23%,但中國市場卻增長了48%。路威酩軒、古馳等全球頂級奢侈品公司,也在中國市場迎來了新一輪增長。

而這一切,纔剛剛開始:2020年11月29日,國家發改委表示,2020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超越美國,成爲全球最大的消費品零售市場。

中國那麼大的市場,我國中產階層人數已經趕上美國全部的人口了,他們又怎麼會放棄中國市場?

誰放棄中國的市場,誰就將被未來拋棄!

3、當然,如果說龐大市場是中國手裏握着的一張王牌,那麼,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則是我們王牌的王牌,是王中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說得很實在:搬遷並不是將各種設備打包裝箱,運到太平洋另一頭那麼簡單。相反,企業要爲此付出高昂的轉移生產的成本。

要知道,製造業供應鏈不是“鏈”,而是“網絡”,每一層上具有多個“節點”,上下兩層之間的“節點”縱橫交錯,盤根錯節。

你只有理解供應鏈網絡,才能真正理解中國製造。

比如,3000家打火機配件企業集聚一個小鎮,走一圈就完成生產,這種效率帶來的比較優勢,逐漸幹掉所有國家競爭對手,輸出全球80%的產量。

再比如,要製造一臺筆記本電腦,大概需要2000多個零部件,這就要求本地化幾百上千家零部件企業,從集成電路到液晶面板,從印刷線路板到機殼,能夠扎堆落戶,形成集羣,協同生產。

可以說,現在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在本國內即可完成研發、設計、生產、營銷等商業化的全部流程。

成熟的上下游供應鏈,路和碼頭也許可以花幾年造出來,但是建立完整的供應鏈起步10年。

再加上基礎設施、勞動力素質和成本等因素,少數產業的供應鏈外遷,短期內可能會發生,而整體供應鏈調整則耗時長、難度大、成本高,幾乎是無處可遷!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在2019年發佈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對世界經濟的依存度在相對下降,而世界對中國經濟的依存度在相對上升”。新冠疫情出現後,這樣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

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甜!

短期事件總是轉瞬即逝,只有其中蘊含的啓示永恆!

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一旦形成,就不會因爲短期內的政策行爲或個人意志而出現顛覆性的變化!

正如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有關人士所言,“在華外企需要減少對單一市場供應鏈的過度依賴,但他們發現更大的風險是失去中國市場”。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不久前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只有9.2%的日本企業表示正在或考慮將產能遷出中國,創下5年來最低水平。

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葛國瑞近日則表示,在該商會旗下近1000家美資企業中,有70%的受訪企業根本沒有遷出中國市場的計劃,商業將繼續是美中關係的壓艙石。

今天,中國出口持續快速增長,以及外資持續押注中國,都說明一個道理:聚精會神發展好自己,是戰勝一切外部挑戰、艱難險阻的關鍵!

一方面,我們要加快推動國內大循環,提振內需,做大我們的消費市場,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

與此同時,要穩住產業鏈,留住我們的企業,增加就業,從而增加內循環的需求和消費,打牢內需基本盤。

畢竟,任何一個強國,一定是國內大循環的經濟佔GDP的80%以上,國際循環的經濟佔20%以內。美國如此,德國、法國、英國、日本亦如此。

另一方面,在推動更深層次改革、促進內循環的同時,我們也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更高水平開放,畢竟,現在這個世界,哪一個國家更開放,哪一個國家纔是最後的贏者。

值得點讚的是,中國人很務實,該買買,該賣賣,美國人愛怎麼說怎麼說,莫迪愛怎麼講怎麼講,中國包容開放態度不會變,這是處變不驚,這是安然自若。

開放也是我們對付美國最有效的武器,只要中國開放,中美之間的矛盾,可以轉化成美國內部的矛盾。

我相信,後疫情時代,在外資紛紛加碼佈局中國的同時,中國成爲全球最大經濟體的那一天,或將加速到來。

我更相信,隨着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推進,無論一些西方政客怎樣折騰,世界經濟向亞洲東移的趨勢只會加速,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步伐,終將大踏步向前!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好戲纔剛剛上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