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孝王当政的时间其实不长,也就只有很短暂的三年而已。但是在燕孝王时代的天下,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情,其中最让人震惊的就是东周王室灭了。

这件事自然也跟西陲的秦国相关,只是此时的秦国已经不是当年被诸侯们视作边陲小国的诸侯了,此时之秦国已是战国七雄,在这七个强大诸侯国里面,真正逐鹿中原的不过二三,尤其是在燕孝王时代来看,燕国的地位反倒更像是当年的秦国,是真正的边陲。

此后之燕国是基本没有逐鹿过中原的,或许是本身对自身实力认识不够,或许是传统使然,燕国的注意力依然还是放在更为东北方向的地方。

近人王国良推论“ 燕筑北长城,不在燕王喜时,就在孝王末年”,大致从这里可以看出来,燕国之长城在燕孝王时期已经成型。此时之燕国既无南侵之野心,又无北拓之雄心,守成而已。

那么,燕国这种心态如何形成的呢?

时间如果可以倒流的话,燕孝王一定最想看到的是三十年前,也就是燕昭王时代。那才是燕国真正的盛世巅峰,也是燕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刻。燕国乐毅率领诸侯联军攻打齐国,齐国全境百分之九十以上土地都为燕国所占,齐国几乎就要亡国。对燕国而言,这个事件没有第二个。

可是即便是如此燕国也没有最终灭亡齐国,反而被齐国反攻,到手的大片疆土全数退还不说燕国还遭受诸侯国的猜忌,燕昭王而后数年之间,燕国即多年间遭受邻近赵齐等国之侵扰,甚至远在西陲的秦国也要对燕国有所觊觎。

对燕国人而言,这种转瞬之间即从巅峰跌入低谷的落差感,还有这种民间不过一代人就能见证的时代风云,或是让燕国全体国民都产生了某种错觉,那便是我大燕国还是不要逐鹿中原了,好好守护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也就好了,不要成天有什么幻想。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燕孝王对这句话或会有所感触,三十年前的燕国疆域扩展有两千多里,甚至燕昭王还在持续扩张。而至于燕孝王时,燕国则是只能以筑长城来防守北疆,更多的军力则是部署在西南方向,随时担忧的是赵、齐两国。

当然,赵国经历了长平之战,国力已极度衰微。齐国经历了当年的乐毅之战,国力也是大不如前。可是就算是如此,这两个国家与燕国相比,依然还是要强大的多,随时都会带兵侵扰燕国边境,以兵力逼迫燕国臣服。因此,燕国的目光,除了防守,也想要联盟。

此时东周天子是周赧王,这位天子有想法,只是有点自不量力。当大多数诸侯国对秦国之战略都转变为退让之时,周赧王居然要约合六国去攻打秦国。这样的军事行动,无疑不会被秦国所原谅。

燕孝王呢?居然听从了周赧王的号令,派遣了军队增援周赧王。本来周赧王的军事行动,不过是天子最后的尊严之战而已,就是要让天下诸侯认识到,天子还是敢于出战的。只是,燕孝王的派兵增援,就让秦国认识到,不管是天子还是诸侯,还是有很多残余的意识认为秦国是可对抗的。秦国会怎么做呢?那当然就是把这种想法完全抹灭,东周天子要战那就战,而且还要战得彻底,秦国直接派兵把东周灭掉。

没了天子的东周列国,还是列国吗?秦国眼中反正不是列国了,天下之国只有一个,那就是秦国。可怜的燕孝王没有认清现实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