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吐槽大会》里,张雨绮有一个吐槽,说是现在爱豆怕这怕那,“就是不怕没作品”。

关于“爱豆没作品”这件事,展开说说。许多年前,我也持此观点,但后来红老师纠正我的看法。她认为,我对“作品”的定义太狭隘了。她觉得,一张照片,一个可供粉丝二次创作的梗,这些也是偶像的作品。并非只有电影、电视剧、唱片,才叫做作品。只要能被粉丝消费的,就是作品——当然包括爱豆的人设,这就是爱豆最本质的作品了。

(延伸阅读:爱豆这种职业,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爱豆会被误读?【小樱乱弹秀】为什么蔡徐坤会遭到全网黑?)大概是五六年前,红老师跟我讲这个道理,我当时还蛮受冲击的。我记得我们是讨论TFBOYS的时候谈到这个的。可是,话说回来,我们都觉得易烊千玺可以,不就是因为《少年的你》吗?当你要脱离饭圈,你要去到公众视野,不还是因为被传统大众认知概念里面的作品吗?

对作品的认知被迭代,不仅在偶像身上,同样发生在其他地方。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觉得乐评人的作品,是什么?评论,是乐评人的作品。那么,我们聊起那些繁星闪耀时的乐评人,张晓舟有《死城漫游指南》,袁越有《穿过民间的叛逆》,李宏杰有《摇滚圣经》,马世芳有《地下乡愁蓝调》、《昨日书》,陈德政有《所有明日的派对》,张铁志有《声音与愤怒》……好了,所有的乐评人,是不是都要著书立说,要系统地输出自己的那一套音乐价值观,才算是乐评人呢?好,那丁太升呢?他的作品就是他的热搜?他上综艺?他“乐评混子”的title(无贬义,这是出圈的title)?但其实,在十多年前,丁老师就给我发过他写的小说、诗歌等(内容就不评价了呀哈哈),一直想要出版,但是呢?大家就记得:“乐评混子”。包括耳帝,到了今天,你连他长啥样都不知道,他也是“微博乐评人”的顶流。他的作品,就是微博评论集?在我20多岁的时候,我觉得步前辈们的后尘,必须要通过正式出版的图书,才能算是严肃的写作者。我很开心我在30岁之前赶上了,能邀请马芳等前辈给我写推荐语,还被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推荐了。这是我一辈子最高光的时刻。(开卷八分钟荐《原谅我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借canto-pop描述港人身份认同)

成为一个真正的写作者,是我觉得评论者身份得以立足的标志。我庆幸自己赶在这之前做到了,能让玛莎、阿信、怪兽记住我、认得我,也是因为我的书写。

我说庆幸的意思,是再到现在,“作品”的定义就变了。大家还需要这样的写作吗?大家还认为“乐评人”就必须要著书立说吗?我不知道。

除了作品定义的改变,还有很多无奈的地方。比如,DK老师有跟我聊过,他想出一本周杰伦的作曲秘笈,但一定会涉及到周杰伦的版权——乐谱也是版权,但一涉及到版权,杰威尔就很难搞,这事儿就搁置下来了。可是,这事情,你做啊,我们都很想看对吧?系统地搞吧,不是吗。但是,这事儿又不是这么简单。还是希望能留下些什么东西。前阵子,邮差问我,看到我最近写了两篇,一篇万青(《冀西南林路行》文本解密:万青的新专辑到底讲了些什么?),一篇五条人(京圈摇滚霸凌、 边境人、离岸民谣、广美style:2021,万字长文,再谈五条人),我是不是又要重回本格派严肃写作了?我说,难道在大家心目中,我就是这么不严肃的人吗??!!只是时代的错!!逼得我没办法严肃罢了!!但,实际上,去你的,严肃不严肃根本不重要,好还是不好,才重要。一堆废话。不纳入我的作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