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有很多,如:

陶渊明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李白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

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所写的诗,全方位反映了唐由盛至衰的过程,又被人称为“诗史”。

......

那么,日本人最喜欢的中国古代诗人是谁?

白居易。

根据日本新华侨网公布的数据,平安时期文人大江唯时所著的《千古佳句》里,总共收录了一千多首唐诗,其中,竟有507首唐诗是白居易所作的,几乎占了唐诗总量的一半。这一数据,足以证明白居易在日本文学界不可撼动的地位。

被誉为文圣的菅原道真,亦是白居易的“忠实粉丝”,他一度认为自己是白居易的传人。在《菅家文草》这部著作里,菅原道真多次引用或化用了白居易的诗词,几乎涵盖了所有白居易的作品。《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亦在该书中大量引用了白居易的一百多首古诗。

紫式部对白居易的评价相当高:“凡人总须以学问为本,再具备和魂而见用于世,终是强者。”这里面的“学问”,与我们所理解的学问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当时的日本文坛状态来说,紫式部口中的“学问”指的便是“汉学”。

除了《源氏物语》这部对于日本人来说颇具分量的文献之外,还有许多知名日本著作引用了白居易的诗词。清少纳言的成名作《枕草子》,便借用了大量白居易的诗句。与白居易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嵯峨天皇,更是白居易的“发烧友”,据说,天皇本人《白氏文集》不离身,时常以白居易的诗句考对大臣,还留下不少传世佳话。

平安时期,日本天皇政府开设了专门论述《白氏文集》的讲座,而主讲人便是由大江唯时来担任的。醍醐天皇、村上天皇均是《白氏文集》的爱好者,每逢大江唯时开展讲座,这两位天皇总会亲自参与。据说村上天皇上台以后,还曾在御前举办过效仿唐朝士族的诗会。当然,在诗会期间,每个参与者必须要按照白居易的七律格式进行创作。

可以说,白居易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分量,几乎可代表半个中国诗坛。

不过,从小便学习古诗词的我们,难免会在日本人对白居易的疯狂崇拜中感到不解。唐朝是古诗大行其道的年代,除了白居易之外,尚有李白、杜甫等诗坛巨子。至少在诗坛上的地位来看,白居易显然是不如前二者的。

不过,令人费解的是,备受中国人推崇的诗仙、诗圣以及诗佛,虽然在中原家喻户晓,但在日本他们的名声却未曾流传开来。虽不至于鲜为人知,但却远远无法与白居易相提并论。反倒是文学地位不及李杜的白居易,能在日本文学界独领风骚,成为最受欢迎的中国诗人。

那么,这到底为什么呢?

这其中的原由,多半是因为白居易的文字通俗易懂,且语汇量比较丰富,在看似平淡的描述中,往往能让人领会到其中的内涵。白居易的诗文之美,是由内及外的,不论是文学底蕴不深的年轻人,还是深谙此道的老儒,都能在诗句中体味到不同的意境,老少咸宜。

在许多日本人看来,中国的古诗都是晦涩难懂的。所以李白、杜甫的诗之所以未能在日本大规模普及,正是因为他们的诗不如白居易的诗更“接地气”。当然,除了白居易的文字情感表现得更加直接外,日本人热爱白诗的原因还有不少。

从白居易诗句中的闲适、感伤两大门类来看,白居易所追求的文学境界,是人心与自然结合,也就是“心物一体”。从这些流传千古的诗句中,我们亦可以剖析出白居易的性格,他是一个相当细腻、敏感且沉郁的人。这样的诗人,显然极度贴合平安时期日本人的审美情调。

因此,白居易反倒比李白、杜甫更受日本人的欢迎。

在日本人眼中看来,《白氏文集》对日本文学界的发展起到了不容替代的作用。仅平安时期,自天皇到百姓“全民皆粉”的情况,已经使白居易的文字在日本文学界烙下深深的印记。

白居易故去以后,唐宣宗曾亲自为其作悼诗: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而在日本天皇眼中,白居易的地位同样崇高。醍醐天皇在赞叹文圣菅原道真精湛的笔力时,曾用到这样一个比喻:“更有菅家胜白样”。由此可见,日本天皇眼中的白居易已经成为衡量文圣水平的标尺。

可以说,在对白居易的崇拜方面,唐宣宗与醍醐天皇真可谓“天子所见略同”了。

参考资料:

【《源氏物语》、《白氏文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