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不起iPhone,將成爲常態。

作者 | 創造一下

編輯 | Momo

你摔壞了iPhone的屏幕,去蘋果店一問,開口要2149元,而淘寶和第三方線下維修店卻只要400多的價格。

過去,第三方維修是很多iPhone用戶的選擇,但蘋果正在逐步收緊政策,讓高價維修成爲必要的代價,安全、營收、用戶,蘋果在這三者間不斷權衡,最終找到一個全新的解決方案。

越來越難修的iPhone

蘋果縮小維修權限,是通過軟硬件來實現的。

以iPhone12爲例,蘋果內部規定,必須由授權技術人員使用基於雲端的系統配置來完成維修工作。也就是說,蘋果會調用軟件來完成屏幕、攝像頭等元器件的校驗。

第三方沒有經過校驗的攝像頭,不僅在使用手機時會發出警告,還會出現無法使用「人像光效」、無法切換到超廣角鏡頭等問題。

比如iPhone 8及後續機型,讓屏幕在硬件上和主板配對,更換非授權屏幕後無法使用「原彩顯示」。與主板配對的還有電池,安裝非原裝電池後,「電池健康」功能無法查看。

目前來看,如果更換非授權元器件,除了會發出系統提醒外,還會影響部分功能,但本質上並不影響使用,不過按蘋果封閉系統的調性,未來直接屏蔽掉第三方硬件也很有可能。

比如,iPhone12的攝像頭與主板配對,更換後會出現“拍照卡頓”的情況,並且無法實現鏡頭切換。

以安全之名

蘋果爲什麼要這麼做?安全是一個非常好的理由。

比如Mac裏搭載的T2安全芯片,記錄了電腦內各個部件的特徵信息,在開機時對關鍵元器件進行識別,從而防止硬件突破。如果使用了未經官方驗證的配件,將無法繞開T2芯片的維修檢測,甚至會導致電腦自動鎖定。

在iPhone上,Face ID的模組和A系列芯片進行了綁定,如果使用非授權的第三方配件,會產生 Touch ID、Face ID無法啓動「生物識別」作用。如果使用第三方的解鎖模組,別人可以通過一張用戶照片或指紋複製膜就能解鎖iPhone,導致安全隱患。

這種做法同樣可以避免通過「換鎖」來進入系統,防止iPhone被偷後被專業小偷惡意破解。

另外,第三方配件質量參差不齊,在維修後會導致諸如續航下降,觸控不靈敏,甚至出現發熱、自燃等現象,官方維修是保證安全和體驗的最佳途徑。

官方維修不賺錢?

蘋果官方的維修非常貴,但按照蘋果自己的說法,維修業務並不賺錢。

蘋果給美國國會2019年的的答覆文件中表示,「自2009年以來,每年維修服務的成本支出都超過了維修業務所產生的收入」。

導致蘋果售後虧損長達10年的原因之一,是蘋果的保修外政策。比如2016款的MacBook Pro 13,在很多用戶沒有出現問題的情況下,蘋果推出了「蝶式鍵盤更換計劃」、「屏幕塗層更換計劃」、「屏幕背光維修計劃」,只要是特定批次的電腦,蘋果通常會免費更換包括屏幕在內的整個A面。

2018年針對“降速門”,蘋果也推出了涉及多部機型的電池更換計劃,這些免費計劃對於蘋果來說的確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但需要注意的是,蘋果遞交國會的文件中,並沒有把AppleCare+ 算入售後。

蘋果每年發佈的財報中並沒有詳細列出 AppleCare+ 賺了多少,這項服務和數字內容、iCloud、授權費、Apple Pay共同融合進了服務業務當中。

分析師 Neil Cybart 在2017年對 AppleCare 業務進行了預估,表示該服務大概爲蘋果貢獻40億美元的收入,利潤爲24億美元,佔服務總收入的 13%, 擁有近 60% 的高利潤,最高的授權有95%的利潤率。

AppleCare+幾乎涵蓋了蘋果所有的產品線,以iPhone爲例,AppleCare+的統一售價爲1398元,包含延保一年,兩次付費維修,以及電池的免費更換。

相比於昂貴的維修費,AppleCare+乍一眼看上去非常划算,但它其實是一份保險服務,真正出險的人並沒有那麼多,加上蘋果超過幾億的用戶,更是保證了收入的穩定性。

這幾年來,不論線上還是線下,蘋果都在大力推廣售後服務,在蘋果收緊第三方維修下,理應會有更多人去購買AppleCare+服務,變相提高蘋果營收。

更好的途徑

2019年,蘋果在歐美各地設立了IRP Program(獨立維修服務商)計劃,2020年末,蘋果也將這套服務體系帶入中國,Hi維修則成爲了首個合作品牌。

此前,蘋果售後只有直營店的天才吧,和授權維修中心(AASP)。它們一來覆蓋範圍不夠廣,二來價格居高不下。

IRP-Program可以擴大官方售後的服務體系,通過在美國的佈局,就讓授權售後商增長了3倍,覆蓋了上百萬用戶,按照官方說法:

蘋果將不分大小的更多獨立維修商提供 Apple 授權服務商(AASP)所使用的相同原廠零件、工具、培訓、維修手冊和診斷工具。

從蘋果美國官網提供的資料來看,IRP認證成本並不高,這表明蘋果並不想掙授權費,而是通過IRP來鋪開自己的售後渠道,讓蘋果實現更大範圍的掌控面積。

此前,蘋果的維修多采取「以換代修」,這種方式催生了套用「官換機」的黑產,而在蘋果維修服務全面改革之下,黑產和第三方非授權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

在收緊政策,施行更嚴格的硬件限制之前,蘋果似乎忘了考慮消費者的利益。根據AppleInsider分析,蘋果或許會在體系成熟後,適當放低維修價格,以及擴充授權元器件的數量(MFI認證),而不是一味的將用戶推向Apple Care和官方維修渠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