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已经基本结束,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也随着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结束,而基本完成。不过随着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的结束,农村居民又有着很多的宅基地疑问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宅基地确权登记结束之后,还将会继续持续开展宅基地确权吗?在2021年之后,农村宅基地确权又将会有哪些变呢?下面我们就围绕农村居民最为关心的宅基地确权登记问题,为大家解答一下!

1、宅基地确权还将会持续开展吗?

宅基地确权登记结束,意味着农村居民宅基地的基本权益都已经得到了保障,所以很多人都觉得,未来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也将会停止了,其实不然,只要农村居民在农村申请宅基地建房,都必然会涉及到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所以宅基地确权登记并不会停止,反而会持续开展。

在2021年国家出台的《民法典》中就明确提出,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益,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同时随着农村宅基地改革工作的开展,国家也在大力推动房地一体的不动产登记改革工作,所以只要农村居民在农村有建房的需求,那么就有对宅基地和房屋进行不动产登记的需求,而进行不动产登记也是农村居民应当享受的权利保障,由此可见,未来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将会持续开展!

2、宅基地确权有哪些变化?

随着2020年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基本完成,在2021年开始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也将会逐步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随着农村宅基地改革工作的开展,国家正在大力推动房地一体的不动产登记改革工作,大家都知道在以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和房屋所有权证书都是分开的,而随着房地一体改革之后,农村居民的宅基地和房屋都统一进行确权登记,并颁发不动产权证书,从而根本上保障农村居民的宅基地和房屋权益!

除此之外,随着农村改革发展工作的开展,国家也明确提出城镇户籍子女能够继承农村父母的房屋和宅基地并进行不动产登记,在2021年国家出台的《民法典》中,也明确提出宅基地遵循“地随房走”的原则,城镇户籍子女能够继承父母在农村房屋,从而获得宅基地的使用权,并进行确权的登记,这也充分保障了农村居民和进城落户农村居民的基本权益!

3、哪些宅基地不能确权登记?

虽然在2021年之后,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依旧会持续开展,但并不是所有农村居民的宅基地将能够进行确权登记,根据《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宅基地确权登记,仅仅针对农村居民合法拥有的房屋和宅基地进行确权登记,比如农村居民通过合法手续修建的房屋、继承的房屋、合法转让流转的房屋等,其房屋占用的宅基地都能够进行确权登记。但是近些年在宅基地转让流转过程中以及农村居民建房过程中,都存在违规违法买卖房屋、买卖宅基地、违规违法占用宅基地建房等问题,对于这一类的宅基地,将不会予以确权登记,宅基地还将会被农村集体组织收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