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你好,李煥英》的票房已經突破43億,已遠超2021年同期上映的春節檔電影,數據還在持續上漲。

其實,早在2016年,賈玲導演的小品《你好,李煥英》橫空出世。4年後,她把這部27分鐘的小品延伸成了128分鐘的電影。採訪中,賈玲透露,是想通過拍電影,來淡化自己曾經懷念母親的極端情緒。在影片的藝術處理中,賈玲極大程度還原了現實中母女相處的場景。一次次直面自己的心結,當屏幕暗去,賈玲也完成了與自我內心的和解。

在劇中,賈玲母親嘴上說:“我只要我的女兒健康快樂”,可面對女兒的調皮搗蛋,還是說:“你啥時候能讓我長回臉?”母親發生車禍後,玲兒在病牀前哭着說:“我當你女兒這麼多年沒讓你高興一回”。母親當然是愛女兒的,可“望女成鳳”的思想仍深深的刻在骨子裏。這個情節可以說是彼此消耗型的中國式母女關係的典型。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不佔少數。

有人說,“望女成鳳”的煙花有多燦爛,女兒的一生就有多寂寥。又有人說,當女兒的青春期遇到母親的“望女成鳳”情結時,那實在是一個“神采飛揚”又“兵荒馬亂”的階段。當然,這些說法未免有些偏激。但我們依舊看到了在很多家庭,父母會以孩子的成績、工作、收入、地位等成就而驕傲,甚至作爲自己的成就,希望孩子可以彌補自己以前的遺憾,圓了自己沒能實現的夢。在他們的理念裏,父母可以是普通的工薪階級,但培養的孩子必須是一個優秀的孩子。這裏涉及到的是“親子間的分離個體化”。

孩子與父母的分離有着不同的階段,生理上的分離從臍帶剪斷的一刻開始,物理(距離)上的分離從孩子離家開始,心理上的分離則需要有兩個獨立的人格。分離個體化不代表父母與孩子之間沒有了情感交流和聯結,而是在有自己獨立思想和空間的前提下相互作用。真正的愛是讓孩子做自己,“我愛你”有時不代表擁有,也可能代表的是自由。

在紀伯倫的詩篇中寫道:“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並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的身邊,卻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爲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因爲生活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裏,有種根深蒂固的價值觀:“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以此爲基礎,我們常常會聽到這種價值觀念的種種變式:“我自己的孩子,我怎麼教育別人管不着”。這首詩也許可以給予我們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詩中表達出孩子是獨立的,是與父母平等的個體,父母只能給孩子以愛,卻不能代替他們思想、靈魂的形成。這種養育觀念是值得我們學習和踐行的,在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和引導的同時,也要時刻提醒自己他們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着自己獨立的思想。

母親對孩子的愛是世上最偉大的愛,每一個母親都深深地愛着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愛的這片根基和土壤上,還充斥着更多具體和現實的東西。現代社會中的精英文化、升學壓力都或多或少地影響着母親的想法和行爲。這種衝突和矛盾具有一定的我國傳統文化特色,我們需要看清和接納這一點,不能因此否認母親對孩子最真摯的愛。但是,母親也需要用更好地方式來愛孩子,而非“以愛的名義來做傷害孩子的事情”,尤其在母女關係的界限上。要意識到母親和孩子是兩個不同的個體,有各自的人生和追求。母親不能把自己的期待,未完成的人生夢想“強加”給孩子,讓孩子替代自己去完成,孩子也有他自己的夢想。母親的光榮由母親去爭取,孩子的榮耀由孩子去創造。一旦母親干涉孩子過多,孩子有可能無法真正做自己,內心在追求自我獨立和身份認同的同時,卻不得不受到良心的鞭策,“我應該完成母親的心願,我必須回報母親”。產生壓力、內疚和憤怒的複雜情緒,嚴重阻礙了自我的健康發展。

當我們每個人在學習高冷技術,在模仿不煽情、不失控、不哭不鬧不出走的時候,我們只不過是在把各種場景刻錄到磁盤裏。然後,有一天,我們在整理磁盤的時候,發現了一部“好劇”——“在愛的名義下”。劇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說愛孩子是每一位母親的本能,那麼學會如何愛孩子則是每一位母親的一生都應該不斷學習的功課。

作者:朱睿臻 喬穎(均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醫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