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SME科技故事

養鳥界流傳着這樣的說法,要讓鸚鵡學會說話,就要剪掉它的舌頭,當然這是一個謠言,剪了鸚鵡的舌頭,那主人也就失去他的愛寵了。

在日常需要交流的人類世界,說話那是必不可少的。說好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那就更重要了,有時候說話嘴瓢、大舌頭還可能受到別人的嘲笑。與養鳥界相似,育兒界也出現了要通過剪舌根才能說好話的說法。

還有八哥捻舌的說法,也就是撬開它的嘴,用手指捻動舌頭,直到舌頭脫皮變得柔軟,說話會更清晰,這種說法也是一種謠傳。

說話大舌頭、口齒不清在廣東話中稱爲“癡利根”,有一種情況,許多人認爲這是說話大舌頭的原因之一,那就是舌根太短。

舌根指的就是舌繫帶,就是我們舌頭翹起時,連接着舌頭和口腔底部的薄條狀組織。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舌頭能自然的伸出口外,或者向上能舔到上齒齦。舌繫帶短的話,舌頭伸出來呈現的是W形狀。

在一些地區,老一輩有着要給孩子剪舌根的傳統思想,一旦到了說話階段,兒童說話有什麼問題,可能就會帶去剪舌根,或者甚至在出生沒多久的時候就要求剪掉,預防說話不清,越早越好,長大了剪會更痛。

剪舌根的正式名稱叫做舌繫帶矯正手術,就是用血管鉗夾住舌繫帶的上端並向上提起,用小剪刀切斷舌繫帶,再將切口作縱向對位縫合。

還有的人非常自信,不去正規醫院,自行手動操作。此前還有一名兒童被土醫生用普通剪刀剪掉了舌根,血流不止,又使用農村土方法,用煤灰塗抹在傷口上,仍然沒有好轉。後來送到醫院去治療,搶救無效,嚴重缺血而死。

如果在搜索引擎裏,搜索“舌繫帶”,就能看見許多家長髮出疑問,覺得孩子舌繫帶短,說話不清晰,要不要帶去剪?

發音不清經常會讓人誤解是不是因爲舌繫帶太短,這也並非完全是確鑿之事。

有新聞報道稱,福州一名5歲男童因爲說話沒有其他孩子利索,說的也比較少,被父母帶去醫院剪了四次舌繫帶,情況仍沒有好轉,直到做了進一步的檢查,才發現是智力缺陷導致的語言發育遲緩,而不是舌繫帶太短導致的語言問題。

單純因爲發音問題,貿然剪掉舌繫帶,但畢竟也是一個手術,也不是毫無風險的。在咔嚓剪斷後,也會有一些併發症,容易出現術後感染、傷口紅腫的情況,如果恢復不好的話,反而會影響舌頭的活動和說話,本是爲了好好說話,結果手術完還說不好話了。

而且很有可能不止一次“一刀切”,在做完手術後,也還有仍然被診斷爲舌繫帶過短的,還要再剪一次。剪舌繫帶看起來太痛了,剪多幾次,求問患者的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少……

那如果在一切都正常的情況下,舌繫帶短真的會影響發音問題嗎?

功能性構音障礙指的就是構音錯誤爲固定狀態,而構音器官正常,聽力、智力也都正常,但語音發音不清,又找不到明確的原因。

很多人都認爲舌繫帶短是構音障礙的主要原因,有學者對於舌繫帶和語音發音的關係進行了研究,選擇了3000名研究對象。

在學齡前期,輕度舌繫帶短的對象語音模糊發生率爲18.4%,中度舌繫帶短的對象爲12.5%;學齡期兒童就更少了,輕度舌繫帶短的語音模糊發生率爲8.9%,中度舌繫帶短的發生率爲6.7%,看來舌繫帶過短與語音清晰程度並沒有太大關係,該學者也認爲舌繫帶矯正手術在這方面意義不大,主要是靠語音的訓練和培養。


而語音發音是否標準,有時與喉部的肌肉狀態、口腔發音方式和語言學習等有關,並不能作爲判斷是否割舌繫帶的唯一標準。

就算剪了舌繫帶,也需要經過語音矯正訓練,並不是做完手術就能好好說話了,說一口標準普通話的可能性僅有28.97%。大舌頭一般是舌尖發聲的位置出現了問題,像“g”變成“d”、“k”發成“t”的音,翹舌音變成了平舌音等等,要通過長期的學習和矯正,才能不再是一條大舌頭。

還有研究指出嬰幼兒時期口腔結構還在發育,舌繫帶多呈緊張狀態,隨着年齡增長,舌頭運動也不斷增強,舌繫帶就會逐漸鬆弛退縮,因此舌繫帶過短是能夠進行自我調節的,不必急於在牙牙學語階段就進行舌繫帶矯正術。

不過,在對舌繫帶“短”的定義上,國內外並沒有一個普遍統一的標準,有通過舌繫帶厚度、附着點、運動狀態等等來判斷的,個人主觀性比較強,在國內,一般來說,舌繫帶短表現爲不能自由前伸運動,伸出舌頭時呈現w形狀,同時舌尖上抬困難,常常與說話發音結合在一起進行判斷,這也是爲什麼一旦說話不清楚,舌頭很可能就要挨一刀了。

舌繫帶過短,舌頭運動受限,可能出現嬰兒無法攝取到足夠的母乳量的情況。

舌繫帶過短除了在語音發音方面有爭議,也涉及到了母乳餵養、口腔發育等問題,有研究認爲兒童舌繫帶短的話,舌頭由於運動受限,會導致哺乳困難。還可能引起創傷性潰瘍,也就是說,舌繫帶過短的患者舌頭前伸時,舌繫帶與下切牙邊緣摩擦,可能會產生傷口、潰瘍。

因此對於舌繫帶過短是否需要進行治療,通過發音來判斷並不正確,而應該結合是否具有哺乳困難或者創傷性潰瘍等等症狀來判斷,經過科學合理的檢查再做決定。

不過關於舌繫帶過短的臨牀表現還是存在着很多爭議,還沒有準確的定論,目前也缺乏足夠的臨牀試驗來驗證,因此舌繫帶過短引起的問題仍需要未來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深入。

傳統觀念不可取,民間療法說得多了也不一定是對的,還是得靠科學來驗證,如果真的影響到了正常生活,當然需要進行治療。家長本是出自愛護,關注孩子生理健康,然而如果光從生理缺陷上找問題,無視自己的失職,指望做“手術”來解決,這纔是最大的問題。

不知道有多少人小時候在毫無理由的情況下承受了這一刀之痛。上學的時候還是要好好學習,認真學習拼音朗誦,免得這根舌筋背上了說話不標準的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