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年終獎?

原創 燃財經工作室 燃次元

作者 | 馮曉亭 曹楊 鄧雙琳 杜曉玲

郭一夢 謝中秀 袁琳

編輯 | 饒霞飛

辭舊歲,迎新年,轉眼間新的一年又將如約而至,朋友圈裏曬年會大禮、曬年終獎的動態也在逐日遞增。年終獎什麼時候發、發多少,無疑成了衆多打工者一年到頭最關注和期待的話題。

華爲任正非曾說過一句話,“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了人才。”與此相對,是衆多知名互聯網大廠屢屢“豪擲千金”的獎賞,2019年大廠大手筆發放的年終獎更是在社交平臺熱傳,“年終獎輕鬆上百萬的華爲老員工”、“年終獎30多萬元的騰訊員工”、“數百股股權激勵的阿里員工”……

此外,房地產行業和金融行業更是大多數人印象中“揮金如土”的代名詞,坊間流傳的送房、送車、送一摞摞現金,也確有其事。

不過,即便是同一家公司同一部門,不同員工之間得到年終獎大相徑庭,畢竟年終獎的考覈標準不一,每位員工所得自然也就不同。實際上,年終獎的發放除了與個人績效考覈掛鉤,還與公司經營情況緊密相連,後者對年終獎發放的影響遠遠大於前者。

加之受疫情影響,大部分公司的經營情況有不同程度的收縮,因此年終獎也相應的有所縮減。智聯招聘2021年2月1日發佈的《2020年白領年終獎調研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白領年終獎平均值爲7826元,相比2019年的9547元下降了18%。

本期小酒館,我們和幾位處在不同行業的小夥伴聊了聊“年終獎”話題,隔行除了如隔山,年終獎發放的金額同樣千差萬別。在他們當中,有往年沒有年終獎,今年年終獎比一年基本工資還多的;有一貫不按常理出牌,每個季度都有豐厚獎金的;也有正常領取往年同等水平年終獎的。

當然,也有人沒有拿到年終獎。在他們當中,有人處在受疫情重創的行業,原本說好的年終獎一再緩發;也有公司經營不善,只求能將緩發的幾個月工資正常發放,而對年終獎不抱希望。

總之,幾家歡喜幾家愁,但年終獎說到底只是個“獎”,有則添份喜氣,沒有也實屬正常,有沒有都要好好過年。今年,你拿了多少年終獎呢?

部門目標超額完成,我終於嚐到年終獎的滋味

美玲 | 30歲 醫學檢驗工作人員

在今年以前,我從不敢想我也有在朋友圈曬年終獎的一天。

我就職於一家醫學檢驗機構,今年也是我來公司的第三個年頭。雖然在外界看來我們這行業“大有前景”,但實際上,公司業績還一直處於虧損邊緣。相應的,我作爲公司一份子,平日裏到手的薪資福利只有工資,而面試時人事所提及的福利與獎金,則一直是領導畫的“大餅”。

不過,儘管公司囊中羞澀,但每年的年會仍在年前定期舉辦。按往年慣例,年會也就是公司全體員工一塊喫個飯,在年會上,每位員工都能領到米麪糧油還有200元“過年費”。

但是,今年公司的年會有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毫不誇張說,今年的年會是我見到公司出手最闊綽的時候,用領導的話來總結就是,“今年我們超額完成了KPI。”主要原因是核酸檢測需求的大幅增加,公司作爲醫學檢驗機構,在2020年3月時便趕上了核酸檢測第三方機構的“早班車”,成爲第一批具有資格的“第三方核酸檢測機構”,相應的,公司收入也在日益遞增。

從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1月,我就沒歇過一個雙休日,工作真的太忙了。我一整天都穿着一套防護服在實驗室待着,爲了儘快完成全部樣本的檢驗,加班十有八九。

在收到春節返鄉人員需持有核酸檢測報告的通知後,我們也做好了加班“備戰”的準備,雖然累,但薪資報酬也挺喜人,爲了讓我們在春運前都做好應對高強度工作的準備,公司高層還特意將年會提前了。

於是,我切身體驗了公司的“福利”,年終獎不再是區區200元,而是實實在在的“鉅款”,公司是按照員工考覈評分進行的年終獎分發,我就拿到了八萬多元的年終獎,這筆錢已經比我一整年基本工資都還要多了!而據同事爆料,公司每位員工年終獎都保底一萬元,其中研發部門有幾位員工年終獎近20萬元。

或許對於一些大公司來說,這不到20萬元的年終獎就是“蒼蠅腿”,根本不值得一提。但對我來說,這筆八萬多元的年終獎是我工作這麼多年以來,拿到手最高的一筆年終獎。

我的年終獎,比父母一年的工資還要多

丁鼎 | 23歲 互聯網從業者

領導前幾天剛跟我溝通完年終獎,並確定下來了,到手大概十幾萬元。

或許在其他“打工人”眼裏,這算是一筆“小鉅款”了,但和我的同事們比起來,這筆年終獎應該算是公司裏的底層級別。

我在某頭部互聯網大廠工作,說句“凡爾賽”的話,在我們公司,年終獎幾十萬再平常不過了,如果月薪base高,部門業績又好,年終獎上百萬也不是不可能。

像我這種年終獎只有十幾萬的小菜鳥,只有仰望大神們的份。

但其實我已經很滿足了,我出身一個十八線小縣城的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工薪階層,我的年終獎可能比父母一年的工資還要多。

畢業後決定來北京發展時,我的心裏是十分打怵的,擔心自己沒辦法在這裏紮根。在互聯網公司工作了一年半,說不累是不可能的,每天早10晚10已成常態,忙的時候半夜2點回家也是常事,工作之餘幾乎沒有個人生活,我一度覺得自己要熬不下去了。

看到年終獎以後,說實話,我覺得累點也值了,雖然這麼說可能又會被扣上“打工人內卷”的帽子,但是對我這種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互聯網大廠真的是實現階層遷躍的最佳路徑。

我覺得最晚三年,我也會和我的同事們一樣,拿到幾十萬的年終獎。我計劃再幹幾年,就換個小廠歇口氣,或者攢夠了錢去做點自己喜歡的事。

至於今年的年終獎分配,我要好好犒勞自己一番,把以前捨不得買的東西一口氣都買了,還要給父母封個大紅包。

一如往常,旱澇保收,我拿了幾萬元年終獎

一一丨30歲  國企員工

我是一家燃氣公司的生產調度崗。我們公司是一家國企,我來公司三年,每年年終獎都在12月按時發放。

公司年終獎發放受個人業績、崗位等級和職稱等要素影響,其中個人業績影響最大。2020年雖然行業整體環境都不好,但公司受影響程度較小,反而實現了正增長。所以2020年我們的年終獎比2019年略多了一點,我拿了不到十萬元。

對我來說,我的工作在2020年基本沒什麼變化,只是在日常工作之外,還多了一項跟進和管理下級單位疫情防控動態進展的工作,比如跟進了解負責的下級單位疫情防控做得怎麼樣,日常的消毒、維護有沒有做到位之類的瑣屑事情。

幾萬元的年終獎,聽起來可能還行。但實際上對我來說是“過手無”,因爲房貸、車貸等一堆貸款都等着還。而且馬上過年了,還要給父母、小輩們發紅包,今年因爲疫情不能回家過年,紅包可能還要包得更大一點。賬算下來,年終獎可能都不夠覆蓋這些支出。因此,我還挺期待今年春節的值班——初一有三倍工資、初四有兩倍工資。

最後想說一句,大多數人對於國企的印象可能是“鐵飯碗”、“旱澇保收”,但其實國企、事業單位也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好。

在升職來到我現在所在的公司之前,我在公司下屬單位熬了一年半,那一年半每個月到手工資只有兩千多元。在廣州拿着兩千多元工資生活,我根本不敢出門,因爲完全消費不起。

而且這幾年,國企、事業單位也在改革,“鐵飯碗”已經消失了。我們現在實行的是崗位責任制,工資根據崗位的難度和強度確定,而且工作做得不好,獎金也要打折扣。

2020年11月,我家人帶着我一歲多的孩子來廣州,回去以後,因爲水土不服,病了好幾天。聽到孩子生病後,我很心疼,特別希望能自己回去照顧孩子,但我的時間完全不允許。

我的工作性質是全年“做一休二”,沒有節假日概念,請假也很困難。上班的那一天更是24上時待命,所以我每年很少有時間回家,孩子也一直在老家給老人帶,這次孩子生病後,我開始萌發迴歸家庭的想法,畢竟孩子的成長錯過了就是遺憾。

年終獎是什麼?一年發四次的那種?

小飛俠 | 28歲 國內某知名汽車網站員工

“我們沒有所謂的年終獎,但每個季度都會發放季度獎金,我覺得這可比年終獎‘香’多了”。

我是2020年初入職現在這家公司的,當時正是疫情最爲嚴重的時候,但因爲我是在疫情爆發之前就已經拿到offer了,所以相對來說入職還算順利。

入職之後就一直在家辦公,雖然入職之前HR已經明確對我表示過,我們公司的薪資結構是16薪,即12個月工資加上4次的績效考覈薪資,每季度發放一次。但畢竟趕上疫情,各家企業的效益都不太好,所以我當時對能否順利拿到季度獎還是心存質疑的。

但事實證明我多慮了。

我們的試用期是三個月,但我在2個月的時候就提前轉正了,轉正之後就開始進入了正常的考覈階段。

考覈方式也很簡單,分爲5個等級,具體的考覈標準就是按照考覈階段的工作表現進行評級,之後用個人的考覈等級係數乘以底薪。三個月考覈結束之後,獎金在第四個月和工資一起發放。

我剛好是在入職半年左右的時候,第一次拿到了季度獎,真的是太‘香’了。從我入職到現在,也一直都在正常的發放,畢竟公司背靠大廠,也不缺錢。

所以在今年年底,大家都在討論年終獎能不能正常發放、會發多少時,我都默默地不說話,畢竟說的太多會被人覺得是太“凡爾賽”了。

年終獎緩發?說白了都是藉口

丫丫 | 29歲 影視從業者

有一種嫉妒,是看着別人家公司發年終獎。

受疫情影響,2020年影視行業的發展就已經很曲折了,2019年沒有拿到手的年終獎,本以爲今年會正常發放,然而事與願違。

就在前幾天,我們又收到人事通知:年終獎緩發,具體日子還沒定。看到這消息的一瞬間,我就知道:我又沒錢回家過年了。在這之前,老闆就跟我們打過預防針,如果今年製作的電影不能照常上映,我們年終獎就要等等。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做好了,就等着老闆一句話。

對我來說,年終獎是我一年奮鬥目標。

2020年,因爲行業發展和年終獎的問題,就有不少同事離開公司,這也導致我們留下員工的工作量整整翻了一倍,每天都在加班加點地“努力工作”,即便如此也換不來年底渴望得到的獎勵。

對於公司來說,這或許是節省了人工成本,實現了開源節流,可事實上這卻有可能讓員工對公司都失去希望。我與幾個比較要好的同事經常在私底下討論,“如果今年再不發年終獎,我們就集體離職,又累又沒有成就感,這種工作狀態,可能真的要結束了。”畢竟工資與付出不成比例,“年終獎不發”可能真的會成爲壓垮我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公司領導可以跟手底下員工實話實說,公司2020年效益不好,沒有影片發行成功,所以今年年終獎計劃暫時擱置。我們或許會理解,畢竟是因爲熱愛電影這個行業,纔會來到這裏,但一直用“藉口”拖着我們,這樣反而會耗盡我們所有的熱情。

入職之前定好的13薪不但沒有,還被拖着兩年的年終獎,我不確定2021年的發片會不會成功,預期的票房能不能讓大家付出的汗水“變現”。只能說,緩發年終獎,是我對公司保留的最後一點期待了。

不求年終獎,只求正常發工資

星星|33歲 某教育集團高管

年終獎?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擁有15年曆史的職業教育集團,我大學一畢業就來到這家公司做招生工作,從一名招生專員,一路摸爬滾打,我用了10年時間晉升爲公司副總裁,主管集團的招生工作。

作爲集團的銷售業務線,招生工作是最賺錢的部門,在我工作的十年時間裏,公司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年招生量超5億。雖然工作很苦很累、幾乎全年無休,但是每年拿年終獎的時刻,我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與此同時,我也很感恩我的公司,因爲在我10年職業生涯中,公司不僅給了我應得的報酬,也給了我生活的體面和尊嚴。公司總部位於北京市二環內,爲了通勤方便,公司在總部3公里以內的位置給每位高管都租下一套三室一廳的公寓,我的兒子也因此可以就讀東城區最好的小學。

除此之外,公司還爲每位高管配了一輛奧迪Q7,並安排專職司機開車,無論工作出行還是親朋好友聚會,奧迪司機接送都讓我覺得十分體面。

但新冠疫情爆發,風光無限的日子戛然而止。2020年初,公司全部校區被迫停課,教育公司最重要的現金流就是學費,停課也就意味着公司現金流面臨極大的危機,於是從2020年2月開始,公司決定除中高層管理人員外,其餘員工全部停薪休假,等候通知。

雖然我還是正常去公司上班,但因爲校區無法開放,招生工作自然也無法開展,我只能處理一些家長諮詢問題,這是我加入公司以來第一次過得這麼清閒,由於司機休假,爲了出行開車方便,我還去考了駕照,終於自己開上了已經坐了3年多的奧迪Q7。

使我真正感受到疫情衝擊的,是2019年的年終獎金額。公司爲了保留人才,按慣例,年終獎一般在次年6月發放。

由於北京疫情防控十分嚴格,2020年6月前,校區始終不允許開放,沒有新的現金流補充,公司最終決定將折舊3年的奧迪Q7作爲年終獎抵給我,雖說奧迪車的價值和我的年終獎不相上下,但始終不是現金,又想到自己在2019年爲了集團的業績拼命工作、幾次喝倒在商務宴請上,還是心有微詞,但公司確實面臨困難,也只能默默接受了。

只是沒想到,在2019年的年終獎發放之後,公司進入了更艱難的困境,北京由於新發地疫情影響,學校開學時間推遲到2020年9月。

公司也從2020年7月開始,決定緩發所有員工的工資,節省下來的錢用於維持公司日常運營工作。這是公司有史以來面臨的最大危機,作爲高管和老員工,又是公司創收的核心部門負責人,我只能選擇和公司同舟共濟,2020年9月一開學,我便紮根一線,全面開展招生工作。

2020年是艱難的一年,我見證了一家業績蒸蒸日上的公司因爲疫情的影響而瀕臨倒閉,但是慶幸的是我們熬過來了,年終獎我早就不奢望了,只求年底了公司能把緩發的正常工資給補上。

老闆說年終獎沒問題,實際上質押了很多股份

李波| 36歲 某互聯網公司員工

我們的年終獎沒有動靜。

公司財年是4月份,所以年前是不可能會發年終獎的。我當然也希望年前能發,但是這基本上不可能,所以只能節省着過年了。但好在今年不用回家過年,所以相對來說花銷也沒有那麼大。

受疫情影響,從2020年1月到3月,我所在的項目收入斷檔,工資也減少了很多,很多同事堅持不住也都相繼離職了。

我也曾考慮過離職,但是想想還是留下,畢竟領導待我不錯,困難的時候離去還是有點不忍心。

每年的年終獎基本上是三個月左右的工資,具體還會根據項目的利潤分配有所增添。

如果項目虧損,理論上來說是可以沒有年終獎的。不過老闆拍了胸脯,說2020年後半年營收已經上來,對於公司還要繼續抱有信心,大家關心的年終獎還會正常發放。但是我們都知道,老闆爲了渡過難關已經質押了不少股權。

我談不上對公司有信心或者沒信心,工資還在正常發,我也還沒有看到更好的機會,所以不打算離職。

我也期待像一些傳說中一些有好項目的公司一樣,年終獎是100個月的工資,但是這種不僅僅看本事了,還得看運氣。對於年終獎,我也一樣選擇看運氣了,畢竟有沒有還是兩說呢。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