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火星社會

潛意識這個詞經常出現,但潛意識和我們平時的意識有什麼不同?爲啥好好的一個意識還要分門別類?

今天,就和老夥計們來聊一下,什麼是潛意識。

人類的大腦存在着兩種完全不同精神活動,一個是意識,一個是潛意識。這兩種意識就像是在我們腦子裏兩套系統,各自運行,但又相互影響。

舉個例子,當你一邊走路一邊看手機。你的意識在手機上,而潛意識卻在接受着各種外部信息,感知危險。

避免你在看手機的時候,直接撞上電線杆。

當然,這只是它的一個基本作用。潛意識平時要處理的事情,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多了。

現在的你在哪裏?在你周圍是不是有很多聲音?人聲?環境音?呼吸聲?室友玩遊戲和對面對吵架聲?

當你在看這篇稿子的時候,其他聲音就像是被屏蔽了一樣。

其實我們的大腦每秒鐘都在接受着巨量的信息。我們的生理感知、記憶,做出的每一項決定和判斷,看起來很輕鬆,其實都是潛意識在不停地處理它們。

在感官上,潛意識會自動屏蔽某些我們不需要的東西。不然這麼多的信息一次過襲來,我們的腦子可能就宕機了。

潛意識的另一項功能是會主動修正我們感官信息,也就是腦補。

我們聽到聲音的時候,潛意識已經幫我們進行去噪、去環境音,還會腦內補充沒有聽清楚的詞彙和信息。

而在視覺上,當人類看任何東西的時候,都能看到自己的鼻子(除非你是伏地魔)。但潛意識會讓我們自動地忽視它們。

再比如,爲什麼很多人看自己的照片覺得很醜。那是因爲,人看到鏡子裏的自己,也是經過潛意識處理的。也就是說,鏡子裏的自己,已經經過你大腦的PS和美顏了。

所以一旦看到照片裏真實(醜陋)的自己,會直呼受不了。

不僅是當下的感官,記憶也會被潛意識所修改。

同一件事情,經過十個人的傳遞就完全變樣了,這其中就是產生了記憶錯誤。

記憶錯誤有一個共同原因就是,大腦會填補我們空缺的那部分記憶。爲了讓這件事情完整或者更流暢,我們會通過不自覺地捏造事實來填補細節。

而且在一次次回憶之後會加固記憶,最終讓自己相信,這就是事實。

我們還會自動忽略一些沒用的記憶。比如,人可以概括並記住一天中的要點,但一些細節比方說喫了幾口飯,喝了幾口水之類的。

潛意識會自動刪除掉這種不重要記憶。

在沒有看相關的研究之前,我也完全不知道,潛意識原來佔據了我們生活中如此大的一部分。沒有潛意識的支撐,可能連基本的生活都無法運行。

潛意識,就像是電腦裏的處理器和軟件系統。雖然不如耳機、鼠標、顯示屏這些外置設備奪目,但沒有它,再好的外置設備也都只是擺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