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盧克文工作室

長話短說。

《唐人街探案3》貓眼上的預測票房正在衝着63億人民幣而去,也就是接近十億美元的票房,這種數據足夠讓好萊塢任何一家電影公司虎軀一震,十億美元放在電影史都是可怕的數據,聽這個大家可能沒什麼感覺,我換一種說法大家就懂了,就是光中國一個地方的票房,已經接近《指環王》第三部(10.7億美元)、《蝙蝠俠:黑暗騎士》(10億美元)、《星球大戰1:幽靈的威脅》(10.27億美元)、《加勒比海盜2》(10.66億美元)的全球票房!

注意我們是中國大陸一個區域的票房,上面說的四部電影是全球票房,現在中國商業電影的國際化還沒有開始,好萊塢從1990年代就開始碾壓全球各國影業,作爲一個普通影迷,我從1998年開始關注電影,這些年來親身感受好萊塢橫掃天下的、令人屏息的強大,無論票房還是技術,都有一種隔代感,現在看到我們漸漸追了上去,並且在沒有國際化的時候就爆發出這麼大能量,內心是多麼欣慰。

回到唐探3這部電影。

唐探系列能有今天,主要是因爲《唐人街探案1》拍得足夠好,就像“囧”系列的第一部《人在囧途》異常出色,才能帶出後面的續作,唐探1和《人在囧途》出生時還有點畏畏縮縮,不敢在票房黃金期搶市場,結果口碑票房雙爆,纔開始了後面瘋狂的搶狂之旅。

我今天聊唐探系列,是一定要把囧系列帶上一起聊,一是因爲兩個系列都有王寶強,王寶強是兩部電影的靈魂,二是因爲這兩部電影的優點和缺點都是一樣的,就像我聊委內瑞拉的發展過程,喜歡拉沙特出來對比一樣,一比較就更能看出事物的好壞。

應該承認一點,唐探系列和囧系列都是第一部最好,從這之後水平都差了不少,場面越來越大,故事越來越熱鬧,但越來越缺少靈魂,主要問題都出在對王寶強的使用上。

唐探1爲什麼好?好就好在將平凡人的感情溶入了故事,片中類似大鬧泰國警察局這種段落明明有一點浮誇,但幸好有感情基礎承托住了,片中最重要的感情,就是對唐仁這個角色的情感挖掘,他一出場時的油膩行爲,通過後期對他心酸往事的描述,使人物豐富化、立體化,使觀衆對他產生了共鳴,而且他的個人故事,又跟海外華人的辛酸生活史關聯在了一起,使“唐人街”這個標誌性符號也立起來了,“探案”這兩個字,才能延續展開,偵探故事纔可以鋪陳出去。

這世上偵探故事那麼多,憑什麼唐探系列跳出來?靈魂根本不是破案,唐探裏的破案水平也就那樣,靈魂在講述海外華人的辛酸奮鬥往事。

這纔是唐探系列得以立足的根基。

同樣,囧系列的靈魂在哪?是中國農民工階層跟精英階層越來越疏遠的時代大背景下,突然將兩個階層的代表性人物強行綁定在一起,製造出了巨大的矛盾衝突纔有的笑料百出,到囧系列的第二部《泰囧》裏,雖然背景換成了泰國,其骨子裏的靈魂還是兩個人的階級衝突,是王寶強所代表的農村進城找工的普通勞動人民,跟徐崢代表的城市富裕人羣雙方的巨大社會代溝,兩個不同背景的人原本不會有交集,現在他們被迫放進一個碗裏,拼命攪拌纔有的喜劇效果。

囧系列拍到第三部的《港囧》,用包貝爾頂替了王寶強這個角色,這部電影就馬上慘敗,成了一部狗屎水平的電影,爲什麼?因爲囧系列的靈魂根本不是徐崢,而是王寶強,徐崢這種城市精英型演員到處都有,而王寶強這種代表普通勞動人民的接地氣角色十分稀有,王寶強是帶着他幾十年的辛酸底層生活經歷在演戲(黃渤也是),包貝爾則毫無生活體驗,他沒有經歷過普通人生活的痛苦,全靠空洞和浮誇來表現生活,《港囧》毫無生活氣息,死得活該。

到第四部《囧媽》,同樣是這個原因,戲劇衝突從第一部的階層差異,突然跳到了城市精英的母子矛盾,靠堆砌笑料推動劇本,強行撓觀衆胳肢窩搞笑,失去了生活就是失去靈魂,而王寶強,就是代表着中國普羅大衆的生活,失去了他,囧系列就變得寡淡無味。

同樣能有王寶強這種味道的,中國還有黃渤這個演員,但王寶強更適合扮演普通勞動人民,要麼憨厚要麼油膩,黃渤長得更猥瑣一些,更適合扮演黑社會成員、小流氓、痞子、混混這種邊緣型角色。

唐探系列跟囧系列犯了一樣的錯誤。

囧系列是在發揮王寶強的憨厚,唐探系列則是在發揮王寶強的油膩,我們看社會上大部分普通人羣,總是老實中帶着一點狡詐,剛好是王寶強所代表的兩面,是因爲活得艱難,缺乏經濟上的安全感,纔不由自流露出來的普通性格,徐崢這樣的精英型人物缺少這種痛苦,跟普通人有距離感,就難以跟大衆產生共鳴,所以囧系列只要缺少王寶強,就必崩無疑。

唐探1深度挖掘了唐仁這個角色,以及角色背後所代表的海外華人,使故事和人物在情感邏輯上立得住,所以口碑最好,也帶起來第二部和第三部,但到第二部第三部,質量也崩了。

第二部和第三部從“挖掘海外華人如何艱難生存+破案推理”,突然變成了“異域風情+破案推理”,這使得唐仁這個角色大變,從第一部的“可以理解的心酸”,變成了一個插科打諢的小丑,一個讓人略生反感的中年油膩男,第一部的貪財好色,是建立在人物情感動機上的,是人物遭受過創傷後的表現,而第二部第三部反棄了對人物的探索,使唐仁簡單化、標籤化,從而使電影失去了情感的力量。

第二部的反派殺人,只是爲了成仙,沒有情感遞進,第三部的反派殺人,是突然增加的強行煽情,是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強加一段父女戲,前面根本沒有做足鋪墊讓觀衆投入感情基礎,所以法庭上的戲一出來,觀衆是錯愕的,一時都呆住了,不敢相信劇情突然這麼發展。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這部電影的名字,是他孃的叫《唐人街探案》!重點是唐人!是本土華人去到海外,而不是第三部這樣,爲了跟唐人街扯上關係,強行拉上兩個跟中國有一點關係的日本人帶入感情戲,這樣使觀衆沒有感情基礎,觀衆的情緒得不到共鳴,觀衆纔會不喜歡、不滿足。

說真的,把唐探2和唐探3裏的故事放到其它任何偵探劇的背景裏去,沒有絲毫違和感,因爲感情不在了,技術反正都是一樣的。

那麼《唐人街探案》系列到底該怎麼拍?

首先,要把唐仁這個角色充分調動起來,後面可以讓他作爲一個情感紐帶,連接一個又一個海外華人的生活故事,如果唐仁沒得挖,那就挖其他海外華人的故事,讓一個一個華人,鮮動生活地演繹在海外如何艱難地生存下來,這裏面一定有大量感人的素材、奇詭的經歷,這樣貼近生活才能打動觀衆、引導觀衆。

其次,再將華人的海外生活史,關聯到一個又一個破案故事裏,這樣故事既妙趣橫生,又接了地氣,就不會讓唐仁這個角色越來越單薄,越來越讓人討厭。

很可惜,囧系列跟唐探系列都不打算走這條路了。

囧系列現在已經變得支離破碎,基本可以宣告死刑,徐崢是不可能憑一己之力拯救這個系列的,他不是這個系列的靈魂。

而唐探系列,雖然沒有打算走高質量情感路線,但至少摸索出了“異域風情+破案推理”這條商業路線,並在帶出“Q”這個組織後,準備玩柯南那一套了。

可以預見,唐探系列將越來越熱鬧,大明星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流水線化、標準化、模式化。

唐探系列已經從第一部的“從海外華人的生活史中遇到感動,順便破個案”,定位成“讓你嗨、讓你狂,讓你春節爽爽爽,順便破個案”這種模式。

相比之下,唐探系列終究比囧系列要更有戰略眼光一點,後面幾部,也將越來越弱化王寶強,而重點推偶像型人物劉昊然,讓劉昊然擔綱整個系列,雖然失去了生活,但至少保證了商業化的延續性。

其實如果能保證唐探系列走向商業高度,也是極好的。

唐探3是一部充滿了成熟商業味道的作品,其編、演、導、宣都流露出穩健的、成體系的操盤感,雖然偵破過程也算不上高質量,但也在普羅大衆可以接受的邏輯範圍,這種高水平的商業電影的出現,比中國某部電影拿個金棕櫚、金熊獎更有意義得多,它表明中國商業電影體系的成熟,表明這種電影事業是可以延續的,電影人才也將源源不斷地進入這個產業,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總的來說,唐探3在質量確實有下滑,但在商業上,又做得足夠好。

今年春節檔,無論是《唐人街探案3》、《刺殺小說家》、《你好,李煥英》、《人潮洶湧》、《哪吒重生》都在質量上達到了一定水準,可以說中國電影產業呈現出井噴勢頭,在票房上,在我們開始陸續有電影闖進10億美元這個區間,足以撼動向來高傲的好萊塢,巨大的市場將催生資本和技術的進入,中國電影肯定將會越來越好,並將迎來一段美好的黃金期。

就如同這些年我們的國家,在歷經種種磨難後,也一定會一步步越來越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