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一直是一個耗油量巨大的產業,隨着世界對旅行、工業和日常生活要求採用新的、更可持續發展的方式,航空業也不甘落後。當空客和波音等大型飛機公司專注於最大限度地減少燃料消耗時,其他新創公司則看到了超音速飛行的潛力。

  那麼,問題來了,公務航空的下一步是什麼?是要零排放,但飛得比較慢,還是要突破燃油動力飛機的超音速障礙,在幾個小時內環遊世界?

  

  

  

  從2021年開始,大部分國際航空運輸將受到國際航空碳抵消和減排計劃的約束,要求飛機運營商購買碳抵消作爲對其碳排放超過2020年基準線的補償。因此,與以化石燃料爲動力的飛機相比,零排放的飛機將是一個更便宜的選擇。同時,可持續性運營的飛機可以推動社會走向循環經濟,進一步降低對石油和天然氣等有限資源的依賴。

  另一方面,超音速飛行帶來的好處也同樣重要。能夠在5-6小時內彌補倫敦和悉尼之間的差距,可以加快經濟的發展,不僅支持全球的繁榮,而且從長遠來看也有利於行業的發展。不過以目前的技術,超音速飛行可能還不具備環保可持續性。

  因爲能打破音速障礙的飛機大多配備4臺、耗油量大的噴氣式發動機,因此耗油量是顯而易見的。此外,超音速飛機大多是作爲VIP或私人運輸設計的,只承載少數乘客,這就大大增加了每位乘客承擔的飛行油耗。因此,除非科技創新能讓超音速飛機配備氫燃料電池或其他環保推進方式,否則超音速飛行有速度優勢,卻很難成爲一種可持續性的選擇。

  也許最好的解決方案不是在零排放飛機或是超音速飛機中做選擇,而是綜合這兩種方案。 “雖然綠色飛行這一主題在當前環境下被高度關注,但飛機燃料或推進能源的可持續性遠不是未來綠色商務航空的唯一因素。 擁有可持續運營的基礎設施將與運營零排放飛機同等重要。 在日常運營中實施優化,研究減少浪費的新方法,採用循環經濟的做法,應該是公務航空在未來幾十年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目標。 ”Jet Maintenance Solutions首席執行官Vytis Zalimas評論道。(中國民航網)

  編輯|邢 路

  審覈|程 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