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礦山修復緩慢、披上“迷彩服”造假,中鋁、中建材集團挨批

記者 | 席菁華

根據生態環境部披露,日前,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已全部公開。

2020年8月30日,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開啓,對北京、天津、浙江等三個省(市)和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鋁集團)、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建材集團)兩家中央企業開展督察進駐工作,並對國家能源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兩個部門開展督察試點。

據生態環境部公開披露,相較於第一輪督察,此次督查範圍除了各省區市的黨委和政府,還增加了“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承擔生態環保任務較重的中央企業”。

生態環境部稱,過去央企一直是環保工作的“法外之地”。這次督察,任務之一就是提高央企對於環保工作的重視程度。

督察反饋結果顯示,中鋁集團、中國建材集團兩家央企,均存在環保思想認識不到位、工作推進不到位,以及環境違法和污染突出的問題。

中鋁集團是一家大型鋁生產經營企業,成立於2001年,主要從事礦產資源開發、有色金屬冶煉加工、相關貿易及工程技術服務等,是全球第一大氧化鋁供應商,及第一大電解鋁供應商。

中國建材集團成立於1981年,是全球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

督察組提出,中鋁集團生態環境管理壓力傳導不到位。中鋁集團礦山生態修復和土地復墾任務極爲繁重,但集團各部門職責分工卻未涉及相關內容,導致該項工作在集團層面長期無人抓、無人管、無人查。

其中,中鋁礦業有限公司鄭州地區2020年計劃修復礦山1820畝,截至督察時僅治理638.5畝,進度緩慢。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貴州分公司礦業公司違法佔用林地問題突出。例如,壇罐窯鋁礦2014年10月至2016年7月未經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違法佔用林地375畝開採鋁土礦,至今未辦理林地使用手續;2018年以來又先後四次越界開採,造成林地和植被破壞。

作爲以礦山資源開發爲主業的中央企業,2017年至2019年,中國建材集團黨委常委會極少研究部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督察組現場抽查的103座礦山中,有51座存在超量開採、越界開採、修復治理不到位等問題。

督察組指出,中國建材集團下屬中材漢江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位於陝西省秦巴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內,以治理爲名,行開採之實。

中國建材集團下屬漳縣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在長期違法開採且未嚴格履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義務的情況下,用給礦山披上“迷彩服”的辦法營造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假象。

通過瞞報、虛報等欺騙手段,漳縣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使下屬苟家寨石灰岩礦於2020年1月列入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騙取社會榮譽,性質惡劣。

漳縣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還在採礦權範圍外越界開採約36公頃,違法開採石灰石1400萬噸,越界開採區域原有生態環境損毀殆盡。

此次督察中,政府部門首次進入督察範圍。

督察組指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習慣 “地方上報、部門審覈”的傳統工作模式,在政策頂層設計和工作總體謀劃上做得不夠。

對毀壞林地、破壞草原、侵佔自然保護地等林草領域突出問題和監管難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強調客觀因素多,反思主觀問題少,沒有從創新工作機制和監管方法等方面謀出路,有關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

煤炭減量是此次督察反饋的重要內容之一。

督察組指出,國家能源局在煤電項目佈局中體現煤電基地建設導向不夠,也未嚴格控制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地區煤電新增產能,導致“該建的沒建、不該建的建了”。

督察組還提到,天津市對控煤減煤工作存在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夠的問題,在提前完成“十三五”煤炭消費量控制目標後,市發展改革委不再下達減煤任務。2019年,除了九家主力燃煤電廠,其他規上企業煤炭消費量較2018年增加44.06萬噸,對當地大氣治理工作帶來不利影響。

督察組反饋稱,天津全市工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運輸結構偏公問題依然突出。在煤炭消耗量較大的情況下,有關部門不顧國家煤電規劃建設風險紅色預警,先後投運三臺煤電機組,外受電比例從2017年的26.04%下降至2019年的23.39%,在京津冀地區墊底。

在對三個省市的督察中,督察組重點提出三省市在水、固廢污染防治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督察組提出,天津市對垃圾滲濾液處置等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指出的老大難問題整改落實不力,固體廢物污染治理也存在漏洞,全市僅一家表面處理(酸性)污泥處置單位,且長期無法正常運行,存在較大環境風險。

浙江省固體廢物歷史遺留問題整治不徹底,新的違規傾倒問題仍在發生。北京市農業農村、水務、城管等部門在推進農村污水、垃圾收集處理方面抓得不緊,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農村地區污水收集處理率僅爲42%。

按照此前環境部公佈的計劃,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計劃用四年時間完成,前三年仍然是常規的全面督察,最後一年開展“回頭看”。

生態環境部1月29日通報,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累計向被督察對象交辦舉報問題10558件。截至1月25日,已辦結8766件,立案偵查131件,問責283人。

據《經濟日報》1月18日報道,生態環境部表示,中國將明確地方、行業的達峯目標和實施方案,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峯。同時,也將強化監督考覈,將達峯行動有關工作納入中央環保督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