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交通部今年將開展京滬高速磁懸浮工程研究

3月23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下達2021年交通運輸戰略規劃政策項目計劃的通知》,對今年重點戰略規劃政策項目進行公示。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今年新開項目中,有一項爲“京滬磁懸浮高速鐵路工程研究”,這是國家層面首次提出有具體線路走向的高速磁懸浮研究項目。

該項目由交通部強國辦主管,承擔單位爲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研究經費20萬元。

今年2月份,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下稱《綱要》),其中提到,要研究推進超大城市間高速磁懸浮通道佈局和試驗線路建設。

參與編寫《綱要》的交通部綜合規劃司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相關單位會按照《綱要》的目標部署啓動這項工作,並且作爲重點任務推進。

上述人士表示,目前高速磁懸浮技術還處於研究階段,還需要提升技術成熟度、加強經濟性比較、強化可行性分析,並考慮與現有輪軌高鐵運營之間的關係。“現在是研究推進,等具備一定條件後纔可以建設和運營。”該人士說。

多地規劃高速磁懸浮

除了此次交通部提出的京滬高速磁懸浮規劃研究,多地地方政府也提出了高速磁懸浮規劃。

今年2月份,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發佈的《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年)》提到,要預留京港澳高速磁懸浮和滬(深)廣高速磁懸浮通道。其中京港澳高速磁懸浮在廣東省內的走向計劃從韶關-廣州-珠海,滬(深)廣高速磁浮計劃從汕頭-汕尾-深圳-廣州。

此前,廣深高速磁懸浮已在進行研究論證。中國工程院對此開展了工程預可行性研究,初步確定四條備選方案,方案一是西線經廣州站,二是西線經珠江新城,三是東線經前海,四是東線經福田。

去年12月,安徽也提出“謀劃研究G60科創走廊高速磁懸浮交通系統”。安徽省表示,爭取國家在G60科創走廊佈局高速磁懸浮交通通道,並先行啓動合肥-蕪湖(江北新興產業集中區)試驗工程研發建設,逐步推動G60科創走廊高速磁懸浮通道全線建設,實現區間內1小時通達。

所謂G60科創走廊,指的是上海、嘉興、杭州、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9個城市形成的區域發展帶。目前上海至合肥高鐵最短耗時在2小時左右。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到,將“積極審慎開展滬杭等磁懸浮項目規劃研究”,滬杭磁浮此前也有很多討論。

成都在東部新區的規劃中提到,將“聚焦國際鐵路通道和國際鐵海聯運通道建設,前瞻性佈局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其中前瞻性的交通基礎設施指“預留以600-800公里時速直達重慶的超高速新制式鐵路通道”。

海南省2019年曾研究海口到三亞新建軌道交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車就是備選方案之一。

樣車尚待測試

車輛方面,目前已有兩款國產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列樣車下線。一款由中國中車研發,樣車於2019年5月在青島下線,2020年6月該車在上海同濟大學成功試跑。另一款由西南交大研發,工程樣車於2021年1月13日在成都下線。

中車磁懸浮列車研發團隊人士告訴界面新聞,下一步的計劃是修建一條實際的線路進行測試,線路長度至少需要50公里。“正在積極與各地聯繫,會結合地方政府和國家部委的情況統籌考慮,選擇線路在何處落地。”該人士說。

西南交大研發團隊同樣在尋找落地線路。界面新聞從西南交大研發團隊瞭解到,今年1月樣車下線後,下一步團隊將尋求建設30-50公里試驗線。

根據項目進展,待磁懸浮樣車在50公里左右的試驗線路上測試完成後,纔有可能修建更長的商業運營線。而如京滬、京港澳、滬廣等數千公里的線路,還需要考慮成本、客流等更多因素,落地難度更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