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年虧損80億歐元,雷諾能否實現自救?‘2020年財報解讀’ 

實習記者 劉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於建平 北京報道

在經歷歷史性虧損後,雷諾汽車恐怕要成爲2020年最慘車企之一。其2020年財報顯示,2020財年雷諾淨虧損額達到80億歐元。雷諾集團2020年的全球銷量爲295萬輛,營收435億歐元,同比下降21.3%。

面對如此嚴重的虧損,雷諾方面認爲,除了疫情影響外,絕大部分源於日產汽車的拖累影響。據資料顯示,雷諾集團現持有日產汽車約43%的股份,是日產的第一大股東,日產汽車的利潤貢獻一直是雷諾集團一個重要收入來源。而就財報來看,2020年日產銷量爲403萬輛,同比下滑22%,虧損達49.7億歐元,佔雷諾集團80億歐元虧損額的60%以上,直接拉低了雷諾的利潤率。

日產拖累業績

其實,雷諾汽車在2019年就已經出現虧損,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雷諾營業收入爲555.37億歐元,同比下滑3.3%;營業利潤爲21億歐元,同比下滑30%。2019年雷諾的營業利潤率爲4.8%,低於上年的6.3%。此外,雷諾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爲負1.41億歐元。而2020年雷諾的虧損額繼續擴大。

事實上,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是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2020年的銷量高達780萬輛,但如此強大的聯盟體爲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虧損?原因就是2020年這三家車企都出現了銷量下滑,進而導致業績下跌。

數據顯示,2020年雷諾、日產、三菱的銷量分別下降21%、22%、30%。三巨頭中拖後腿的顯然是日產,因爲雷諾集團直接持有日產超40%的股份,日產的大幅虧損導致雷諾集團業績大跌。

從財報來看,雷諾集團的虧損主要發生在2020年上半年,佔到全年虧損的90%以上。雷諾集團在2020年下半年營業利潤率爲3.5%,汽車運營現金流爲正,實現了該計劃20億歐元總目標的60%,超額完成了原先設定的30%的目標。

而爲了解決虧損難題,2020年5月,雷諾提出了有關成本縮減的戰略計劃,其計劃在三年內減少20億歐元以上的固定成本。此外,雷諾還做出了包括裁員,行政和營銷成本等一系列優化動作。

另外,雷諾在最近一份對外聲明中表示,已向戴姆勒集團出售了所持有的全部1640萬份戴姆勒股份,約佔戴姆勒股份的1.54%。關於資金的用途,雷諾方面的解釋是“將加速汽車業務的財務去槓桿化”。很明顯,雷諾此舉旨在獲取更多資金,以緩解壓力。

雷諾汽車CEO盧卡.德.梅奧表示:“考慮到衛生危機和電子元件供應短缺的未知因素,2021年將會很困難,首要任務是盈利能力和產生現金。”

雷諾集團制定的全新財務目標顯示:到2023年,集團營業利潤率將達到3%以上,累計汽車經營性自由現金流(2021-23年)約30億歐元,並將投資(研發和資本性支出)降低到收入佔比的8%左右。到2025年,集團經營性利潤率至少達到5%,累計汽車經營性自由現金流 (2021-25年)約60億歐元。

不過,從2021年雷諾開年的銷量來看,依舊不甚理想。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發佈的數據,2021年2月,雷諾集團銷量同比下滑29%,雷諾品牌同比下跌35%,達契亞(雷諾集團旗下品牌)則同比減少14%。

重塑在華商業模式

雖然身爲一家歷史悠久、世界著名的汽車製造商,但雷諾集團在中國的市場表現顯然並不盡如人意。中國作爲全球的最大的汽車市場,對於任何一家車企來說都是不可忽視的存在,但雷諾沒能把握住在華髮展的重要契機。

2020年4月14日,東風汽車集團發佈公告:雷諾將其持有的東風雷諾50%股權轉給東風汽車,東風雷諾停止雷諾品牌相關業務活動。雷諾正式退出了中國燃油乘用車市場。

在退出中國燃油車市場短短的7個月後,雷諾CEO盧卡•德•梅奧表示,雷諾集團的雷諾、Dacia將大規模重組,總有一天雷諾集團將重回中國市場。

在宣佈東風雷諾重組的同時,雷諾集團還發布了中國市場全新戰略,將聚焦於電動汽車和輕型商用車,其中電動車業務將通過易捷特新能源和江鈴集團新能源兩家公司開展,輕型商用車業務將通過華晨雷諾開展。

2021年1月,盧卡.德.梅奧正式發佈了“Renaulution”戰略規劃,旨在將雷諾的戰略重心從追求銷量調整爲更加重視價值創造。這一面向未來五年的戰略規劃共分爲三個階段同時啓動,其中“復興”階段持續到2023年,主要專注於利潤率和現金創造;“變革”階段則從2025年起,雷諾商業模式將轉向科技、能源和移動出行。緊接着在3月1日,雷諾集團調整中國經營組織架構,前大衆汽車高管蘇偉銘正式出任雷諾中國首席執行官。

接下來,在雷諾汽車的“Renaulution”戰略規劃框架內,雷諾集團將重塑在中國的商業模式,利用在中國的資產,同時藉助中國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系統,爲中國及全球市場開發新的移動出行解決方案。

對於雷諾接下來在中國的業績表現,還有待於市場給出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