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果殼

想象一下,有位朋友對你說:“我有一個朋友,他身上發生了這樣那樣的事……整件事讓我覺得很崩潰……這個故事說明,你不能什麼都想要。”

問:這段話到底提到幾個人?

乍一看,這是個簡單的語用問題:第一人稱的“我”,說話人用來指自己;“我有一個朋友/他”,這是個第三人稱,不在談話現場,說話人用來指故事的主角;還有一個第二人稱的“你”,看起來是指這場談話的另一位參與者,所以一共是三個人。

不過只要情商在線,你會發現這些代詞都很微妙——這位朋友說的“他/一位朋友、我、你”,可能都是指他自己。

“我有一個朋友”到底指誰,這個問題可以保留給情商界。不過“你”的用法,倒真是個語用學問題。至少在英語裏,“You”這個詞不僅用來指談話人面對的具體對象,也常被用於泛指任何人(漢語也有這個用法[注1]),比如“你有所得,亦有所失”(You win some, you lose some),“你不是一直能心想事成”(Some days you get the bear, other days the bear gets you)。在這些用法中,“你”都不是指談話中的另一人,而是泛指不特定的任何人。

注1:漢語中也存在泛指“你”的用法。例如《朱子語類》中有這麼一句:“如一江水,你將杓去取,只得一杓;將碗去取,只得一碗;至於一桶一缸,各自隨器量不同,故理亦隨以異。”這一用法在當下也很常見,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廣告中的“你要喝果汁”等。

阿甘媽媽的這句名言我們都很熟悉。|電影《阿甘正傳》

於是問題來了:“你”作爲泛指,僅僅是個語言學問題嗎?社會心理學家也對這個話題感興趣,通過人們使用語詞的方式,他們追尋人們的認知過程:在現實生活中,你什麼時候纔會使用泛指的“你”呢?這個用法對你又有什麼意義?

密歇根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博士奧利安娜•奧維爾(Ariana Orvell)主持了一系列“第二人稱代詞隱藏屬性”的研究,驗證了人們確實會把“You”當泛指用,而且還不是隨便用的:有時候,他們嘴上說的是“你”,語義上指的是“任何人”,心裏想的是“我”

你應該用錘子幹什麼?

這篇論文發表於《科學》雜誌,一共介紹了六個相關實驗,參與人員將近2500人。在最初幾個實驗中,人們被隨機分配到兩組:標準組和偏好組。標準組會被問到一些規範性的問題,比如“你應該用錘子幹什麼?”偏好組的問題則是個人化的:“你喜歡用錘子幹什麼?”看起來,標準組的“你”是泛指,偏好組的“你”是特指回答問題的人。

研究者們假定,如果回答者理解了這種語境,標準組會更傾向於使用泛指的“你”來回答問題(“應該用錘子敲釘子”),而偏好組會更多使用第一人稱單數來回答問題(“喜歡用錘子修修小東西”)。實驗結果證明了這個假設,在標準型問題中用“你”來回答的人,和在偏好型問題中用“我”來回答的人,數量都顯著多於另一方。[注2]

注2:原論文及實驗設計均爲英語,在錘子的例子中,原問題爲“what should you do with hammers”,典型回答是“You should pound in nails”,由於漢語使用主語的習慣有所不同,同類問題和回答在漢語語境中未必會出現這麼多“你”。

這個結果不僅說明人們確實會把“你”當泛指來用,而且提示,人們這時談論的往往是和客觀對象相關的日常行爲。換句話說,當使用泛指“你”時,說話者是在總結規律或者陳述標準,認爲“一般都是這樣的”。

你喜歡用錘子幹嘛?|圖蟲創意

不過,這個結果和我們的常識不太一致:我們可能都聽過別人抱怨說,“有些人就是無藥可救,你得放手”,或者“沒有什麼人是你一開始就能看清的”。在這些語境中,人們所說的“你”顯然也是沒有明確對象的泛指,但這裏說的並不是錘子釘子那樣平常的小事,而是私人的深刻感受——卻使用了泛指的“你”。

爲什麼人們在說自己的倒黴事時,更傾向於用一般性的人稱代詞?

用“你”討論自己的壞經歷

有助於總結教訓

研究者假設,當人們遭遇消極體驗時,他們會更喜歡使用抽象的泛指“你”,而不是具體的“我”,是因爲這能使他們擺脫個人的視角,用更客觀的方式總結教訓,把私人的痛苦放到普遍現象中理解。根據這一假設,他們設計了另一組實驗。

談論痛苦的經歷時,我們更傾向於用“你”

首先,他們要求被試寫下自己的某次經歷。正如他們所預測的,人們在談壞體驗的時候,“你”出現得更多。在被要求寫下消極經歷的被試中,超過一半使用了泛指“你”至少一次,而在寫下中性經歷的人當中,這個比例只有6.3%。

下一個問題是,是消極經驗本身激發了人們使用泛指“你”的行爲,還是他們在嘗試從中尋找意義,所以才用了泛指“你”? 

回憶一次痛苦的經歷|圖蟲創意

在接下來的實驗中,研究者把被試分爲三組,要求“教訓組”回憶一次痛苦經歷,並寫下自己從中總結的教訓;“情感組”同樣被要求回憶某次痛苦經歷,但只要寫下他們當時的情感體驗;第三組是對照組,他們要回憶的是一次中性的經歷。結果,45%的“教訓組”成員至少使用了一次泛指“你”,“情感組”的比例是10.1%,而對照組是2.5%。

當壞事情發生時,人們希望能夠理解發生了什麼。”奧維爾寫道。使用泛指的“你”似乎給人們提供了這樣一種心理力量,讓他們能夠超越個人感覺,找到壞事發生的意義所在,或者至少從中總結出教訓——“這不是我的問題,這可能會發生在任何人身上。”這種把自己當外人的模式,能使他們和糟糕回憶保持更大的心理距離,並從中總結經驗和教訓。在這裏,泛指“你”不僅表達了語義,還參與了我們的心理反應機制,幫助人們面對和處理問題。

這一研究結果是否能幫助人們更好地面對壓力和痛苦?研究者表示,據此總結治療策略尚爲時過早。不過研究確實發現,要求人們思考自己痛苦經歷的教訓,能使他們獲得更大的心理距離。既然那麼多人在壞事發生之後會自覺地使用泛指的“你”來幫助自己從中恢復,那麼建議他們想一想,總結自己能從中學到什麼,可能也會有所助益。

漢語使用者的啓發

對現代漢語使用者來說,這篇論文可能還有些其他的啓發。

漢語裏泛指“你”的用法雖然也廣爲接受,但恐怕不像英語表現得這麼典型。回想一下開頭提到的諺語:“(你)有得必有失”,“(你)總有不如意的時候”。在漢語中,通常我們不會把那個“你”給說出來。

這可能和漢語中“你”作爲第二人稱單數時的使用策略有關:當談論消極事物如傷痛、錯誤或損失時,爲了照顧對方的感受,漢語使用者更容易迴避使用特指的“你”,用省略主語、第三人稱或者“我們”來代替[注3]。換句話說,在談論面前這個人的不幸遭遇時,我們會更謹慎地使用“你”。

注3:在談論對方不幸或不快的事,或者表達批評態度時,人們會避免直接說“你”。比如表達對傷痛關心的:“牙還疼嗎?”“奶奶的病情怎麼樣了?”批評的:“我們還可以再努力一些。”或者警告/責備的:“蛋糕都被某人偷喫了!”來源:《語用學十二講》

所以,現在你知道了一個語用學的小祕密:當你的朋友掐掉主語講道理時,他可能確實在對你說話,委婉地提出安慰、關心或建議;而當他分享了一次自己的不幸經歷,並且以“你應該……”總結時,你要知道,他其實是在努力沉澱和反思自己的遭遇……

“不是說你!是我!”

參考文獻

[1]Ariana Orvell, Ethan Kross, Susan A。 Gelman。 How “you” makesmeaning。 Science, 24 Mar 2017: Vol。 355, Issue 6331, pp。 1299-1302 DOI: 10.1126/science.aaj2014

[2]Lydia Denworth。 It‘s Not Me, It’s You。 

[3]李捷,何自然等。 語用十二講。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1

[4]George Yule。 Pragma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