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沙點亮“灣區創新燈塔”:超兩千億元簽約項目如何譜寫新故事?

作者:李振

面向“十四五”,南沙提出朝着“灣區創新燈塔、改革開放標杆、全球服務樞紐、未來城市典範”的願景大步邁進。一城(南沙科學城)、一島(國際金融島)、一論壇(大灣區科學論壇)、一“特區”(國際化人才特區),廣州南沙正在悄然點亮“灣區創新燈塔”。

據悉,3月30日,“打造灣區創新燈塔,成爲未來城市典範”2021廣州國際投資年會南沙專場活動將在南沙舉行,南沙將用超兩千億元規模的簽約開啓“十四五”新篇章,世界將看見南沙企業引得進、留得住、扎得深的新故事。

“百年科學城”撐起科創雄心

攻城拔寨、萬樁齊發。3月,南沙2021年“攻城拔寨”重點項目建設誓師大會上,“南沙即將造火箭、上太空”的消息迅速“出圈”。當日,南沙宣佈重大基礎設施、現代產業、社會民生、城市更新共四大類202個項目、年度投資910.6億元,涉及總投資達6200多億元。

早年人們印象當中偏居一隅的南沙,何以有如此大的魄力和手筆?細尋究竟,可知端倪。南沙在科技創新和現代產業的佈局早已下好“先手棋”。

一年多前,南沙科學城的出現令科創人士激動不已。這座總面積99平方公里的科學城,提出了要建設“百年科學城”的“小目標”。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廣州首次將“強化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放在了首位,由此可見廣州“加碼”科創的決心。

南沙逐步形成南沙科學城和中科院明珠科學園爲主陣地、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省實驗室爲原始創新主力軍、以冷泉生態系統、高超聲速風洞、極端海洋科考設施3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爲前沿研究戰略支撐、以多個高水平研究院爲技術供給主平臺的“1+1+3+N”科技創新平臺體系,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

而自貿片區掛牌以來,廣州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廣州智能軟件產業研究院等研發機構先後掛牌成立,廣州超算南沙分中心開通運行,華南唯一的國際IPv6根服務器在此建設,小馬智行、雲從科技等明星科技企業相繼落子。華南技術轉移中心獲批全省首個科技創新服務體系試點,已吸引770多家科技服務機構進駐,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產業化基地啓動建設,第三代半導體形成全產業鏈集聚,“廣東醫谷”獲評國家級孵化器,省級新型研發機構佔全市22%,僅去年一年南沙高新技術企業數、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數就分別增長51%、88%。

千億級國際金融島全球“吸金”

南沙明珠灣核心區橫瀝島尖,圍蔽的工地裏吊臂起落、機器轟鳴,投資千億級全國首個國際金融島將在這裏崛起。

早於自貿片區掛牌之初,南沙便開始探索特色金融發展之路。跨境金融、航運金融、綠色金融、融資租賃、商業保理、股權投資、金融科技等七大特色金融突飛猛進,全面提升金融對實體經濟服務效率和水平。

2020年,南沙金融業增加值爲155億元,同比增長6.5%,GDP佔比8.43%;新增租賃飛機24架、船舶16艘,累計交付飛機158架、船舶80艘;目前已有上市公司9家,新三板掛牌公司8家;累計落戶金融企業達6585家,比自貿區掛牌前增加54倍。

廣州期貨交易所2021年2月正式落戶南沙,成爲我國第一家混合所有制的交易所。目前,廣州期貨交易所各項籌設工作正全力推進,將立足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綠色發展,秉持創新型、市場化、國際化的發展定位,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和國家“一帶一路”建設。

2017年,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落地南沙,會址建成後,其全球年會將穩定在南沙舉辦。以IFF永久會址爲基礎,南沙將打造全國首個國際金融島——位於南沙明珠灣核心區橫瀝島尖南側,佔地面積約2.27平方公里,項目規劃總建築面積約570萬平方米,總投資額不低於1000億元。

“南沙國際金融島將通過引入主權財富基金、風險投資、科技金融、金融信息服務、投資諮詢、學術研究等金融高端要素資源,打造面向國際的包含居住、商業、文化娛樂等配套齊全的高端金融產業集聚區。”南沙國際金融島(廣州)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良軍表示。

金融服務平臺爲企業投融資“牽線搭橋”。上交所資本市場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基地落戶南沙,截至去年末,基地爲南沙區內100多家投資機構對接了40多個有股權投資需求的項目企業;引導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區內項目36個,共計投資達153.8億元。

科學論壇對接國際前沿

南沙再將迎重磅平臺—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落戶南沙。

論壇永久會址位於明珠灣起步區靈山島尖東側。規劃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將建設會議中心、展覽中心和服務酒店。以論壇永久會址爲基礎和核心,完全可以打造出一個與“金融島”相得益彰的“科學島”。

高端人才交流頻繁,區位便利、交通便捷對於人才來說尤爲重要。從選址可以看出南沙科創佈局的“巧妙用心”。在地圖上看,永久會址距離南沙樞紐10公里,距離慶盛樞紐12公里,距離深圳寶安機場32公里。

更值得注意的是,永久會址距明珠科學園一期僅約4.5公里,與IFF永久會址隔水相望。這也意味着,科學論壇可成爲明珠科學園科技交流功能的重要渠道和展示窗口,也將和國際金融島實現深度互動,激發“科技+金融”雙輪驅動效應。

首屆大灣區科學論壇也將在南沙拉開帷幕。大灣區科學論壇將爲南沙帶來什麼?

論壇的召開,將有助於匯聚全球頂尖科學家資源和廣泛聯絡核心科學機構,推動我國更好地融入國際創新網絡、深度參與全球創新治理,推動提升我國國際話語權。南沙也將藉此提升科技創新的“影響力”和“顯示度”,更好服務“三區一中心”建設,積極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重要節點,爲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作出南沙貢獻。

擘畫科技創新藍圖,南沙構建立足創新、引領時代的產業生態圈。

汽車產業產值超1300億元,廣汽豐田、恒大汽車將打造新的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羣。龍穴造船基地產能達558萬載重噸,是我國三大造船基地之一。認定高新技術企業682家。集聚500多家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企業,培育出雲從科技、小馬智行、暗物智能等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落戶了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產業化基地、復旦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學產業基地等一批重大產業平臺和項目。

打造人才發展高地

牛年之初,廣東省大灣區2021年1號文撐南沙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天下英才目光匯聚南沙。

“國際化人才特區要在‘特’字上下功夫。”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原院長吳江說。《廣州南沙新區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推進人才工作綜合授權改革,今後省出臺的人才支持力度更大的政策普遍適用於南沙,實施差異化人才戶籍政策,境外人員可擔任國企等單位的法人,擴大外國人才簽證發放範圍、試點技術移民,新增10000套人才公寓和共有產權房等一系列先行先試舉措,改革措施、培養機制、人才使用、跨境流動、保障服務等多個方面都相當“特”。

目前,南沙高層次人才加快集聚,共集聚院士28人,是2015年的5倍,省“珠江人才計劃”團隊4個,引進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37名,是2015年的3倍;集聚高端領軍人才和骨幹人才11429人、是2015年的8.9倍。向600多名海內外人才發放廣州人才綠卡,2020年發放人才獎勵5.3億元,是2015年的11.7倍。

“百年科學城”“千億金融島”“大灣區科學論壇”“國際化人才特區”之間碰撞出的創新火花,期待點亮“灣區創新燈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