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磅三連!廣東破題區域發展不平衡,珠海、湛江、汕頭獲新定位

作者:於長洹

廣東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將迎來深刻變化。

3月29日,廣東省連發三份重磅文件,支持珠海、湛江、汕頭三市發展。三份文件進一步明確了三個城市未來的發展定位,並根據其定位規劃了發展路線圖。

按照文件內容,廣東將把珠海打造成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汕頭的定位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活力經濟特區,湛江作爲省域副中心城市,將被打造成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爲全國經濟第一大省,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一直是廣東的軟肋。廣東針對珠海、湛江、汕頭三市推出“量身定製”的政策,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有助於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

提升城市發展能級

同一天,廣東省連發三份文件,針對珠海、湛江、汕頭三市推出“量身定製”的“大禮包”,政策扶持力度可見一斑。

在受訪專家看來,廣東的這一舉動,其實並不令人意外。廣東省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曾指出,要將珠海打造成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支持汕頭、湛江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

長期以來,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制約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出臺的三份意見,立足把珠海、汕頭、湛江三市改革發展放到全省推進珠西崛起、兩翼齊飛的戰略格局中系統謀劃,推動三市在“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沿海經濟帶已經成爲廣東發展的新主戰場,珠海、汕頭、湛江三市均是沿海城市,廣東專門出臺文件支持這三個城市發展,相當於是找準了發展沿海經濟帶的抓手。”

對於三個城市的未來發展,廣東省均給出了明確的定位,併爲其規劃了發展路線圖。

對於珠海,廣東省明確其定位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到2035年,城市綜合競爭力大幅提升,澳珠極點帶動作用顯著增強,建成民生幸福樣板城市、知名生態文明城市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

對於湛江,廣東省明確其定位是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到2035年,省域副中心城市基本建成,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位居全省前列,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作用充分顯現。

汕頭則被定位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活力經濟特區。廣東省同樣明確了汕頭的發展目標:到2035年,省域副中心城市基本建成,經濟綜合實力和城市競爭力位居沿海開放地區前列,成爲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活力經濟特區。

陳鴻宇分析稱,廣東省此前謀劃了五大都市圈,這五大都市圈的核心分別是廣州、深圳、珠海、汕頭、湛江。廣東目前擁有廣州和深圳兩大中心城市,而其他三個都市圈發展相對滯後。在這樣的背景下,廣東出臺文件支持珠海、湛江、汕頭三市發展,一個重要的考量,就是要激活另外三大都市圈。

“通過政策的賦能,廣東省希望不斷提升珠海、汕頭、湛江的城市發展能級,打造新的發展增長極,帶動都市圈其他城市的發展,這樣廣東的五大都市圈就都可以活起來,有望破解區域發展不平衡難題。”陳鴻宇說。

海洋產業和數字經濟成新亮點

珠海、湛江、汕頭三市被廣東委以重任,而要實現未來的發展目標,需要有具體的抓手來支撐。

陳鴻宇表示,從幾份文件可以看出,廣東在爲三個城市明確定位和發展目標的同時,也明確了主要的抓手。“根據三個城市的實際情況,廣東量身定製了扶持政策,既體現了城市既有的發展優勢和產業基礎,又體現了新的發展理念,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三份文件均提出增強產業發展新動能,除了做大做強傳統優勢產業外,海洋產業、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也被寄予厚望。

對於數字經濟的發展,珠海將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省級信創產業示範區、5G產業園。廣東還將在珠海建設海洋經濟示範區,支持珠海打造環珠澳藍色海洋產業帶。

對於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廣東對汕頭的扶持包括:推動省重大產業項目向汕頭傾斜佈局,支持汕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和工業互聯網,發展海洋新興產業,推進海水淡化示範工程建設和關鍵技術國產化進程。

要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湛江除了建設世界級產業集羣外,也將推動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海洋產業發展方面,廣東將在湛江設立海洋生物基因資源、藥物資源庫,建設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基地。同時,規劃建設“粵西數谷”大數據產業園,在湛江打造數字經濟產業集聚區。

在廣東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萬陸看來,除了基礎設施的建設外,通過大項目帶動產業佈局,向產業價值鏈上游延伸,將是珠海、湛江、汕頭三市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各自發展目標的重要抓手。

構建協同發展機制

近年來,廣東一直在探索構建協同發展機制,蓄力增強都市圈輻射帶動作用,以空間格局的優化支撐區域發展的協調。

陳鴻宇認爲,廣東要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一定要有“圈”的思維。“圈”即建設都市圈,這就要求打破行政邊界。而突破行政區劃侷限,全面實施以功能區爲引領的戰略,正是廣東省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思路。

廣東省出臺的三份文件,從其中的表述來看,同樣透露出打破行政邊界、構築跨區域聯動協調機制的意味。

對於珠海,廣東將計劃推動形成珠澳全方位合作新局面,支持珠海創新粵澳合作開發橫琴模式,建立共商共建共管的體制機制;對於湛江,廣東將強化廣州—湛江“核+副中心”深度協作,大力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引領粵西地區協同發展;對於汕頭,廣東將支持建立健全深圳與汕頭深度協作機制,充分發揮深圳、汕頭兩市比較優勢,引領深圳都市圈和汕潮揭都市圈融合互動發展。

對於區域協同發展,廣東省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亦有表述:建立廣州與湛江、深圳與汕頭深度協作機制,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重要發展極。

在萬陸看來,廣東要破解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難題,還需要深化改革和機制創新,通過頂層設計激發市場活力,激發地方的探索意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廣東省出臺的三份文件,均提到了要賦予三個城市更大改革發展自主權。將按照能放則放、應放盡放的原則,依法將部分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以清單形式下放或委託三個城市實施。

陳鴻宇表示,“廣東省此次出臺的三份文件,通過強化頂層設計,爲珠海、湛江、汕頭三個城市賦權擴能,擴大了幾個城市的省級管理權限,在要素使用上提供了政策創新,這將是保障政策落地,實現三地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