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米官宣造車,首投100億人民幣,對市場有何影響

來源:看懂經濟

3月30日,小米集團公告:公司擬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爲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本集團首席執行官雷軍將兼任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的首席執行官。

隨後在小米新品春季發佈會上,雷軍表示:這一回,我將親自帶隊,這將是我人生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我很清楚,這個決定意味着什麼,我願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聲譽,再次披掛上陣,爲小米汽車而戰!

對此,“看懂經濟”邀請了幾名專家對此話題進行了深度解讀。

祁海珅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載

小米造車話題的火熱更多源於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關注,電動出行帶來的人工智能的新體驗、人們追求新生活方式帶來的物聯網技術變革和升級。

最近政府工作報告沒講新能源汽車,因爲不用再強調了,講不講都是發展重點,因爲傳統汽車沒法解決污染問題,未來人類社會一定是新能源汽車代替傳統化石能源汽車。

今年,中國來到一個巨大的時間點,小米造車也是開啓了中國民族汽車產業的新發展目標,迎合全球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驅動和全球低碳經濟新格局的出現,是在一個大的新能源發展氣候和大的脈新經發展濟脈搏下應運而生,發揮小米的數字技術、智能技術和互聯網創新技術優勢。

理解趨勢並舉旗“仰頭看天、抬頭看路、埋頭拉車”也許是對小米造車決定的真實寫照,小米的成長其也是源於對趨勢的理解,對周圍環境的理解,對於未來變化的理解。

胡勇

ExceedData戰略負責人

智能手機領域小米已經做到全球第三,剩下的發展空間已經不大,而智能汽車剛剛興起,是未來幾十年最具規模和想象力的市場,智能汽車是互聯網巨頭必爭之地。移動智能硬件+空間的組合,想象力太大,基於智能汽車會打造出新的美團、字節跳動等規模的新巨頭。

小米的優勢在於:①智能手機與智能汽車在通信、軟件和架構方面有一定的交叉重複部分,手機公司造智能汽車具備天然優勢,軟件人才又有新的用武之地;②小米的產品哲學、產品設計理念在汽車方面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小米的智能家居和手機可以與汽車結合,佔據用戶24小時;③小米生態鏈和小米的賦能式的發展策略適合汽車行業;④有強大的米粉基礎和與蘋果媲美的體驗店坪效比,小米汽車銷路優勢巨大。不足在於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方面的積累較少,對智能汽車複雜的軟硬件系統沒有太多經驗。從我個人觀點來看,相比於互聯網造車,更看好有硬件和IoT積累的小米。

對小米造車前景表示看好,入局時機說晚也不晚,創新者重來就是爲打破邊界而生。

楊波

通信高級工程師、戰略規劃專家

小米爲何要造車?

首先是因爲電動汽車本身很有潛力,市場是非常看好的。例如,蔚來、小鵬年年虧損,但是估值一路暴漲,而恒大一輛車都沒造出來,不妨礙港股騰飛,造車毫無疑問是資本喜聞樂見的有“想象力”的前景,對當前小米低迷的股票無疑是強心劑,從資本市場所需的“發展潛力”來看,小米需要造車。

而且小米在手機端的主要對手也在造車,車是未來全屋智能的一部分,所以小米造車,哪怕是合造,也能彌補這一環的缺失,可以有效的防禦對手的進攻,因此從業務發展上小米也需要介入車。

當然,小米及互聯網企業造車沒有任何優勢,原因主要是車是一個非常大的系統,需要積累。小米可能只能在車的智能交互方面,依託原來的手機智能的優勢,會有一些優勢,所以這個路非常的艱苦。

10年投入100億美元,從蔚來的發展前景來看,如果一切順利,這個數字應該差不多撐到車商業化。小米造車不是沒有機會,畢竟電動汽車屬於換一個賽道,完美規避燃油車技術上的不足。當然造車要不是那麼簡單,傳統的車企有品牌有內涵有技術,消費者也更信任一些。

小米擅長的商業模式,在車這個領域也可能會有用,看廣告聽廣告減免消費者的初期投資,在消費者能忍耐的範圍內應該問題也不大。而且小米的道路和華爲肯定不一樣,華爲遲遲不推出產品按照慣例一定是在突破電動汽車的核心競爭力技術,而且華爲的能力太強,通信、終端、雲、存儲、能源、系統沒有不擅長,是一頭很有潛力的雄獅。

顏景輝

北辰集團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

小米之前有過一些進軍新能源汽車細分市場的信息,如今已是塵埃落定。作爲老闆,雷軍已經正式兌現了這個諾言,而且這個決心很大。

個人認爲,小米之所以進入新源汽車這個細分市場,與整個世界的節能減排、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的願景規劃裏邊都提到了新能源汽車,有很大關係。

現在碳中和政策以及其他一些向世界進行的承諾,堅定了小米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決心。同時,跟整個世界的經濟發展和中國對於新能源汽車持續的政策導向,毋庸置疑是有密切關係的。

小米和百度滴滴等造車新勢力相比,各有千秋,優勢在於他其實屬於科技企業,科技企業在現金、汽車新三化也就是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這塊,有先天的優勢。

特別是智能網聯、自動駕駛這塊兒,實際上是汽車包括新能源汽車今後提升非常大的一個方面。小米在這方面恰恰就是獨特的有別於百度滴滴這樣的一些互聯網企業,體現出更加明顯的優勢,在市場上增強它的核心競爭力。那麼他的劣勢是,他在市場和資本的運作上,還是要向互聯網企業學習的。

小米進入這個細分市場之後,該如何進行市場的客戶定位、產品定位。用自己獨特的產品優勢與服務特色去真正做大做實它的基盤客戶和他的目標客戶羣體是非常重要的。

同時,它在汽車版塊建立運營的過程中,會面臨所有造車新勢力都會面臨的一些問題,比如如何進行資本運作?如何去跟其他資源整合?如何降低運營成本,讓企業有更多資金進行科技研發?如何用產品和服務逐步建立和提升品牌力?

在研發、生產、銷售、售後服務等層面,他都應該踏踏實實地去研究,去形成自己的特色,去和老車企以及其他造車新勢力競爭。

而且如果和別人的目標客戶羣體有重合的話,那如何以他自己的特色產品、特色服務、特色營銷,去贏得目標客戶羣體,獲得消費者青睞是值得研究的。

當然,我們希望這樣的企業能夠發揮自己的資源優勢,進行多元化的市場創新,這是很值得期待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