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彩生活變革“陣痛期”:增值服務等三大業務收入全線下滑 CEO換人意味深長 

中國網財經4月1日訊(記者舒越 實習生羅曉薇)彩生活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彩生活”)2020年業績公告近期出爐。報告期內,彩生活實現總收入35.96億元,同比下降約6.5%;毛利12.08億元,同比下降約10.8%;毛利率約33.6%,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這是彩生活自2014年上市以來,營收和毛利首次出現負增長。

對於收入下滑,彩生活給出的解釋是:由於業務轉型及新冠疫情導致物業管理服務、增值服務及工程服務收益減少。不過,從38家在港上市的物業管理企業發佈的業績來看,2020年僅有彩生活和燁星集團這2家的營收出現負增長。

營收下降的彩生活,淨利潤出現了微幅增長,這可能得益於公司對成本的控制。數據顯示,2020年彩生活淨利潤5.42億元,同比增加1.19%。截至2020年末,彩生活除去酬金制社區僱用員工外共有14459名僱員,同比下降5.43%。彩生活董事會主席潘軍稱,企業對人員進行精簡後減少了相關的管理成本,提升了管理效率和組織反應速度,爲未來擴張打下了良好基礎。

物業管理收入下滑,規模擴張增速放緩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2020年彩生活的收入主要由物業管理服務、增值服務和工程服務貢獻。與上年同期相比,這三大業務線收入全部下滑。其中物業管理服務實現收入約32.84億元,同比下降1.7%。

物業管理服務收入下滑的背後,是彩生活規模擴張增速的放緩。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彩生活的合約管理總建築面積約5.6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約0.18%;對應的社區數量爲2841個,同比下降0.77%。彩生活董事會主席潘軍也談到了規模增速放緩等現象,並表示:“基數較大和主動調整管理標準是主要原因。”

爲了做大規模,物業企業收併購加速。據克而瑞的不完全統計,2020年上市物業服務企業共發生60餘次收併購事件,不過彩生活並未在其中。對此,潘軍表示:“收併購不是目的,2021年會關注一些有競爭力的標杆項目。”

增值服務策略調整,收入驟降36.1%

自疫情爆發以來,物業企業的增值服務屢被提及,並被看作是業績的新增長點。與多家物業公司該項業務動輒出現翻倍增長不同,2020年彩生活的增值物業收入卻下滑了36.1%,爲2.56億元。

知名地產分析師嚴躍進對中國網財經記者分析道:“增值服務營收下降的背後,可能與彩生活現有模式對市場吸引力不大有關,因此在增加業務收入和改善業績方面的發揮空間不大。”

潘軍在發佈會上也談到了增值服務收入下滑等問題。潘軍表示:“2020年彩生活進行管理架構優化升級,對原有的增值業務策略進行調整,計劃削減高收入或高風險服務,集中資源發展高質量及高回報服務。”

彩生活在公告中同樣提及,基於商業因素,企業轉爲專注通過口碑與品牌進行內生式新委聘擴張。其中新委聘在提供顧問服務的社區方面包括與地區物業管理公司訂立顧問服務協議。然而數據顯示,2020年彩生活訂立顧問服務合約的社區爲44個,同比減少8.33%;在顧問服務安排下總建築面積約0.126億平方米,同比減少1.66%。

人事變動,黃瑋辭任執行董事及CEO

交出一份收入下滑年報的同時,彩生活還發布了人事變動公告,黃瑋辭任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唐學斌、周鴻禕辭任非執行董事。潘軍表示,黃瑋的離任不會對彩生活經營業務造成影響,自己將代理CEO,還表示“未來彩生活需要更有爆發力、更有管理能力的人來出任CEO。”

嚴躍進分析稱,彩生活此番高管離職在一定程度上與其高管的戰略和經營理念沒有達到相應效果,以及2020年業績壓力有關。

對於2021年發展計劃,潘軍在業績會上提到,彩生活在2021年明確了三條增長路徑。具體來看,在存量項目上要增收,對存量項目進行增收能力的挖掘;對於增量項目要提升收益,加大拓展;在保證基礎業務穩步發展的同時,發展增值業務,發展社區多種經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