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欠資格”天津藝龍入局財信吉祥人壽未果,4000萬股權臨二度競拍

日前,財信吉祥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財信吉祥人壽”)的4000萬股權,在一番流轉拍賣後,被再次置上拍賣平臺。2019年底的競拍記錄,因“買受人不具備法律、行政法規和司法解釋規定的競買資格”,已被撤拍。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監管持續加強對保險公司股東股權的管理力度,慎之又慎,把嚴准入關口,規範投資入股行爲,入局門檻不斷提高,以更好防範風險。從行業情況來看,競拍成功但被撤回的現象,並不多見。

回到財信吉祥人壽一方,在連續虧損7年後,2019年,財信吉祥人壽打平盈虧實現0.23億元的微利,2020年經營繼續向好,淨利潤2.55億元,但其保費收入卻呈現“4連降”。2020年,該公司先是發行15億資本補充債,後又從吉祥人壽更名爲財信吉祥人壽,配合集團金融“一盤棋”思路,意圖打造專而優的保險公司,動作連連。業內建議,公司還需依據自身優勢,集中資源做大做強優勢業務。

天津藝龍不具備競買資格,股權拍賣被撤拍

被拍賣的4000萬股股權,來自湖南嘉宇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宇實業”),協議價及起拍價均爲4040.8萬元,保證金404萬元,增價幅度1萬元,將於2021年5月4日正式開拍。

據悉,嘉宇實業爲財信吉祥人壽第五大股東,持股比例9.15%,合計持股31700萬股,其中4000萬股被凍結。

根據民事裁定書,2014年,嘉宇實業以財信吉祥人壽股權爲質押,爲借款人提供借款擔保,在借款人未能如期還款的背景下,2018年,法院裁定準許拍賣、變賣所質押的股權用以還債。公開資料顯示,嘉宇實業主營房地產開發、自有商業房屋租賃、重型機械設備製造銷售等業務,75%股權由自然人持有,保利地產全資子公司保利(湖南)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其餘25%股權。

根據市場法評估,財信吉祥人壽股東全部權益價值在評估基準日2018年12月31日的市場價值爲34.98億元,與賬面所有者權益20.27億元相比,評估增值價爲14.71億元,增值率爲72.58%,4000萬股權評估值爲4040.8萬元。

第一次拍賣在2019年9月,天津藝龍互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藝龍”)以4040.8萬元的價格成功拍得該筆股權,其背後爲在線旅行服務提供商藝龍網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如若監管部門覈准,天津藝龍將成爲財信吉祥人壽第9大股東。

但天津藝龍並未遂願,公開信息顯示,該筆交易因“買受人不具備法律、行政法規和司法解釋規定的競買資格”,已被撤銷。因此纔有日前的二次競拍。

一位保險法務人士向藍鯨保險介紹稱,根據法律流程,股權競買人必須符合保險公司股東資格條件,在參與競拍前,應向所轄法院提交相關書面證明資料,法院委託財信吉祥人壽對意向購買人股東資格進行初步審覈,“但僅爲初審,不作爲認定是否符合保險公司股東資格的最終依據,需報備銀保監會同意後方能確定”。其表示,不排除是未滿足監管要求,天津藝龍被拒之於保險公司股東行列的門外。

根據《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規定,從持股比例、資質條件和對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影響來看,該筆股權所佔股比,屬於財務Ⅰ類股東,需經營狀態良好,有合理水平的營業收入;財務狀態良好,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盈利;納稅記錄、誠信記錄、合規狀態良好等。

“近年來,銀保監會持續加強對保險公司股東股權的管理力度,把嚴准入關口,規範投資入股行爲,以防範各類風險”,一位保險公司管理人士指出,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的基礎,而健全的公司治理是長期穩健發展的保障,因此對於股東資質審覈,監管部門會慎之又慎,“拍賣股權比例越高,對應要求也越嚴”。

“從財信吉祥人壽的股權結構來看,國有股比佔比80%,相對穩定,少量股權被拍賣不會對管理結構產生實質影響”,上述人士分析稱。

一般而言,進行司法拍賣的保險股權,多受股東方面影響,譬如股東債務糾紛或股東破產清算,而拍賣成功與否,取決於拍賣標的本身資質,以及資本的考量,包括拍賣價格以及股比,假如持有佔比過低,難以對經營層面產生影響。此外,標的公司目前經營狀況以及未來發展趨勢,也被納入考慮範圍。

甩開虧損“舊包袱”,財信吉祥人壽攬獲淨利2.55億

成立於2012年9月的財信吉祥人壽,爲湖南首家保險法人機構和股份制國有控股企業,湖南財信金融控股集團負責直接管理,初始註冊資本11.5億元,數次增資後,目前註冊資本34.63億元。

但在成立的7年時間裏,財信吉祥人壽持續虧損,2012年至2018年合計虧損超10億,也曾一度陷入償付能力充足率告急的窘境。

變化發生在2019年。2019年是財信吉祥人壽新三年規劃起步之年,同年,財信吉祥人壽完成增資,籌劃換帥,意圖甩掉過往的陰霾,並踩點實現壽險公司“七平八盈”的發展規律,攬獲0.23億淨利潤。

2020年,該公司經營業績繼續向好,淨利潤2.55億元。據瞭解,2020年,財信人壽抓住資本市場的有利時機,投資收益率創歷史新高,爲淨利潤的大幅提升做出了貢獻。不過,保費收入卻持續下滑。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財信吉祥人壽保費收入在2017年達到53.54億元的峯值,此後掉頭向下,2018年、2019年分別實現保費收入27.93億元、20.1億元,2020年保費收入18.62億元,連續4年呈收縮態勢。

“根據行業發展基本態勢及公司發展實際需求,吉祥人壽不會過度追求市場份額,而是聚焦效益,聚焦價值,未來將圍繞利潤指標,在確保流動性充足的前提下,進一步夯實價值業務積累基礎,穩健經營”,吉祥人壽相關負責人曾向藍鯨保險闡述經營思路。

2020年年初,財信吉祥人壽召開董事會,選舉周江軍爲公司董事長,其曾任湖南省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爲財信系資深高管,有金融、養老、地產等多個領域從業經驗。此前有業內人士對藍鯨保險指出,財信吉祥人壽過往發展相對乏力,各項優勢不突出,周江軍有較爲豐富的金融行業管理經驗,且相對年輕,任用“少壯派”領導,或許是爲快步追趕,彌補與市場的差距。

10月,吉祥人壽更名爲財信吉祥人壽,周江軍表示,在保險行業加快回歸本源、壽險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推進的時代背景下,公司更名系戰略佈局的需要,旨在通過品牌升級,優化服務,爲業務賦能,開啓“專而優”發展階段。

在一系列調整變化之後,財信吉祥人壽逐步穩下來,通過不斷的轉型發展,形成“適度規模,價值成長,持續發展,滿足需求”的經營方針,開拓了個險、銀保、團險、電銷、電視購物、網銷、經代等多個營銷服務渠道。

不過,也有保險業內人士指出,在多元化展業的模式下,保險公司更需要注重培育發展核心渠道,中小壽險公司更需要依據自身優勢,集中資源做大做強優勢業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