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視曝光!惠民工程如此糊弄?廁所改造三年沒法用,輕輕一掰就碎了!“永城樣板”咋成了擺設?

最近,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接到羣衆舉報,河南省永城市部分農村,“廁所革命”工程已經完成改造的廁所不好用、不能用,一些廁所長期閒置,成了村裏的“擺設”。

1

花了錢沒法用,補貼也不見蹤影

央視曝光!惠民工程如此糊弄?廁所改造三年沒法用,輕輕一掰就碎了!“永城樣板”咋成了擺設?

2018年5月,河南省永城市代王樓村實施了廁所改造工程,今年3月份,當記者來到這裏的時候,在村口看見了兩個已經廢棄不用的改造廁所。

廁所從上到下被枯草藤蔓纏繞,鐵皮門已經上鏽,還缺了一塊,門上的兩把鎖也鏽跡斑斑。村民告訴記者,這兩個改造的廁所,在村頭已經閒置2年多時間了。

三年時間,廁所頂部的石棉瓦已經風化變脆,很容易斷裂。用手輕輕一掰,就能掰下來一小塊。村民告訴記者,即使是這些不結實不耐用的石棉瓦,改造廁所時也只發給了幾戶村民。其他村民都需要自己購買

打開廁所門,地面已經是一層灰塵,蹲便器顏色也已經變黃,看上去很長時間沒有使用過了。旁邊有一個塑料桶、一個可上下按壓的簡易沖水器。村民告訴記者,內部裝有彈簧裝置的上下按壓式沖水器,是用來沖洗蹲便器的,但實際上根本不能用

村民介紹,這些蹲便器、沖水器、管道和安裝在地下的黑色大塑料桶,也就是化糞池,都由村裏免費配發的。但磚塊、水泥、沙子,包括廁所改造時的挖坑、安裝等,是村民自己掏錢修建的。

算起自己的這本細賬,一位村民很是抱怨。他告訴記者,三年前修建廁所時,村幹部曾告訴村民,自己改造廁所後,政府會發放補貼,但廁所改了三年了,村民們一直也沒領到過政府的補貼。

在代王樓村,另一位村民家改造的廁所也不能用,因爲蹲便器和化糞池距離較遠,需要4、5米長的連接管,用水沖洗的話,很難把蹲便器的糞便衝到化糞池裏,改造後,他沒法使用。無奈之下,他只能在改造的蹲便器旁邊,用磚頭另外搭建了一個老式的茅坑。

在村裏,記者還發現一個看起來沒有使用過的廁所,廁所外牆上有一小塊藍色牌子,上面寫着:廁所革命 NO.030377,裏面的連接管道都是半截的。

這個改造廁所後面的牆根下露出一小段白色管道,管道連接口上面是空的,自然也通不到化糞池裏。

隨後,村民扒開樹枝、泥土,看到了化糞池的黑色塑料蓋。記者打開塑料桶蓋子,看到裏面是空的,也沒聞到任何味道。

就在記者把這個塑料蓋重新蓋上,試着用腳往下壓一壓,看是否蓋緊時,沒想到“砰”一聲響,塑料蓋裂開了。

代王樓村總共改造了400多個廁所,也有村民在使用改造廁所。但每次方便後,他都得提一小桶水,把蹲便器裏的糞便衝到埋在地下的塑料桶化糞池裏。化糞池一旦裝滿了,他就得自己動手往外掏糞便,一點點清理。

另一位村民告訴記者,她家裏的改造廁所很少用,但由於雨水會倒灌進改造廁所的化糞池,所以她還是要自己想辦法清理。要是請人用電泵抽取糞便,則需要花錢。

在河南省人民政府的官方網站上,記者看到,永城在“廁所革命”上先行先試,率先作爲,已取得明顯成效。永城要積極總結成功經驗,打造河南‘廁所革命’的‘永城樣板’,做全省‘廁所革命’的領跑者。”

2

誰來驗收?恰好這個村沒有被抽到

央視曝光!惠民工程如此糊弄?廁所改造三年沒法用,輕輕一掰就碎了!“永城樣板”咋成了擺設?

記者調查的代王樓村,地處城郊結合部,距離永城市新城區僅4公里左右,全村總2600多人,有400多戶進行了廁所改造。

永城市演集鎮農辦主任賈海超告訴記者,代王樓村是當地第一批改造廁所的村莊,當時並沒有統一的改造標準,當地鄉鎮村就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進行改造,只要符合市裏基本要求,把化糞池、蹲便器等設備安裝到位就行。

河南省永城市演集鎮農辦主任賈海超

那這種改造後的廁所,有沒有驗收報告呢?賈海超拿出了永城市“廁所革命”錄入系統信息表。

這上面寫有改造廁所的村民名字、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還有廁改時間、技術指導名字和兩張改造廁所的照片。但他不清楚有沒有驗收,也不清楚驗收的流程。

至於村民自己改造廁所有沒有補貼,賈海超也不能回答記者。

對於村裏廁所改造的驗收與監督,賈海超說永城市農辦中間抽查過。在永城市農業農村局,是否能找到代王樓村廁所改造的驗收報告呢?

永城市農業農村局副主任科員李大勇給記者拿出了2019年4月30日,演集鎮人民政府報給永城市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演集鎮關於廁所革命工作的驗收申請》複印件和2019年8月26日永城市委農村工作組、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寫的《永城市改建廁所驗收報告》。

2019年,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七部門曾聯合印發《關於切實提高農村改廁工作質量的通知》,要求各地增強“小廁所大民生”理念,堅持問題導向,切實提高改廁質量。

然而,在河南省永城市代王樓村,改造廁所的驗收與監督,恰恰就沒有被主管部門抽檢到。而村民等待的改造廁所的補貼,當地政府發放了15個村,唯獨記者調查的這個村,也恰恰沒有發放到位。如此多的巧合,記者在當地詢問了多個部門,均沒有得到解釋。

半小時觀察:惠民工程絕不能摻假!

如廁,一個看起來難登大雅之堂的話題,卻真真切切地關乎老百姓的幸福感。這也是“廁所革命”之所以能成爲“施政所向”的原因所在。

國家多部門對於農村廁所改造工作,都做出了細緻的安排,上至財政支持,下到建材標準,廁所怎麼建、建多少、配套什麼、費用如何解決、誰來監督和維護等,一個個具體問題,國家都有制度、有規章、有流程。

但走進永城的代王樓村,一些改造的農村廁所成了擺設,成了百姓生活裏的煩心事,工程驗收報告沒有,監督檢查沒有,維護維修更是沒有。百姓的事,每一件都是大事,中央的政令,每一條都是把人民羣衆的利益和幸福,放在首位。

希望當地政府,決心少表一點,行動多付出一點,彙報的成績真實一點,真正把中央、國家的惠民政策,落實到羣衆的生活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