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白茶,人們都以爲白茶越老越好,甚至只有老白茶才能喝,新茶是不能喝的。事實並非如此,相反,只要生態和工藝條件達到了,新白茶是可以喝的。”

3月28日,福建福鼎的開茶節上,人們在品嚐各種白茶的時候,聽到了與大衆流行的認知很不相同的一個聲音。

這個聲音來自國號白茶的創始人李國進,而他的這個說法也得到了茶學專家的認同。

白茶歷來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說法,白茶越老越好似乎已經成爲喝白茶的人們的一個共識,人們也在市場上不斷追尋陳年白茶。“這是一個誤解。”李國進說,“不要以爲新白茶就不能喝,新白茶是可以喝的,而且,新白茶有其獨特功效和清新的芳香。”他現場爲記者沖泡了剛剛採摘加工的新白茶,記者品嚐後發現,茶水清冽甘甜,香氣清新優雅。

(李國進採摘新鮮白茶)

那爲什麼很多人都認爲新白茶不能喝呢?李國進說,這是因爲茶葉中含有茶多酚、咖啡因等刺激性的物質,它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氧化或轉化,當年新白茶直接飲用,通常會有澀味,茶性偏寒涼。可是這並不意味着新白茶不能喝,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下生長、經過恰當的工藝處理的新白茶是可以直接喝的。

這個說法得到學者的認同。茶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告訴記者,其實,過去人們一直在喝新鮮白茶,真正的優質新白茶非常好喝。2000年以前,我國白茶主要出口世界各地,都是當年採製、當年銷售與消費。近些年白茶消費升溫,在這個過程中,由於白茶有耐貯藏的屬性,人們逐漸形成了白茶只能喝老茶的印象,其實這是一個誤解。新老白茶只是在品質風味和健康屬性上各有特點,而它們都是可以品飲消費的。

(劉仲華院士接受媒體採訪)

“白茶之所以耐存放,是因爲白茶品質是在萎凋和乾燥中自然形成的,加工之後的茶葉物質轉化還在延續,像壽眉、貢眉等原料成熟度相對較高的白茶品類,隨着存放時間推移,物質不斷轉化,口味會變得更醇和,人們更能接受,但這並不意味着白茶就只能喝老茶。實際上,白茶既可以喝老的,也可以喝新的,只不過它們的品質風味和茶性有所不同。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對茶的氧化程度有不同的適應性,男性和女性對茶的訴求也會有不同,新白茶和老白茶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對不同品類的需求。”劉仲華說。

那麼,什麼樣的新白茶可以飲用,消費者應該依據什麼樣的標準做出選擇呢?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科學的加工工藝是學者和業界共同認可的兩個標準。

“白茶講究道法自然,它的加工過程就是萎凋和乾燥的過程,其間會發生一系列物質變化,看似簡單,其實奧妙無窮。”劉仲華說,白茶對自然條件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我們應儘量去選擇自然、生態、無污染條件下生長的白茶,以確保質量安全和品質優異。

來自浙江大學的茶學專家王岳飛教授也強調了生態的重要性。爲了考察白茶品質,他驅車兩個小時到達海拔800米的大洋輕嵐茶園,直接從茶樹上採下新鮮的茶葉,放入隨身攜帶的礦泉水瓶中,幾分鐘後直接飲用。“這裏面有蘭花的香味。”他說,他敢於直接飲用這個茶,是因爲看到它天然的生態環境,沒有污染,而他所感覺到的茶葉中的芳香氣息與其陽崖陰林的生長環境和周圍豐富的植被覆蓋直接相關。他認爲,生態條件決定了茶葉的天然品質,而這也是產生好茶的根本基礎。

(王岳飛教授考察茶園生態環境)

茶葉的加工環境是評判茶葉好壞的另一個重要標準。對此,劉仲華院士提醒消費者,選擇茶葉要看加工過程是否做到清潔化、規模化、標準化,加工過程應該既能保留傳統工藝的精髓,又要與現代工藝與裝備相融合。

“我們能自信地推薦新白茶給大家喝,是因爲我們在技術上的突破,能夠確保新茶的安全、健康與可口。”李國進說,由於掌握了萎凋過程中溫度、溼度、攤葉厚度等各種條件交互作用的規律,新的工藝使新鮮白茶中刺激性成分相對較多地得到轉化,確保新鮮白茶滋味鮮醇爽口、回甘生津,並能與老白茶形成獨特的品質競爭優勢。

來自杭州的龐穎女士是贊成喝新白茶的愛茶人之一。她有二十多年經營茶館的經驗,她這樣爲茶友推薦白茶:“傳統上白茶的主要消費市場在中國南方炎熱地區、東南亞及歐美一些國家,作涼茶用。而醫家作藥材之用的白茶,原料、工藝則更爲講究,其清熱解毒功能堪比犀牛角”。她認爲,選擇白茶的關鍵不是新老,而是茶葉本身的品質。“只有生態完美、工藝極致的優質白茶通過經年的存放,纔會產生人們所希望的功同犀角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而作爲普通涼茶的白茶難與犀角同,其寒涼之性也限制了使用人羣和地域”。

(龐穎女士推薦客人品嚐新白茶)

“生態好、工藝好的新白茶是可以喝的,而且很好喝。”李國進重複着這句話,他希望愛茶人能走出新白茶不能喝、只喝老白茶的認識誤區,恢復千百年來人們對白茶的常識性理解,也希望人們去了解和體驗新鮮白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給人類的饋贈。(文/劉淑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