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北京海淀區以國家改革創新試驗田爲己任,走出著名的“中關村之路”。如今,海淀區成爲北京推動“四個中心”建設,推進北京“兩區”建設的重要陣地。


海淀區的科技創新片區疊加了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自由貿易試驗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等多種政策。緊抓機遇,發揮科技人才優勢,在“兩區”建設中帶好頭、樹標杆,是海淀區“十四五”時期發展的重要主題。


今年年初,該區已印發“兩區”建設工作方案等文件,在政策、空間、項目上加強管理,高標準推進政策項目落地見效,相關工作已初見成效。

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政策等任務落地


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中的海淀組團共21.59平方公里,位於海淀區北部。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覆蓋海淀全域。同時,海淀區還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三區”政策疊加的獨特優勢,成爲海淀區的新增長極。


2月20日,海淀區中關村壹號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人才E+”工作站,工作人員在辦公。***記者 浦峯 攝


今年年初,海淀區正式印發了《海淀區“兩區”建設工作方案》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海淀組團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政策、空間、項目”清單管理,高標準推進政策項目落地見效。

政策清單方面,海淀彙總了區級層面有效政策32項,涉及產業資金、人才、居住、教育、科技服務、政府放管服六方面。同時,海淀區梳理了自貿區目前產業規劃用地總建築規模1500萬平方米,梳理世界500強、獨角獸、隱形冠軍等各類目標企業近600家。

海淀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淀“兩區”建設已經初見成效。2021年1-2月份,自貿區海淀組團新增工商註冊企業數267家,其中新增內資企業261家,外資企業6家。新增內資企業註冊資本近26.7億元,合同外資金額10585萬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847.76萬美元。


“兩區”建設方案中的84項任務,已有“海英計劃(升級版)”、中國(北京)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離岸創新中心建設、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政策等12項任務落地;同時自貿區科技創新片區“人才E+”工作站也於近期在中關村壹號正式揭牌成立。


3月2日,2021年海淀區推進“兩區”建設重點項目簽約儀式舉行。小米、字節跳動、國鐵工貿、深信服、擬未等13個重點項目正式簽約。海淀區將與這些企業深度合作,在總部基地、研發中心等建設方面提供產業空間支持,同時在產業資金、人才、居住等方面給予相關政策支持。


中關村科學城將聚焦生物醫藥等領域


去年,中關村科學城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預計突破3萬億元,增速達13%。圍繞“原始創新策源地”定位,中關村科學城通過承接國家實驗室、重大創新平臺落地建設,發揮新型研發機構鯰魚效應,引導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方式,帶動協同各類創新主體,全面增強創新策源功能。


中關村科學城在2020年投入近2億元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關注原始創新和技術創新,構建以企業爲主體的研發體系,開展通用底層技術佈局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注重產出力度和中間環節的轉化速度,新建清華、中科院北京分院兩個概念驗證中心,推動中科智匯工場、中科海淀科技創新綜合體、中關村智友天使學院等成果轉化平臺載體建設,駐區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等6家單位入選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試點,有效促進科研成果轉化。


未來,打造現代“高精尖”產業體系,推動產業鏈價值鏈優化升級成爲科學城發展的方向。


聚焦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超高清顯示等4個細分領域,同步推進5G、集成電路設計、網絡安全、智聯網聯汽車、商業航天等領域發展,實現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突破。2020年,中關村科學城高精尖產業重點關注企業項目達507個,各類平臺及產業化項目達320個。


據悉,下一步,中關村科學城將充分發揮區域優勢,聚焦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療健康服務等重點領域,精準高效培育細分領域,打造新的增長動力。


看點1 中關村壹號

聚焦人工智能、商業航天、金融科技三大硬科技領域


中關村壹號是北京市重點項目、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地標園區,位於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中心區域,總建築面積約50萬平方米,定位爲全球硬科技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產業方向聚焦人工智能、商業航天、金融科技三大硬科技領域。


目前,園區硬科技企業84家,其中人工智能領域企業近50家;北斗星通等30多家航天企業也匯聚於此,產業鏈涵蓋衛星製造、北斗導航、航天運管控。園區企業技術領先,企業專利中發明專利佔比67%,企業產值過去3年年化增長率超過50%。


除此之外,中關村壹號也是北京市精品遊戲研發基地,中關村科學城數字文化產業園,目前已集聚了騰訊遊戲等49家知名電競企業,2020年,電競企業總產值達到100.12億。

在“兩區”建設中更好推動科技與金融融合發展,搭建更多應用場景,創建數字貨幣試驗區,是北京市給海淀區提出的一方面發展希望。


位於中關村一號園區內的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知名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致力於整合信息科技,服務線下實體,從支付切入,全維度爲中小微商戶的經營賦能。北京市、海淀區也對拉卡拉的發展給予支持。


成立於2016年底的小馬智行則致力於提供全棧式自動駕駛技術。小馬智行目前已具備全棧式軟、硬件技術研發能力,涵蓋基礎架構、感知、路徑規劃與控制、高精地圖與定位、硬件結構設計與研發。該企業負責人介紹,在園區內有衆多同行業的競爭者,可以更快、更全面地瞭解行業信息。


看點2 金隅智造工場

老廠房變身創新型科技產業園區以智能製造爲核心產業


金隅智造工場是由金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海淀區政府聯合打造的,以原北京金隅天壇傢俱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空間爲載體,通過對存量老舊工業廠房改造升級,打造以智能製造爲核心產業的創新型科技產業園區,是“疏解整治促提升”的重點工程。園內有曠視智慧物流、北京煜鼎增材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銀河航天(北京)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等一批創新型科技公司。


園區充分利用北京市的產業及人才優勢,挖掘科創人羣對工作環境的需求,富有創意地改造現狀工業遺存。坐落於其中的北京煜鼎增材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爲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王華明院士主導的大型金屬構件增材製造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專注於3D打印技術的研究和成果轉化。煜鼎增材充分利用園區的空間資源,研發出一批高精尖的航天構件。


曠視是一家聚焦於物聯網(IoT)場景的世界級人工智能(AI)公司,面向消費物聯網、城市物聯網和供應鏈物聯網三大核心場景提供歷經驗證的行業解決方案。相關負責人介紹,金隅智造工場提供了優秀的空間資源,如曠視研發的工業叉車MegBot-L2000,是公司面向大載重室內托盤搬運推出的激光導航智能工業叉車,此產品載重達2000公斤,主要適用於托盤貨物長距離地面搬運。“一般的寫字樓無法承受這樣的重量,所以無法進行研發試驗,金隅智造工場的地下是實心的,沒有停車場、地鐵,所以不會塌,可以提供良好的空間進行產品的研發。”


***記者 吳爲 實習生 王景曦 編輯 陳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