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媽:在困難面前不慌亂,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纔是伴隨孩子一生的護身符。


    作者:一鳴

    來源:爸媽進化論原創

    前幾天,在安徽合肥包河區一培訓機構裏,上演了驚險的一幕。

    有個舞蹈老師在舞蹈室裏教學生們做動作,突然她慢慢地倒在了地上不省人事,腿腳還不停的抽搐着。

    一旁的幾個學生嚇呆了,正看的揪心時,有個叫張解語的小女孩趕緊站起來,衝出舞蹈房向外面的大人們呼救,聽到呼救,大家趕緊將老師送往醫院救治。

    最終,這位老師因得到及時救治已脫離危險。

    看到這裏,一顆懸着的心終於落了下來,真想爲這位小女孩孩子的沉着冷靜點贊,難怪有網友直呼:小小年紀遇事冷靜有頭腦,很厲害了!

    兒童大腦研究專家丹尼爾·西格爾說:“未來,一個優秀的人才不是他的分數有多高、他的情商有多高,而是在處理緊急情況時他是否足夠冷靜,是否有足夠的判斷力、處理能力。

    孩子遇事能夠沉着冷靜,才能更好的思考問題。

    如果孩子遇事慌里慌張,不僅事情得不到解決,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還有可能將事情變得更糟。

    因此,培養孩子面對突發事情的能力,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

    遇事慌亂的孩子,容易陷入危險

    前天,朋友跟我說了一件非常後怕的事。

    中午,朋友逛超市時,肚子突然不舒服,就去了衛生間,她讓5歲的兒子鵬鵬在超市門口的服務檯等着。

    忽然,一個穿灰西裝的男子帶着口罩走過來,自稱是鵬鵬爸爸的朋友,要帶鵬鵬回公司。

    當時鵬鵬看着有點懵,沒有答應。

    可是,男子生氣了說,再不聽話就讓打他的屁股,鵬鵬顯然害怕了,起身就想跟男子走。

    幸好,旁邊的工作人員一把拉住了孩子,再三詢問孩子認不認識這個男子,孩子表示不認識。

    隨後遭到工作人員阻攔,西裝男子悻悻離開。

    孩子很幸運,身邊有工作人員相助,躲過一劫,但孩子如果身邊沒有他人的幫助,會怎樣呢?

    在荷蘭有這樣一個新聞,一戶人家失火,家中兩名十幾歲的男孩獨自在家。

    兩人正在二樓,見到家中失火兩人驚慌失措,奪路奔向樓梯,還沒跑到樓梯口,就都被濃煙嗆到在地。

    其實,只要走到陽臺,他們就可以輕而易舉逃到樓下的花園,這是失火時驚慌失措釀成的悲劇。

    聽過一句藏族諺語:顛狂的馬,往往容易閃失;慌張的人,時常會出亂子。

    遇到事情就焦躁慌亂的孩子,更容易陷入被動的局面。這種習慣也會讓他成爲不善分析、思考的人,從而更容易釀造悲劇。

    沉着冷靜是孩子逢凶化吉的法寶

    遇事不慌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前不久,有一位不會游泳的女孩卻因上演了一套“水上漂”的神功獲救了。

    有位市民晚上鍛鍊時,接着路燈的光,隱隱約約發現有個人漂浮在水面上,她十分害怕。

    湊近後,看到是個女孩,用手電筒一照,看到女孩還鄒了鄒眉頭,她趕緊聯繫到工作人員將其打撈上岸。

    上岸後,女孩告訴大家,自己不小心掉入水中,但不會游泳,只好漂浮在水面等待救援。

    遇事趁着冷靜的孩子,由於會思考,懂分析,遇到危險大都會逢凶化吉,有個俄羅斯小女孩就是這樣。

    一個9歲的小女孩揹着書包放學回家時,感覺自己被跟蹤了,她沒有喊叫,也沒有跑,不慌不忙就打開單元門上了樓。

    後面那個男子也緊隨其後跟了過來,女孩並沒有走向電梯,而是走向走廊的角落裏,打了個時間差溜了。

    男子覺得很奇怪,他在電梯間附近到處尋找,就是找不到小姑娘的身影。

    王小波說:“一味的勇猛精進,不見得就有造就;相反,在平淡中冷靜思索,倒更能解決問題。”

    在困難面前不慌亂,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纔是伴隨孩子一生的護身符。

    如何培養孩子的應對能力?

    父母都希望培養出機智冷靜,還能想到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的孩子,如何培養呢?

    1、做溫和而堅定的父母

    在綜藝節目《耐撕爸媽》中,有一次女兒因爲看電視而忘記寫作業,爸爸讓她先寫作業,她卻向媽媽求援。

    陶虹沒有立即批評孩子,反而柔聲問女兒:“你這樣做對嗎?”

    女兒回答:“我不對。”繼而又生氣地說:“每次吵架,你都支持爸爸不支持我。”

    陶虹溫柔而嚴肅地說:“我不支持你,也不支持你爸,誰對我支持誰。”

    很多父母遇到孩子不聽話,往往不分青紅皁白對孩子就是一頓呵斥,或者不予理睬。

    教育學家簡·尼爾森曾說:“父母對孩子最好的管教方式,是溫和而堅定。”

    勞拉·馬克漢姆博士在《和平父母,快樂的孩子》中寫道:讓孩子成熟冷靜的不是年齡,而是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

    父母情緒穩定,遇事冷靜,孩子纔會遇事不慌,有條不紊地去解決問題。

    2、適當放手

    朋友的兒子是個非常乖的孩子,成績也不錯,而美中不足的是,他遇到事情就緊張。

    有次,媽媽爲了鍛鍊他,讓他去買點菜,他一到賣菜地方,心裏一緊張就把買什麼菜都忘了,回到家被媽媽狠狠批評了一頓。

    其實,這怨不得孩子,平常,朋友怕孩子做不好,或者浪費東西,就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做。

    因此,父母要讓孩子積極體驗生活,勇敢探索才能更好的成長,經歷的越多,經驗越足遇到事情才越有底氣不慌張。

    人生的路很長,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我們能做的就是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去積累人生經驗去挑戰屬於他們的未來。

    3、引導孩子學會思考判斷

    《卡爾·維特家訓全書》中有一段非常精彩:

    小卡爾和爸爸去集上買東西時,小卡爾立刻被幾個年輕人吸引住了,因爲他們的穿着整潔華麗,還戴着禮帽,就認爲他們是非常帥的紳士。

    爸爸明白:孩子就是這樣單純,往往只看到表象。

    但爸爸覺得有必要讓卡爾知道那幾個人的真相,從而讓他清醒地認識周圍的人和事。

    他們偷偷地跟在這些人身後。

    很快,這些人的狐狸尾巴就露出來了,他們趁人不備偷走貨攤上的東西。

    在爸爸的引導下,小卡爾明白了看清周圍的人和事的重要性,眼見也並不總爲實。一定要用腦子判斷自己看到的一切。

    對孩子來說,家長的教育只是外因,要通過孩子的內因才能起作用。所以,要培養孩子遇事不慌的能力,必須注意引導孩子學會自己獨立思考。

    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

    要培養隨機應變的孩子並不是簡單的事情,它與一個人的心態、經驗、學識有密切的聯繫,體現着一個人的思維習慣。

    要想培孩子養隨機應變的能力,就要讓孩子多學習和鍛鍊,並堅持下去,孩子定會走向強大!


    作者簡介:一鳴,富書專欄作者,富書持續投稿變現營2.0學員,中年少女;左手執筆,右手養娃,用一顆執着的心來寫字,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