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月进出口数据将于4月13日公布。我国1-2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60.6%,进口同比增长22.2%,实现贸易顺差1032.5亿美元。机构普遍预期,低基数效应叠加海外需求复苏,3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或维持高位,有望达到30%以上。但随着替代效应的回落,4、5月我国出口增速可能难免下行。

民生银行表示,3月以来,尽管部分地区疫情再度恶化,但全球经济仍处于复苏轨道。美国和欧盟3月制造业PMI上涨至59.1%和62.5%,分别为有数据以来次高和最高。韩国出口同比增长16.6%,连续第5个月增长,创近两年半最大增幅。国内制造业PMI中的新订单指数由2月的48.4%回升至51.2%,重回荣枯线以上。

综合来看,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出口转移和出口复苏“双刃剑”效应将延续,对出口的整体影响仍偏正面,预计3月出口有望达到2400亿美元,同比增长30%。

兴业宏观指出,一方面,从基数来看,2020年3月出口当月值为1845.7亿美元,低于2019年136.6亿美元。另一方面,从海外需求看,疫苗广泛接种带动了需求复苏,同时,美国1.9万亿纾困法案落地,现金派发或刺激消费,进而带动对我国出口需求。

然而,天风证券则认为,我国出口增速的高峰已过,3月同比增速将有所回落。按照3月出口金额2200亿美元估计,3月我国出口增速将回落至19%左右,折合一季度出口增速40%左右。整体上,符合我国一季度出口持续强势,及交付提前导致出口加速回落的预期。在疫情继续向好的情况下,随着替代效应的回落,预计4、5月我国出口增速将震荡回落。

第一、去年以来,对我国商品出口预测最准确的指标为中国出口集装箱指数(CCFI)与上海出口集装箱指数(SCFI),这两个指数的同比增速对出口同比有领先意义,同时这两个指数的环比增速对出口环比有领先意义。

3月集装箱指数环比为负,参考集装箱指数环比对出口环比的领先作用,参考1月出口金额,3月出口金额大概率也将有所回落至2300亿美元左右。

第二、3月海外制造业PMI进一步走强,但与此前不同,当前海外制造业PMI的上行发生在海外疫情好转的情况下,制造业的恢复料将快速修复国内外的供需错位,导致我国出口回落。

3月新出口订单PMI提升至2.4%至51.2%,重归衰荣线以上,但去年三季度以来,新订单出口PMI对出口同比增速的领先性并不强,也无法有效剔除基数效应。

第三、3月韩国出口进一步走强,指示了全球贸易的持续复苏。全球贸易的持续复苏意味着我国出口不会快速回落,但在份额替代效应的逐步回落下,我国出口仍难免下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