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原標題:缺芯潮愈演愈烈 美國急開峯會

幾個月過去了,全球缺芯的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有愈演愈烈的架勢,從手機到汽車,缺芯帶來的恐慌正在逐步蔓延。眼下這種情況已經引起了美國政府的重視,一場將於白宮展開的峯會聚集了衆多美國車企以及涉及半導體供應鏈的企業。這場始於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接連幾起黑天鵝事件的供應短缺攪亂了整個半導體市場,全球缺芯的“近渴”或許一時半會兒還解不了。

緊急峯會

鑑於全球芯片短缺的問題仍舊沒有緩解,白宮就要出手了。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美國政府計劃於當地時間12日與芯片和汽車企業舉行會談,商討全球芯片短缺問題。此外,據路透社報道,白宮官員證實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將出席此次峯會。來自格芯、恩智浦以及臺積電等半導體企業的高管也都將出席。

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迪斯在一份聲明中提到,這次峯會反映了加強關鍵供應鏈的迫切需要。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傑沙利文則表示,這種短缺造成了嚴重的國家安全漏洞,併成爲拜登政府迫切需要優先處理經濟和國家安全問題的完美例子。

在缺芯的問題上,美國車企可能是目前最焦急的。不久前,通用剛剛表示,位於北美的多家工廠將停產,另外數家工廠將延續停產狀態。根據報道,受停產影響的通用汽車車型包括運動型多功能車(SUV)雪佛蘭Traverse和凱迪拉克XT5、XT6。更早些時候,福特汽車也表示,其位於北美的工廠將進一步減產,影響福特最賺錢車型F-150皮卡。

受影響的不僅是美國車企。德國大衆集團、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和本田汽車公司等車企的產量也受到芯片短缺影響,不久前,大衆汽車首席執行官Herbert Diess還表示,由於今年芯片短缺一直困擾着汽車業,導致10萬輛大衆汽車無法生產,並補充說,該集團將無法在2021年彌補這一虧損。彼時,Diess也提到,大衆汽車將通過與半導體供應商直接達成協議,確保未來芯片的供應。

事實上,美國汽車創新聯盟早已敦促美國政府向國內汽車行業提供幫助,並警告稱全球半導體短缺可能導致今年汽車產量減少128萬輛,車企在未來6個月內仍然可能被迫停產。而美國總統拜登也曾在今年2月計劃立法撥款370億美元,用以加強美國的芯片產業發展。但據路透社報道,拜登在近期表示,他希望至少有1000億美元來促進美國的半導體產量。

缺芯蔓延

在這場愈演愈烈的缺芯潮下,汽車只是最新捲入的一個行業,包括手機、遊戲機、PC等在內的產業相繼捲入旋渦。今年2月,日本索尼公司就曾提到,由於半導體供應問題,其新款PS5遊戲機今年的銷售目標可能無法實現。與此同時,三星也提到,可能會因供應短缺而不得不推遲推出其高端智能手機。要知道三星不僅是全球僅次於蘋果的第二大芯片買家,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芯片製造商。

“不可思議的是,三星的半導體年銷售額達到560億美元,其中價值360億美元的半導體用於自身產品,竟然可能不得不推遲發佈自己的一款產品。”瑞士米拉博證券公司媒體和技術分析師尼爾·坎普林如此說道。坎普林稱,芯片就是一切,一場由供求因素導致的完美風暴正在上演。但從根本上說,現在需求達到了供應跟不上的新水平,每個人都處於危機之中,情況正在變得更加糟糕。

風暴的源頭起於疫情。去年初,全球新冠疫情暴發,工廠停工導致的暫時性供應延遲出現。然而居家辦公又導致個人電腦、遊戲機等產品的需求急劇增加,供應減少需求擴大,芯片產能自然緊張。而當芯片製造商開始轉投消費類電子領域的客戶懷抱時,在疫情初期銷售大幅下滑的汽車製造商,自然成了“最下游”,市場復甦之際,汽車芯片需求回升,但芯片生產的長週期也意味着,汽車芯片的產能不是說恢復就能恢復的。

今年以來,芯片產業鏈又遭遇多起意外事件。比如今年3月,一場大火讓日本汽車芯片廠商瑞薩電子遭遇停工,也讓本就短缺的全球車用半導體雪上加霜。本月初,日本旭化成公司還透露,關於去年10月因火災而停產的宮崎縣延岡市的半導體工廠,現在正在討論放棄修復現有廠房,原因是受損嚴重。據瞭解,旭化成遭遇火災的工廠生產用於音響等的大規模集成電路,被音響廠商和汽車廠商等採用。

此外,創道投資諮詢合夥人步日欣也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除了產能以外,主要還是供應鏈整個環節的問題。目前產業恐慌,中間商囤貨、炒作,貨品都壓在手裏面。而廠商也在備貨,甚至超出了正常需求,加劇了供應鏈的不穩定。

何時緩解

芯片短缺的事實已經擺在了面前。不久前,私人金融公司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的研究報告顯示,3月半導體交貨週期增加至16周,表明芯片的短缺正在加劇。更重要的是,由於芯片生產週期較長、成熟製程芯片產能不容易增加等因素,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的統計專家稱,獲取新的芯片訂單可能就需要6個月左右,而完成訂單或許也將花費相同或更久的時間。

所以眼下迫在眉睫的問題就是如何破解這一局面。目前,拜登已經要求國會通過立法,爲芯片的研發提供資金,這一提議得到了兩黨的支持。企業方面也已經有所行動了。

上個月,英特爾剛剛宣佈將斥資20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的奧科蒂洛新建兩家芯片工廠。彼時英特爾便提到,有些公司專注於半導體設計,但需要一家公司來實際生產芯片,英特爾將充當它們的“代工者”或製造夥伴。此外,臺積電也計劃在未來三年投資1000億美元來增加產能,並且支持高端製程技術的研發。

通信專家項立剛預測,芯片缺貨到今年下半年才能漸漸緩解。步日欣也認爲,目前的狀況應該有望在今年內緩解。不過步日欣進一步分析道,緩解並不是來自產能擴張。因爲建廠投產在短時間內很難完成,從採購到爬坡提升的過程都不會很快。最終應該還是要靠產業鏈整個供給恢復,炒作才能得到平息。

增加產能,恢復產業鏈正常運行,這似乎是解決這一輪芯片短缺問題的關鍵所在。但如果從長遠角度看,情況可能也沒有那麼簡單。“雖然半導體的預訂情況近來看上去非常火爆,但我們對長遠形勢正變得越來越謹慎,因爲行業發貨量可能超過了真正的需求。”不久前,Susquehanna分析師Chris Rolland在研究報告中如此寫道。據瞭解,目前平均16周的交貨週期遠遠超出了2018年的峯值水平,而在交貨週期於2018年見頂後,2019年半導體行業銷售下滑。

產能如此擴張,後期是否會造成產能飽和的局面?步日欣覺得是很有可能的,他指出像臺積電、中芯國際這種大廠,建廠都是比較謹慎的,也是怕產業鏈的波動會造成影響。

北京商報記者 楊月涵 趙天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