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何變成我們現在所見的樣子?

讓我們感受到的尊嚴、愉悅、欣慰、

關懷、平等、期待,

背後蘊藏着哪些人的智慧熱忱與執着?

過去幾個月,《我是規劃師》跟隨“節目嚮導”單霽翔,聚焦北京城市各個角落。看其華麗變身,聆聽改變背後真實而動人的故事。

而這一切的“締造者”——城市規劃師,他們真實的感受是什麼?他們的職業生涯有怎樣的榮耀與遺憾,憧憬與困惑,靈犀與感動……

聽他們說……

何爲規劃師?

城市規劃師的工作內容外延十分寬泛,有城市發展的背景戰略研判,城市現狀資源的分析,區域風貌的設計,項目用地的適宜性分析,產業構成的分析,產業園區的定位規劃,交通、生態、照明景觀的配套規劃……

用規劃師自己的話來說:城市規劃是一種科學,也是一種藝術;是對未來的空間進行合理的、公正的有秩序的安排和計劃;是讓城市變得更加科學、高效以及更加溫情有人情味的一種技術性的介入過程;以廣闊的視野去看待和感受這個城市,以微觀的精細的執行精神和工匠精神,看待項目和設計。

通俗地說,城市規劃師就是,在現有條件基礎上,想方設法讓城市風貌更具當地特色、定位更清晰、交通更順暢、生活更宜居、職住更合理的一個職業。再通俗地講,就是努力讓城市裏的人生活更美好的一個羣體。

規劃師爲誰服務?

當前,我國城市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轉型和更新成爲城市發展的主要命題。

城市在轉型,規劃師也在隨之轉型。中國的城鎮化從上半場開始轉入下半場,一個城市需要的是活力,人們生活在其中的生趣和幸福不可或缺。城市應該更多地服務於生活,應該對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更加關注。

本集節目,幾位規劃師都不約而同提到了以人爲本,強調居住在城市中的人的感受,特別強調不要用自己的所謂專業性去強勢定義別人的生活,而是真正嚴謹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慮他們的切身需要。

規劃不僅僅服務於城市的整體運轉,最主要的,是要讓在城市裏生生不息的人們,安居樂業,樂享生活。充滿人文情懷的規劃師們還呼籲,城市建設不僅是專業人員的事,需要每一位公民共同參與。

城市新與舊,如何認知?

如何看待老城和新城的關係,如何認識老城的價值,是規劃師們關注的焦點。

儘管落腳點不一而同,但對於老城的價值,規劃師們卻表現出了出奇的一致性。

沒有絕對意義上的新和舊。新和舊彼時彼刻可能是新,此時此刻也可能舊,它們是一個穿插和傳承的關係。昨天的新是今天的舊,今天的新又是明天的舊,所以一定要處理好新舊的關係……

這些規劃師們,更想用“新和老”的關係來替代“新和舊”的關係,因爲“舊”總歸有點不想要的意思,舊傢俱、舊衣服,都是棄之如敝履之物。如果換成“老”字,看似一字之差,卻體現出了對老物件的尊重,對老城的尊重,是一種情感的延續和文化的傳承。

北京應該建成什麼樣?

歷經幾千年的風雨變遷,無論是從空間尺度,還是從文脈傳承的角度,北京都是一個兼收幷蓄、大氣磅礴的城市。

如今,這座古老的城市,時間加速了,走進了現代化歷程。“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時代命題,也牽繫着規劃師們的心。這個話題太宏大了,所以我們的規劃師們也開啓了發散思維,極盡想象力描繪他們心目中的北京。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提出把北京建設成爲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總目標。圍繞這個總目標,基於北京淡定從容、綱維有序、禮樂交融的城市氣質,規劃師們又將提出哪些富有想象力的規劃和設想呢?

讓我們走進這期節目,跟隨規劃師們一起暢想!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我是規劃師》第十二集《時間的朋友》

播出時間:2021年4月13日

北京衛視 20:59

新聞頻道23: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