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何变成我们现在所见的样子?

让我们感受到的尊严、愉悦、欣慰、

关怀、平等、期待,

背后蕴藏着哪些人的智慧热忱与执着?

过去几个月,《我是规划师》跟随“节目向导”单霁翔,聚焦北京城市各个角落。看其华丽变身,聆听改变背后真实而动人的故事。

而这一切的“缔造者”——城市规划师,他们真实的感受是什么?他们的职业生涯有怎样的荣耀与遗憾,憧憬与困惑,灵犀与感动……

听他们说……

何为规划师?

城市规划师的工作内容外延十分宽泛,有城市发展的背景战略研判,城市现状资源的分析,区域风貌的设计,项目用地的适宜性分析,产业构成的分析,产业园区的定位规划,交通、生态、照明景观的配套规划……

用规划师自己的话来说:城市规划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是对未来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公正的有秩序的安排和计划;是让城市变得更加科学、高效以及更加温情有人情味的一种技术性的介入过程;以广阔的视野去看待和感受这个城市,以微观的精细的执行精神和工匠精神,看待项目和设计。

通俗地说,城市规划师就是,在现有条件基础上,想方设法让城市风貌更具当地特色、定位更清晰、交通更顺畅、生活更宜居、职住更合理的一个职业。再通俗地讲,就是努力让城市里的人生活更美好的一个群体。

规划师为谁服务?

当前,我国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转型和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命题。

城市在转型,规划师也在随之转型。中国的城镇化从上半场开始转入下半场,一个城市需要的是活力,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生趣和幸福不可或缺。城市应该更多地服务于生活,应该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关注。

本集节目,几位规划师都不约而同提到了以人为本,强调居住在城市中的人的感受,特别强调不要用自己的所谓专业性去强势定义别人的生活,而是真正严谨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切身需要。

规划不仅仅服务于城市的整体运转,最主要的,是要让在城市里生生不息的人们,安居乐业,乐享生活。充满人文情怀的规划师们还呼吁,城市建设不仅是专业人员的事,需要每一位公民共同参与。

城市新与旧,如何认知?

如何看待老城和新城的关系,如何认识老城的价值,是规划师们关注的焦点。

尽管落脚点不一而同,但对于老城的价值,规划师们却表现出了出奇的一致性。

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新和旧。新和旧彼时彼刻可能是新,此时此刻也可能旧,它们是一个穿插和传承的关系。昨天的新是今天的旧,今天的新又是明天的旧,所以一定要处理好新旧的关系……

这些规划师们,更想用“新和老”的关系来替代“新和旧”的关系,因为“旧”总归有点不想要的意思,旧家具、旧衣服,都是弃之如敝履之物。如果换成“老”字,看似一字之差,却体现出了对老物件的尊重,对老城的尊重,是一种情感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

北京应该建成什么样?

历经几千年的风雨变迁,无论是从空间尺度,还是从文脉传承的角度,北京都是一个兼收并蓄、大气磅礴的城市。

如今,这座古老的城市,时间加速了,走进了现代化历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命题,也牵系着规划师们的心。这个话题太宏大了,所以我们的规划师们也开启了发散思维,极尽想象力描绘他们心目中的北京。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把北京建设成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总目标。围绕这个总目标,基于北京淡定从容、纲维有序、礼乐交融的城市气质,规划师们又将提出哪些富有想象力的规划和设想呢?

让我们走进这期节目,跟随规划师们一起畅想!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我是规划师》第十二集《时间的朋友》

播出时间:2021年4月13日

北京卫视 20:59

新闻频道23: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