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初创时期

全国的电影工作者

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

克服种种困难,一年多时间内

在新中国的银幕上划时代地

塑造了一批工农兵的崭新形象

受到了刚获解放的全国观众的热情欢迎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中的红色经典,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新中国第一部战争故事片《南征北战》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它以恢弘的气势、众多的人物群像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新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影片观影人数之多、社会影响之大,在当时都是屈指可数的。上世纪60年代,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无论在工厂还是学校,几乎人人都可以说出几句《南征北战》中的经典台词。

今天,丹丹带大家重温经典,与大家分享影片创作背后的故事。让我们穿过历史的硝烟,感受那段峥嵘岁月的时代脉搏。

中国电影博物馆4号厅展板中的电影《南征北战》简介

拍摄背景

1951年春,“电影指导委员会”、中央电影局及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一部反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战争片,作为次年八一建军节的献礼影片。根据上级指示,影片要“以华东战场上一次大歼灭战为背景,着力表现毛泽东运动战思想在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这一命题也由此奠定了《南征北战》准史诗片的地位。

解放战争中的华东战场上,面对国民党发起的气势汹汹的“重点进攻”,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部队,在山东人民的配合支援下,正确运用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在运动中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取得了辉煌战果。《南征北战》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生动写照和深刻阐释。

电影《南征北战》剧照

“大腕云集”

导演成荫由于在此之前成功拍摄了《钢铁战士》而被点名担任该片导演。成荫领命后很快组建了一支创作班子,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三位部队作家负责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为保证影片的真实性,电影厂还专门组成了以军事学院战役战术教授会教员组组长王晓为团长的军事顾问团。演员阵营也很快排定,陈戈饰演我军师长,冯喆饰演高营长,刘沛然饰演我军连长,张瑞芳饰演女游击队长,白穆饰演敌军参谋长,杨华饰演敌军李军长,穆宏饰演敌军总司令。影片剧组可谓“大腕云集”。

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三位部队作家都是从战争的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他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夜以继日地进行改编和再创作,很快拿出了初稿,又经过多次讨论修改,编剧组最后拿出了一个相对满意的剧本,报送给全国电影创作指导委员会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同时抄送华东军区的军政首长。

由于题材重大、时间紧迫,编创人员深感压力之大、责任之重。那段时间,他们常常通宵达旦,终于在炎热的7月底,完成了第4稿,此时电影剧本正式定名为《南征北战》。

电影《南征北战》剧照

陈毅热情搭框架

  据沈西蒙等人回忆,陈毅十分重视这部电影剧本的编创工作,他主动邀约剧作者及其他几位文艺工作者一起座谈、交换意见。在他心目中,这部电影应当正面地、大胆地表现毛泽东战略思想,即“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采用以争取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的作战方针。

关于故事结构,陈毅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要从鲁南撤退写起,写到莱芜战役为止。不要什么都写,什么都写内容就不够深刻、主题也不够突出。”他还结合当年莱芜战役中敌我双方的基本情况,提出影片可以采取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正面描写历史史实,一种是使用虚构故事的办法。

他还要求电影应该注重刻画不同人物的多面性格。他说:“先进的人物要写,落后的人物也要写,要表现现实生活的矛盾斗争。可以安排一个人物对运动战思想搞不通,以致丧失信心,悲观失望。”

他谈道:“表现敌人也应该采取现实主义的手法,不应该把对手写得不堪一击,写成草包笨蛋,敌人也应是有性格的。”

  根据陈毅的构思设想,华东军区首长和编创人员形成了对电影主题的共识,为影片的顺利拍摄奠定了思想基础。

电影《南征北战》剧照

“将军级军事顾问”

  剧组成立后,导演成荫、汤晓丹等主创人员来到北京,专程拜访了已经调到总参谋部工作的粟裕,就《南征北战》中几个重要战役的历史细节问题请教这位会打“神仙仗”的将军,因为这几场重要的战役战斗,都是由粟裕亲自指挥的,他对毛泽东军事思想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战经验,见解十分独到。

  粟裕热情地接待了电影主创团队一行。他在办公室摊开地图,从1947年2月的莱芜战役说起:“这次大规模运动歼灭战总共打了63个小时,俘虏了4万多敌人,加上被击毙、击伤的人员,共歼敌5万多人,而我方伤亡6000余人,一举解放了13座县城,粉碎了国民党军南北夹击的计划,为夺取全国解放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一仗打得传奇而精彩。”

为了解开共产党军队为何如此神勇的谜团,粟裕形象地讲述了莱芜战役北线战场出现战机时,我军指挥部如何迅速移兵北上的经过。他讲道,“除部分兵力结合地方武装牵制南线各路敌军外,首先集中53个团的兵力,解决国民党第73军和第12军1个师。而后部队立即转移,直奔新泰,火速拿下敌人的第46师,并向胶济线进攻。”

  粟裕说:“四五万敌人拥挤在东西六七里、南北三四里的狭小区域内,阵形无法展开,在我炮火杀伤后,他们更是乱作一团,建制被彻底打乱,无法组织像样的反击。很多俘虏就是在这里被俘获的。”他还提到:“集中优势兵力,以伏击手段,在运动中逐个歼灭敌人,就能保障战役的速决和全胜,使我军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以上这些情节,被剧组融入到了正在创作修改的《南征北战》的故事之中。

电影《南征北战》剧照

群策群力铸经典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民经济也尚在恢复阶段,抗美援朝战争又已经打响,在此背景下,拍摄电影的经费越来越吃紧。为此,粟裕提出:“要发扬战争年代的艰苦朴素精神,节省每一分钱来拍出一部好电影。”

摄制组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和设施,能够实拍的就不去搭景。剧本中有一处情节设计要炸掉弥河大桥,粟裕建议:“把一座大桥炸掉损失太大,不如改成炸弥河大坝,这样既能保证拍摄效果又可以减少投资,还保护了群众的利益。”摄制组就这样一直秉持着勤俭节约、尽量避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和部队的正常训练的拍摄宗旨,直到影片顺利杀青。

  电影的摄制工作也得到了当地军民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参与拍摄的部队指战员和片场当地的老百姓,全部以极大热情投入到角色的扮演之中。特别是作为群众演员的山东老乡,大家推着小车、挑着扁担,自带干粮和铺盖卷儿,扶老携幼,甚至一家三代都来到了片场。导演根本不用说戏,一声招呼,他们马上就进入状态,在场的其他专业演职人员亦对他们的表演赞赏有加。正是大家本色又出色的表演,让《南征北战》深刻表现了军爱民、民拥军以及人民战争的主题思想。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南征北战》剧组用“南征北战”精神,拍摄出了新中国第一部优秀战争故事片。1952年“八一”建军节时,电影如期上映。影片的面世犹如平地惊雷,其场面之火爆,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倘若那时有票房统计,这部影片一定会雄踞票房榜首。

  《南征北战》问世69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至今仍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正是《南征北战》剧组的“南征北战”精神,铸就了这部中国电影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南征北战》宣传海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