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01版)從經濟轉型中尋找合適賽道以及賽道中的頭部企業,陪伴企業成長。

“後者恰恰是銀行理財重要的使命和方向。作爲金融與實業協調發展、產融深度結合的戰略引擎,銀行理財公司應更多地擔負起支持創新與技術發展的責任,真正爲實體企業引入資金、注入活力。”潘東說。

打造陽光理財微笑曲線

今年,光大理財的產品策略是要構建陽光理財微笑曲線。

潘東介紹,光大理財從收益性、流動性、波動性角度出發,在微笑曲線底部是“陽光碧”現金管理類產品,體量大、波動小、流動性優,但是收益率較低;隨着曲線左側上揚,從“陽光金”固收系列到“陽光橙”混合類,再到“陽光紅”權益系列,產品波動性增大,收益率隨之提升;曲線右側,從“陽光青”衍生品系列到“陽光藍”私募、另類系列,再到“陽光紫”系列,聚焦打造私行產品體系,通過讓渡部分流動性換取收益率的提升;微笑曲線的兩隻眼睛,一個是投顧業務,另一個是專戶定製。通過微笑曲線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財富管理需求。

隨着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金融站上新風口。潘東認爲,“十四五”期間將迎來養老三支柱發展黃金期。銀行理財公司具有豐富的固收及大類資產投資經驗、嚴格的風控流程和規範的信息披露制度,將銀行理財公司納入養老金體系,有利於打通銀行渠道、養老金資金和資本市場的關鍵環節,助力我國打造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她表示,光大理財正抓緊研究陽光橙多策略混合型養老方向產品,深耕“頤享養老”品牌,充分發揮光大銀行和光大理財在大類資產配置領域多年積累的優勢,滿足未來老齡化社會的多樣化需求,多隻目標日期策略及目標風險策略的理財產品正在規劃設計中。

潘東強調,銀行理財公司參與我國養老體系建設應“雙線並行”:一是推動理財公司納入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即基本養老和企業年金體系,成爲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的投資管理人。理財公司作爲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具有豐富投資經驗,且風格穩健,符合養老資金特性。二是探索發行專項養老理財產品,通過制度設置,爲投資者提供更爲穩健的投資標的,向權益市場注入長期、穩定資金,爲科創企業和實體經濟提供“長錢”,助力我國經濟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

警惕策略同質化

監管部門多次強調,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前提下進行。光大理財在創立之初即強調“科技爲舟”,在實踐中,發揮科技優勢的同時,規避可能存在的風險尤爲重要。

“近年來,在大數據、算法、算力共同作用下,金融業務的數量、質量和效率得到幾何級數式的提升,新業務場景逐漸被髮掘,湧現出大量創新解決方案。”潘東認爲,這一系列變化帶來了風險在時間、空間維度上的遷移、聚集或消弭。

以此爲背景,潘東認爲可以解構出以下值得關注的方向。

首先,關注海量數據產生、收集、使用、存儲的過程。構建涵蓋結構化/非結構化、傳統/另類數據的大數據體系是金融機構的一項重大“基建工程”。而以合法合規爲前提,尊重、保護個人信息等客戶數據及相關權利,是這座萬丈高樓的地基。

“光大理財成立伊始就啓動了數據流圖、報表地圖、數據地圖及數據字典的‘三圖一典’等數據治理工作,建立起對於個人信息等數據的保護機制,嚴格規範數據的收集、使用及存儲,讓投資者放心。”潘東說。

其次,關注算法的研發與應用過程。光大理財以投資研究爲起點,設計搭建起一套自主數據處理平臺——JUPYTER,讓投資經理、研究員作爲業務專家與科技人員一起工作,將多年積累的投資經驗以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形式在平臺上落地、沉澱,不僅實現了科技服務在供需兩端的內核統一,同時讓“過程可回溯、邏輯可解釋、結果可覆盤”成爲現實。

最後,對策略同質化保持警惕。當不同機構的不同組合在策略方面呈現同質化並自動執行時,算法的擁擠或投資策略的集中、趨同反而會放大對市場的負作用,出現策略擁擠或踩踏,助長市場波動,容易出現反向螺旋。因此,銀行理財公司要不斷提升產品、策略和技術的多樣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