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白雪微)爲認真踐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爲目標,推動中小學生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全面加強和改進西城區中小學體育工作,着力提升西城區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今天,西城區教委發佈《關於貫徹落實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實施方案》。

依據《方案》,西城區中小學按照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要求,啓動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工程。提高體育課程的針對性、有效性,豐富體育課程內容,以培養學生興趣、養成鍛鍊習慣、掌握運動技能、增強學生體質爲主線,科學安排課程內容。根據學校自身情況,推進田徑、體操、球類等基礎項目教學,積極推動傳統體育、冰雪運動等特色項目教學,加強區級統籌和學段銜接,打造體育學科品牌課程。

同時,充分利用學校體育場地和器材,優先、合理安排體育課,每節體育課不少於40分鐘。各學段要嚴格按照《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要求制定教學計劃,完成教學目標和考覈教學內容,確保體育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初、高中學段必須實行男女生分班教學,初中學段要嚴格實施初中體育過程性考覈;高中學段認真落實模塊教學。體育活動課的內容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內容的延續、拓展,是對體育課教學內容的補充。體育活動課要列入學校課表和作息時間表。

《方案》要求學校必須每天統一組織至少25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根據季節、場地、學校特色等因素調整。冬、春季安排長跑、跳繩等項目,長跑項目小學高年級每次不少於1200米,中學每次不少於2000米,各學校可根據學生、場地情況適度調整;跳繩項目以速度跳繩爲基礎,花式跳繩爲補充。夏、秋季安排以廣播操和身體素質操等項目,鼓勵學校創編特色鮮明,有一定運動負荷的廣播操。每天課後服務時間,小學每天統一安排1次有組織的體育活動,每次不少於40分鐘;中學每週統一安排至少3次有組織的體育活動,每次不少於40分鐘。啓動西城區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提升工程,通過提升體育課和課外鍛鍊的質量,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全面發展。

《方案》明確,要合理謀劃西城區學校體育特色項目佈局,建設一批區級體育傳統特色學校。舉辦中小學生體能比賽、跳繩踢毽比賽、體質健康測試賽、武術比賽、冬奧知識競賽等活動,創新學校體育發展,形成區域特色。以跳繩等簡單易行的運動項目作爲突破口,積極開展“跳動校園”西城區中小學跳繩系列活動等,引導學生增強體育鍛煉意識,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爲教育契機,將奧林匹克教育與學生系列活動緊密結合,通過課堂教學、運動體驗、講座論壇、演講和知識競賽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向學生進行體育、文化、教育三位一體的奧林匹克教育,爲參與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服務奧運提供知識儲備。各學校要結合自身條件,因地制宜,開展面向全體學生的體育傳統特色項目,統籌推動個人項目和集體項目均衡發展。以開展校園足球爲龍頭,帶動籃球和排球等項目發展,注重武術、抖空竹等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和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廣泛開展校園體育賽事活動。進一步完善校園體育競賽機制,構建區、校、班三級體育競賽制度。各學校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競賽活動,以班級、年級爲單位開展校內體育周賽、月賽、季賽,每年至少舉辦兩次全員參與的運動會或體育節,促進學校體育競賽活動全員化、常態化、生活化、品牌化發展。

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將啓動西城區體育教師專業素質提升工程,突出課堂育德,在教育教學中提升師德素養,突出規則立德,強化教師的法治和紀律教育。每年組織中小學體育與健康優秀課例評選,開展體育與健康類論文徵集、青年教師專業提升培訓、優秀教師研究課等活動,大力支持課題研究,有效促進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加強骨幹教師培養,充分發揮現任骨幹教師的帶動和引領作用。進一步配強用好體育師資,逐步緩解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按體育課授課時數所佔比例配備體育教師。加強對新入職教師、青年教師的指導,通過老帶新等機制,發揮傳幫帶作用,使其儘快熟悉教育規律、掌握教育方法。制定《西城區中小學體育教研組工作細則》,每年對體育教研組長進行集中培訓。通過抓體育教研組建設和體育教師專業素質提升,爲全體體育教師搭建平臺,建設一支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體育教師隊伍。

完善體育教師職稱評聘標準,確保體育教師在職務職稱晉升、教學科研成果評定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享受同等待遇。支持創建體育學科名師工作室,大力推廣優秀教育教學方法,全面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優化體育教師崗位結構,合理安排工作量,各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堅持同工同酬,合理確定體育教師的周課時量和工作量,將組織大課間活動、課外體育鍛煉、體質健康測試、課餘訓練、競賽活動等工作,科學計入體育教師工作量,定期配發服裝或發放服裝補貼,逐步提高室外補貼等,關心關愛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個人成長。

西城區還將進一步加大學校體育投入,強化學校體育經費保障。各學校體育經費納入年度部門預算,做好統籌安排。所有學校都必須按照教育部頒佈的《中小學體育場地器材配備目錄》和《中小學體育課程標準》的規定,配足配齊體育教學設備和器材,以保證按照課程標準規範開展體育課和課外活動。推進區內社會體育場館向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學校體育場館優先向學生開放,鼓勵學校探索與周邊學校、社區等公共體育場館共享共用,爲學生鍛鍊創造條件。

推進區教委與區體育局在學生課餘訓練、賽事體系、活動組織、資源共享、教練員與裁判員培訓等方面的一體化建設,進一步激發各部門參與學校體育發展的活力。加強學校體育社團和俱樂部建設,不斷開發、推廣學生喜愛的集體競賽項目,廣泛開展具有學校特色的羣衆體育活動,豐富校園體育文化。堅持普及促提高、提高帶普及,普及、提高兩手抓的發展方向。探索對口直升校間貫通培養,集團校間聯合培養等多渠道體育後備人才培養模式,逐步構建西城區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

區教委將研發西城區《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系統,實現系統分析和數據共享,督促各學校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學校要在每年1月底,對本校上一年度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進行分析,總結數據結果,研究解決方法,精準實施干預,最後形成年度報告,報送區教委。每年3月份,西城區將上一年度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報告向各校通報,將監測結果納入各學校和學校主要領導考覈評價的指標體系,進一步強化學校體育工作的管理。啓動西城區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工程、西城區學生近視防控與肥胖學生干預工程,定期對學生肥胖、視力不良、力量、耐力等相關數據進行預警和有針對性的干預指導。

加強中小學生體育鍛煉的家庭指導,通過開設家長課堂、開展親子活動等方式,廣泛利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爲家長提供中小學生體育鍛煉指導,提高學生家庭體育鍛煉的質量和效果。鼓勵家長陪伴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保證校外體育活動時間每天不少於一小時。將組織開展青少年體育活動納入基層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加強街道、社區青少年體育服務體系和能力建設,利用節假日和業餘時間積極開展青少年社區體育活動,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體育良性互動的機制。各學校要認真落實《北京市中小學幼兒園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規範體育安全管理制度,加強運動風險防範,建立完善的體育運動傷害處理機制,儘快實施區級中小學生體育比賽“責任險”全覆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