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感同身受”这个词语吗?我们是否对他人的遭遇感同深受,还是在脑海中理解而已呢?

我们说要把爱和关怀给予家人、孩子?是否是她们想要的?

我们说要为客户服务,是否真正地想到客户的需求?

我们说要保护地球,保护生命,是否真的在践行呢?

一起看看泰国这个走向公益短片,另一种视角揭示“感同身受”的含义!引发我们对自己行为更深的反思……

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通常是漠视

视频中,一名销售员在街头为寿司做宣传。

男子一口将寿司塞进嘴里,前一秒还在夸赞“蛮好吃的”。

后一秒表情凝重,他低着头,从嘴里拉出一条长长的塑料袋。

男子很惊讶:这是?

销售员告诉试吃的顾客,这就是寿司的内馅儿。

“你拿塑料袋放在食物里面?卡住喉咙怎么办。”

销售员一反常态的告诉他,这不会太危险。

这一回答立刻引起了更多人的不满。

“不太危险?你要不要自己试试看。”

“应该要给你更多的责任感才行。”

“我可以告你蓄意你知不知道。”

这时镜头推向了每个人手里大包小包的塑料袋,他们都是塑料袋的忠实使用者。每当他们数落别人的时候,画面就出现了误食塑料痛苦挣扎的动物。

这只海龟正在吞食塑料袋,塑料垃圾包裹着身体,已经将它折磨的面目全非。

一只小海狮把塑料垃圾当成食物,它不知道这会要了它的命。

一头幼年鲸鱼被发现时已经死亡,解剖人员在它的胃里发现了大量塑料制品唯独没有食物。

联合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70亿人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达到5万亿个,铺开后足以遮蔽半个中国。

《费加罗报》曾经报道:每年大约有1500万海洋生命因塑料垃圾而死,其中因误食导致死亡的达到300万。

当我们在为一个垃圾袋而恼火,有没有想过多少条生命也会因为你手上的垃圾袋而丧命。

有时候,不在你身边发生的,不代表没有发生。

当我们每天对明星八卦、综艺娱乐如数家珍时,最该被我们关注的千万生命,却在默默无闻地逝去,这才是时代最大的悲哀。

“如果某些事情不关乎自己的利益,大部分人是无所谓的。”

2018年新年特别节目中,CCTV通过《世界周刊》专题向全世界警示。

几乎所有的海洋物种的体内都出现了塑料,甚至连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10898米下的动物也难以幸免。

我们总以为随手丢掉一份外卖盒,多使用一个塑料袋,又能怎样。

却不知道未来的某一天,这份塑料垃圾已被送上你的餐盘。

你所丢弃的,正在以另一种形式还回来。

换种生活方式,带着觉知开启

或许你会问: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要承担起保护地球,保护生命,保护子孙后代的责任吗?这个话题好像有点大!

可如果你,或者我,甚至我们,不这样做,还有谁会来做呢?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写过一本书——《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其中提到: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16世纪以来,在西方唯物论思想的指导下,人们以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高于一切。我们所处的时代崇尚快速消费、拜金主义,无数的商家在鼓动我们的欲望,恨不得将所有的资源都转化为物质生产和金钱,人类不知不觉的就物化了,在群体化的物质浪潮中,我们很难也无法独善其身。

生活中随处可见一次性的塑料袋、一次性的饭盒、一次性的杯子、一次性的宾馆用品……生活固然是多了点便利,但地球却多了难以承载的垃圾。

也许,我们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去关心森林的减少,去关心水土的流失,去关心臭氧层的空洞。

但即使再麻木的人,也不会看不见河流的污染,不会感觉不到空气的污染。

长此以往,不仅我们所向往的财富会成为无本之木,即使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受到致命的影响。

当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是自己的责任。

佛法偈语: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做如是说。

任何行为都需要有因和缘的推动,两者缺一不可。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的市场导向其实只是一种外缘,是一种鼓动消费的外在因缘,但关键因素还是取决于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懂得珍惜当下,如果我们不是那样喜新厌旧,不是那样积极响应商家推出的每一款新品,市场的需求就不会那么大,对资源的消耗就不会那么快,制造的垃圾也就不会那么多。

如果我们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自然人,基本的衣食住行实在所需无多。

但如果我们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现代人,一个走在时尚前列的现代人,那么我们的需求就会永无止境,对自然的消耗也会永无止境。

所以,人类要改变生存环境,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观念,回归到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少欲知足”,在满足当下的生活所需,

我们可以少一些攀比、竞争和欲望,保持当下行为的觉察

,那怕每天少用一个塑料袋,少点一次外卖,或许也是对我们这个地球,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在积累善的因缘。

同样,我们如果真正的能够亲近自然,真正懂得享受自然的时候,才会由衷感激它的给予,才会珍惜它的一草一木,才会珍惜和感恩自然的哺育,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自然的重建和保护之中,爱意和温暖才会在我们和自然中流淌和发生。

视频/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