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是一座科学之桥。它是华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联拱石桥,经历了八百二十年的风雨侵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卢沟桥既有滔天巨浪的凶猛冲击,又有巨大冰块的沉重撞击;既有千军万马的千百次跋涉,又有商贾车辆无数次往来,仍然坚固无比,这些与独特奇巧的建筑结构,有着紧密关系。高超的建桥技艺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铁柱穿石”的桥基,“铁锭锁石”的桥面,“铁剑斩龙”的桥墩,把卢沟桥护卫得坚不可摧。这座科学之桥设计缜密、别具匠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与悠久,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铁柱穿石

卢沟桥的设计者将数根粗大铁柱打入河底的卵石层中,上面穿入巨石连成一体。周围以巨大石板围住,防止水流冲击。800多年,10个桥墩中沉陷幅度最大的也没有超过12厘米。

文物专家在卢沟桥下考察

专家在卢沟晓月碑前合影

卢沟桥对我来说,是感情十分深厚的,可以说是莫逆之交了。当我仅十二三岁的时候,卢沟桥点燃了抗战的烽火……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调到文化部文物局,专门从事古建筑的工作,卢沟桥与我更加密切了……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之后不久,我和于杰、吴梦麟、马希桂等同志来到卢沟桥“安营扎寨”。我们在现场勘查测绘了一个多月,连绘图、写报告等前前后后有好几个月的时间,收获很大。经过现场勘查和文献查考,终于证明了康熙重修卢沟桥不过是小修小补,整个桥身仍是金代原物,从而恢复了古桥的历史地位。此外,在那次考查工作,经过编号登记,还终于算清了卢沟桥石狮子的数目,打破了几百年来一直被传说下来的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经过这一次实地勘查,卢沟桥的总长度和各个局部都有了科学的数据,还发现了许多珍贵文物和武俊刻石。这些,使我对卢沟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茅以升先生提出的要在卢沟桥修建桥梁博物馆的事很重要。侯仁之和郑老都很支持,还专门在文章中提到过此事。我完全赞同他们的意见,让观众在参观卢沟桥时,看到中国桥梁的整体面貌……

——罗哲文

罗哲文(1924——2012.5.14)

罗哲文,四川宜宾人,中国古建筑学家,原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始终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塔》、《中国古代建筑简史》、《长城》、《长城史话》和《中国帝王陵》等。

卢沟桥与宛平城全景侧面图

卢沟桥全景侧面线描图

卢沟桥文化广场南侧浮雕

《卢沟怀古·建桥》中开凿石料及雕刻石狮的局部

卢沟桥文化广场南侧

《卢沟怀古·建桥》中搬抬石料圆雕作品

来源:卢沟桥文化旅游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