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德國八九年》:牆倒了,劇終了,歷史會終結嗎

《德國89年》是繼《德國83年》和《德國86年》之後的“德國80年代三部曲”最終篇。這套電視劇以邊防兵馬丁·勞赫的間諜生涯爲主線,將視覺落在小人物身上。

1989年11月9日。東德領導人在記者會上宣佈,即刻起取消民衆旅行限制。這本是一個意外的錯誤發佈,但收到消息的羣衆立刻湧上街頭,一邊高呼一邊朝着柏林牆前進。高牆一夜之間倒塌,兩德統一拉開序幕,《德國89年》的故事就從這裏開始。

《德國89年》是繼《德國83年》和《德國86年》之後的“德國80年代三部曲”最終篇。這套電視劇以邊防兵馬丁·勞赫的間諜生涯爲主線,被認爲是當下歐洲最好的電視劇之一,開播以來連續斬獲“艾美獎最佳電視劇獎”等多個獎項。在新出爐的《紐約時報》“2020年最佳劇集”評選中,《德國89年》亦獲得榮譽提名。

故事從《德國83年》,冷戰中期講起。邊防士兵馬丁一心想過安穩日子,卻因東德政府擔心北約會發起進攻,被迫接受派遣任務,前往西德進行間諜活動。《德國86年》,東德經濟急劇惡化,馬丁又被迫前往南非幫政府經營武器出口,防止國家破產。現在到了《德國89年》,柏林牆倒塌了,馬丁和特情局的戰友們一夜之間失業,只想當個普通人的馬丁終於可以實現夢想了嗎?

並沒有。前景未明,局勢混亂,克格勃、CIA(美國中央情報局)和BND(西德情報機構)等各方勢力都想來插一腳。“你要麼被捕,要麼自殺,要麼爲我們工作”,馬丁才逃脫一個特情局的獵殺,又跌入另一個特情局的陷阱,最後不得不接受CIA和BND的安排,充當雙面間諜,再度陷入無比錯綜複雜的關係。這分明是《無間道》經典臺詞的寫照——“說好是三年,可三年之後又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就快十年了,老大!”

跌宕起伏的諜戰劇情、富有時代感的配樂和製作精良的服裝道具固然是收視保障,但《德國89年》的高招在於,它將視角落在小人物身上,再把虛擬人物與真實歷史事件揉合到一起。劇中穿插了大量新聞資料影像,比如柏林牆的倒塌、德意志銀行高管被暗殺事件、科爾的德累斯頓演講等。政治鬥爭不斷發展,小人物們必須作出個人選擇,而他們的選擇又直接或間接影響政治事態的發展。沉悶的歷史題材因此變得富有戲劇性,小人物的命運走向牽動着觀衆的心。

主角馬丁,一個毫無諜戰經驗的小士兵,既沒有007的智勇雙全,也沒有王牌特工的紳士優雅,遇到問題經常不按常理出牌,令自己陷入重重危機。作爲一個普通人,馬丁在重大抉擇面前只有一個標準——站在正義一方。所以他沒有干預新旅行法的發佈,推動了柏林牆的倒塌。他也義無反顧地深入險地,決定刺殺他的姑姑萊諾拉,一個瘋狂反對兩德統一的激進分子。這種角色在別的諜戰片裏早已死了八百回了,但放在形勢複雜的冷戰結束前期,各種進展又合情合理。

護士蒂娜的故事同樣讓人印象深刻。柏林牆倒塌之後,收到丈夫死於東德獄中消息的蒂娜決定上訴討回公道。這時,一個拿着女兒病例的紳士上門了。當蒂娜發現紳士即是當年在監獄對她進行身心折磨的軍官後,這個男人立刻換了一副面孔。他一邊軟硬兼施要求蒂娜放棄上訴,一邊將自己的惡行歸罪於制度,更將不幸結果歸咎於蒂娜的叛逃。幾番令人驚心動魄的交鋒後,男人選擇了自殺。人性之多變複雜令觀衆動容。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兩德統一勢不可擋,馬丁終於實現了他的夢想,隱姓埋名,和女友過上普通人的生活。“冷戰結束了,誰還需要間諜呢?”但《德國89年》並沒有簡單停留在花好月圓的大結局上。牆倒了,劇終了,歷史會就此終結嗎?

這部以柏林牆倒塌始,馬丁和女友親吻終的電視劇,在故事結束後加播了一段呼應劇情的新聞影像剪輯。有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與民主德國領導人昂納克的著名“社會主義兄弟之吻”,東德國營百貨商店前的購物長隊,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相擁而笑。最後我們還看到了一段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宣講:“我們要建起一堵偉大的城牆,有地面崗樓,有空中監控……”

新舊交雜,歷史在前進,歷史也可能重複,極具諷刺意味,令觀衆不禁回想起《德國89年》劇中一幕:

柏林牆倒塌之後,美國駐東德大使館裏,BND特工布里吉特對CIA負責人赫克託說,“這是冷戰的結束”。赫克託開玩笑道:“不是吧, 我們必須要找下一個敵人了,會是誰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