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主題爲“和而不同,思想無界”的 CC講壇第42期演講於2021年4月17日在北京東方梅地亞M劇場舉行。來自非遺南音傳承人 南音雅藝創辦人 蔡雅藝女士出席並以《南音,一種優雅的生活方式》爲題發表演講。

以下爲演講全文:

非常榮幸在這裏見到大家,2020年之後見到每一個人都會覺得很感恩,所以在這裏真的很開心。剛纔我唱的這首曲子是弘一法師《清涼歌集》裏面的那首“清涼”,此詞清涼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潔,這樣的一個彈唱方式事實上是最早南音的原型。

南音在2009年被列入聯合國的非遺項目,與此同時在南音之前有古琴,還有崑曲,南音算是第三個漢族的世界非遺。對於北京來說,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瞭解這個音樂,是因爲它待在南方太久了,最早是從中原宮廷音樂樂師傳到我們泉州,不僅泉州,漳州、廈門,還有臺灣,然後在東南亞的傳播還是蠻廣泛的。

不過小時候學習南音,不大會聽說有人不知道南音是什麼,直到後來跟外界接觸,纔不斷有人說。南音是一個樂種,在中國福建的泉州傳承了上千年的音樂,泉州是它的發祥地,我們知道泉州在南宋時期是一個非常有名的、世界貿易很重要的港口。在200多年前南音就跟閩南人的腳步,特別是泉州的晉江,家家戶戶就會覺得應該要出去奮鬥,特別有宗族的、宗祠的那種情懷,覺得人的一輩子要去外面奮鬥,然後回來帶一些東西回到家鄉來。

泉州也是中國著名的僑鄉,很多華僑回來的地方。在當時南音從泉州傳到廈門的時候,廈門叫做南樂,然後再傳到臺灣的時候,臺灣叫南管,傳到菲律賓的時候,因爲當時去航海下南洋的那些人,他們帶着南音的樂器,可以說是他們的信仰,大家一起玩南音的有友誼上的信任,包括鄉鄰鄉親,所以他們一路從出海到他們抵達南洋都要玩音樂,包括在那裏落地生根。

所以在菲律賓、新加坡、還有印尼,他們稱南音爲鄉音,也稱它爲郎君樂,因爲郎君是我們崇拜的一個樂神,因爲他是五代十國的一個君王,他對音樂詩詞比較擅長。可以說南音的傳承比較多是在南邊,甚至可以說是有閩南的地方就會有南音。

在這裏就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位有突出貢獻的先生,他是我曾經工作過的新加坡湘靈音樂社的前社長,已故社長--丁馬成。這位先生他在新加坡是一個商業俊傑,在商業上很成功的,後來他關注到文化的時候,很喜歡南音。他是泉州人,泉州到新加坡的。他關注到南音這個音樂有點勢微,他聯合商界的朋友一起來支持文化在當地的傳播,不僅做了很多南音的活動,而且他還對南音進行作詞作曲,創作了很多關於新加坡當地的生活的狀況的詞,那些很有意思的一些事情被他寫到詞裏面去了。

在1977年的時候,他發起了一個“亞細亞南音大會唱”,組織了當時南洋的南音社團,做了這樣的一個文化交流,這件事情當時在南洋非常轟動,也傳回到我們福建泉州。作爲原生地泉州這個地方,當時政府就引起了重視,我們的華僑在外面爲了文化做了這麼大的事情,我們在原生地也應該做一些響應,所以那個時候泉州就做了一個“國際南音大會唱”,當時把海外的一些華僑,比較代表南音的這些賢友,把他邀請回來,這意味着百年來南音的高峯,海內外大會集,大家一起聚在一起唱南音。

在“國際南音大會唱”的期間,你一整天可以聽到南音的聲音、不同曲子,他們因爲這樣的一個事情聚到一起來,可能一輩子也就去聚一次或者幾年聚一次。像以前我們跟臺灣的互動還沒有那麼頻繁的時候,有很多因爲唱南音所以就約好某某年一起到菲律賓,然後在菲律賓見面之後各自回各自的地點。這是因爲南音它創造了很多人與人交流的機會、機緣。

丁馬成先生不僅自己作詞作曲,他的第三任太太是新加坡非常著名的南音唱家王月華。當時我工作的時候,她已經七十幾歲了,她唱南音的那一瞬間真的給我很多的力量,爲什麼?因爲我從泉州上來,南音在泉州太自然了,太沒有什麼的,我們就在泉州出生就感覺不到那種很強大的南音的力量。結果在新加坡的時候聽馬成嬸唱的時候,源源不斷的感覺。第一次聽她唱《感懷》,第一句是人生如幻,就覺得南音應該是這樣子的。因爲我在泉州讀書的時候,我媽媽小時候教我,到了14歲把我送到科班,所謂的科班就是那些演員的搖籃,就好像要培養成一個南音的演員,我認爲我沒有什麼表演天分,所以我一直沒有好好學習,我一直在遊離。南音到底是什麼?我爲什麼要唱這個?等到20歲的時候去新加坡工作,聽到這些東西,包括接觸到海外的人,南音的這種恩情義重的那種氛圍,就覺得這個音樂太棒了,它代表了很多意味在當中。

所以那個時候已經工作之後才覺得南音大不同。特別就是在新加坡,它有四大民族,然後各種音樂的大融合,所以有時候,南音跟鋼琴一起玩、南音和小提琴或者跟印度鼓什麼的都玩。越在這玩的過程當中,你越知道南音是什麼,它代表着什麼,那個時候南音對我就特別的鮮明,比我自己本身在泉州看到琵琶還更有意義。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人,在1989年,這位時任泉州文化局的副局長,叫陳日升先生,因爲他是文化局副局長,他對文化非常關心,當時在招待一些海內外的朋友的時候,他遇到了一位臺灣的同胞,他跟她聊到南音在泉州的傳承,就說:一直啓動不起來,不知道要找尋什麼樣的方法。後來這位臺灣同胞就問他:你想怎麼做?然後陳先生說:他希望能夠有音樂比賽,就是南音比賽,然後通過比賽來推動大家關注,甚至更年輕的小朋友,讓他們能夠因爲比賽來接觸一下音樂。

臺灣同胞就跟陳先生說:你去做,經費你告訴我,我直接從臺灣寄過來。所以當時他就跟她說好了這件事情,隔年就做了第一屆“中小學南音比賽”,就是這一位臺灣同胞寄過來的費用。

到了第三屆的時候,陳先生就跟臺灣同胞說說:你不用再寄錢過來,我們這邊的南音傳承已經啓動了。並且他把它推到中小學裏面,當成中小學的校本的興趣課程。所以這件事情它真的影響了一大波的人,像我當時10來歲,影響了我這一撥人真正能夠接觸到南音。所以陳先生後來又特意到臺灣去,感謝這位支持啓動中小學的傳承的女士,她叫洪金愛,是高雄的音樂老師,她拿出薪水的一部分來支持這樣的活動。

我想南音的傳承,不僅僅是南音本身,還有很多關愛和熱心南音的人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們做了很多事情。像我所讀的小學,我中專上的專業,包括到大學,我一路來受到這麼多熱心人士對南音的關懷,在身上我都感受到了。

把南音作爲表演的學習事實上並不吸引我,所以我在去新加坡之前,就覺得南音沒有什麼意義,我在藝校讀的是6年制的,專門讀了6年的南音,到第5年的時候,我有一個前輩,也是老師,是同一個南音社團的,他很想教我南音,然後他就在第5年暑假的時候經常跑到我家去彈琵琶,經常他來彈琵琶的時候,我媽媽就說:你快起來,你老師已經在彈琵琶了。我就起來學習,他真正讓我走到南音的路門裏面去了,這是爲什麼?

因爲他告訴我南音真正在玩什麼,事實上剛剛大家聽起來可能是一個旋律,但實際上它裏面有很嚴謹的一些規則,像比如說他說到了一個“指骨”。

“指骨”就是每個音連接起來的一個結構,像我們南音裏面一個最簡單的點挑,點是一個開始,挑是一個結束,然後在這當中沒有限度的,但是你不能亂動。很多表演的時候可能喜歡在空間裏面亂動,但是他說不可以,然後你就一直聽他說的什麼東西不可以,什麼東西是禁忌。有一些很基本的,但是讓我突然明白南音對我的意味,就是我爲什麼會學南音這樣的東西,突然間它在我心目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那個時候遇到蔡東仰老師,我未來在新加坡不斷的接觸,就是會讓你覺得心裏越澄清,越知道自己心裏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後來又遇到一個在唱腔上對我有很大影響的前輩,因爲在我學南音的過程當中,很多前輩他們都以表演南音爲主,所謂表演就是很甜美的聲音,表情看起來非常的喜人,不是像我這樣閉着眼睛表演就沒人看,所以當我讀大學第三年要寫論文的時候,在網上搜索到一個人叫蔡小月,她的唱腔剛聽到的時候就像是被電擊到了,就覺得那個唱腔太棒了!我每次聽到她的唱腔我都覺得非常的有動態,我也想模仿一下。

她的聲音讓我覺得好,你要守護的就是這種文化,你可以接觸世界上很多音樂,但是你知道文化來自於你的血液,而且讓你非常有着落的一個音樂,所以就覺得很喜歡,後來才發現她是一個很幸運的唱家。因爲當時她在十七八歲的時候錄了一張南音的唱片,之後譽享東南亞,在後面的有法國的學者到臺灣研究南館的時候,發現了蔡小月唱腔,就在1983年左右把她邀請到法國國家廣播電臺去做了一個專門的音樂會。

音樂會爲什麼要講的這麼激動?是因爲音樂會從來沒有從晚上10點開始到隔天早上4點,在法國國家廣播中心,這是一個非常正規的音樂廳裏面舉行,很多法國觀衆或者歐洲觀衆,他們應該是生平當中第一次遇到南音,當時的報紙上寫唱了6個小時。在快結束的時候他們Encore! Encore!了兩個小時,就多唱了2個小時。所以音樂會是8個小時,現在任何一個super star都沒有辦法唱那麼久的,而且特別是南音這麼這麼長。如果你唱流行歌一口氣,但是你唱南音就一口氣要唱轉幾個彎這麼久。我覺得她應該算是南音的唱方面的一個里程碑,能夠在那個時候讓那麼多的人聽到了很棒的音樂。

我自己唱南音這麼久,我知道我一直對南音抱着很大的希望,包括我也反觀自己,覺得自己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因爲我在2010年的時候,因爲工作關係代表新加坡去英國參加一個比賽。剛剛我說的王月華女士,她是在1983年的時候參加同一個比賽,她當時在同一個項目裏面拿的第三名,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在國際賽事上唱自己的傳統音樂,對於我來說我覺得她做了一件很棒的事情。後來他們在我工作期間,還想走這樣一趟旅程,讓南音繼續在國際樂壇上再傳播一下。

所以2010年的時候,我們就去了,我記得我當時在後臺,因爲我很少有比賽的經驗,我當時在後臺就想說:完了,完了,至少第三名,不然回不去了。你知道嗎?雖然代表新加坡不是代表中國,大家都覺得至少要第三名,後來很幸運拿了第一名,就覺得心中那塊大石就落下了。拿獎的時候就有一個聲音告訴你說,不是你自己覺得好,有一些真的懂音樂的人他們也覺得好。

後來在2017年的時候,中國交響樂團與維也納大學交響樂團邀請我去金色大廳,當時我記得我跟我們當地的文化行政人員說:我今年的12月要去金色大廳唱南音,我們是不是要做一個泉州文化的展覽,這樣一起相輔相成,我們一起推廣一下泉州文化。行政人員說:你給人家多少錢,人家邀請你?我就說:沒有,他們要給我演出費的,他們邀請我的。他後來才相信這件事情。當我去維也納的時候,中國交響樂團的團長關峽先生,他是應該要一起去的,後來他被泉州政府邀請到泉州,參加國際海絲文化藝術節的首屆,他就在海絲文化藝術節上專門介紹了我們,所以那個時候他們才說:原來這件事情是真的。真的是很幸運,就是說你在唱一個文化,你在做一件從小出生你媽媽就教你的東西,你能夠跟着文化去旅行,就覺得還蠻棒的。

給大家分享一下南音的另外一個樂器,南音的洞簫。可能在百度上搜索南音的洞簫,都會被認爲是尺八,事實上它不是尺八就是洞簫,就從我認識它到現在它一直都是洞簫,尺八事實上雖然是從唐代傳到日本,但是它講的已經是日語了;南音的洞簫講的還是漢語,而且它是古漢語,南音洞簫它不是獨奏樂器,“琵琶十,三絃九”,那洞簫是1/4,所以等一下大家聽到的是1/4的聲音,爲什麼說它是1/4,如果能夠有4個樂器在一起,你纔會覺得那個纔是完整。

它不是像說中國的一些吹管樂器要去表現一下自己,像南音很多樂器,包括南音的唱,都不是爲了一直展示自己。南音的拍板上面刻着四個字,我們南音唱的時候是拿拍板唱的,上面刻着四個字叫做“發皆中節”。所謂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這就是我們的精神內核。

很多時候大家覺得音樂就是要表達你,或者你要讓別人知道你的那些音樂色彩,事實上人家不需要知道你那麼多事情的,或者說人家不需要接受你那麼多的情緒。比如說你大笑,我不一定笑得起來,或者你大哭,我不一定要去承受。南音是講究中、和,自制就好,自己做好自己,就好像說你是1/4,你就做好1/4,每個人回到應該待的位置,那就是南音。

像有一些人可能覺得洞簫我吹得很好,我應該吹大聲一點,但是不需要,你知道你講話越大聲,人家越聽不到。所以在清代有一位戲曲研究的吳梅先生,他說了一句話“正不必情韻,含蓄勝人”,所以我想這很符合南音的價值觀。當然有時候我們會覺得音樂那麼高寡,你會擔心嗎?我覺得不能從擔心的角度去思考,我認爲如果你要在上面,那就可能會冷;你知道會冷,你願意待在上面就好好待着;你要在上面又什麼都要這是不行的,所以南音就會幫你說的很清楚。

所謂的孤獨,你知道孤獨其實是修行對吧?它給到我們很多東西,但是有人唾棄孤獨,覺得太無聊了,那不是唾棄孤獨,那是唾棄你自己,所以有時候就分清楚了,我覺得南音它如果要高雅或者它要高寡,那就繼續這樣子,在我看來也還可以。

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一個南音的譜叫做“工乂譜”。事實上南音的“工乂譜”我認爲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載體,爲什麼?因爲這個譜代表着南音自己的文字,你想一個民族有自己的語言,又有自己的文字,又有自己的所謂的這些專門的樂器,我想它是一個非常完整的體系。

南音的譜也是非常的重要、非常有代表性,大家可以看這個叫做“工乂譜”,我們看古譜都是這樣子,從右邊開始看起,最右邊的那一排紅色的就是拍,撩拍很重要,這個撩拍就是規範,就是格式,就是我們的五言七律什麼的,這些就是格式。

比如說古琴就沒有所謂的撩拍限制,所以它要打譜,但是南音不用打譜,它撩拍在那裏,所謂的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了,那南音如果沒有規矩也傳承不了千年,所以事實上南音的“工乂譜”正是它的規矩,我認爲是一個至高的表達。

接下來要給大家介紹一個南音的暗器,就是南音的四寶,也是給大家示範一下,根據譜右邊的譜叫“非是阮”,給大家示範一小段“工乂譜”的唱法。

南音的樂器,除了吹拉彈唱,它還有一些打擊樂器,特別是我手上的這一個四寶,它是跟着南音琵琶的指法擊奏的。爲什麼這麼說?像比如說琵琶的一個點,它就敲一下,然後來裏面的點挑我們叫做去到,它也是模仿琵琶的右手來擊奏的。

最後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就是模仿琵琶從開始一個古典由慢到快的過程。接下來給大家示範一小段,就是剛纔譜面上的“非是阮”。

我從2012年回國以後,就一直在做南音雅藝的小衆傳播,我們從泉州出發,然後在泉州做傳習,到廈門、到福州、到上海、到北京,然後到天津,我們這幾年來一直在做南音的傳播,有一些人可能有很多的文化的選擇,但是像南音這麼好玩,對於我來說就是這麼好玩的文化,應該給更多的人來接觸一下,這是我的初衷。

所以有非遺項目以來,大家就會呼籲我們來保護非遺文化。但事實上對我來說,我認爲不是我在保護非遺文化,我認爲我一直在非遺文化的保護當中,文化一直在保護我,一直在滋養着我。所以有時候我在想說我們爲什麼能夠做一些事情,包括今天能在這邊唱南音,事實上這是因爲有南音這樣好的一個音樂,所以我們纔有機會在這裏分享這樣一種音樂,所以對於我來說,我認爲更多的是非遺文化在保護我。

最後也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總結出來的南音傳承的精神。我把它總結爲四個字,就是“雅、正、清、和”。

所謂的雅,就是高貴的,它是提升我們生活美感的一個氣息,是一種美德的體現。在南音的社羣裏面,即使他們白天或者是他們經常辛勤的勞作,在世俗的百無聊賴之中,當他拿起琵琶,他唱起來也是一個很高貴的存在。

正,是一種規範,剛剛我們說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南音如果沒有規範,沒有這麼自律的一個音樂的形態,它就沒有辦法傳承上千年。那麼正在哪裏?正事實上是在傳承南音的每個人的心裏,每一塊文化碎片組合成的對南音的一種審美標準,事實上是我們傳承的一個很重要的鏈條。

清,事實上是一個源頭,就像很早的時候我的朋友跟我說,我們一直在說文化創新,實際上我有時候在想創新是不是適合放在所謂的傳統文化身上,所謂的文化是不是因爲創新才沉澱下來的,我在想如果作爲所謂的清,那麼像我們泉州南音的源頭,我們只能保持清澈見底,所謂的清就是你不要去亂動它,你不清楚的時候你不要去奏它,所以我想清就是尊重它的來源。

所謂的和是什麼,我們不是說和而不同,不同的和,但有的時候有一些人他學了音樂,比如說他跟不同的人去交流,不同的音樂去交流,看起來好像也是一種和,事實上它更和的是什麼?更和的是一種包容,比如說我們也會遇到那種自稱五音不全的人,他們說五音不全可以學南音嗎?我說有責任感的人就能學南音,爲什麼?因爲實際上所有的五音不全,像我們這種以爲自己五音全的人,在所謂五音不全的人心裏,我們也是五音不全的,因爲他不知道你的五音在哪裏,所以我想所謂的和,事實上是一種文明,也是一種秩序,就是尊重先生先學,也要包容後生後學,所以所謂的和,就是我和你一樣,我和你纔是這個世界,所以我們的世界就是我和你。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